北京闫先生(化名)年近七十的母亲去世了。他整理遗物发现,母亲的手机不断弹出消息和未接来电,来自一个叫“翠翠”的陌生人。他翻看后吓懵了:母亲几乎每天都和“翠翠”聊天,近3年向“万芳美容馆”陆续转了48万,用于整容和医美!
闫先生说母亲患有面瘫,一辈子没化过妆,在美容院十几个销售的轮番催促下,陆续做了双眼皮,鼻唇沟,立体下巴等20多个项目。甚至在她去世以后,还一直收到推销信息。闫先生和母亲住在一起,却从未发现她的脸有任何变化,遗物里也没找到收据和合同,他怀疑美容院没有相关资质,甚至可能根本就没做这些项目。
闫先生称母亲非常节俭,退休金不到6000,这48万是她几乎全部积蓄。更令他心酸的是,母亲曾多次向“翠翠”请求退款,语气卑微地说实在没钱了,惨遭拒绝。闫先生愤怒地打电话质问美容院,对方却淡定表示,项目已经做了不能退款,何况,阿姨是自愿的。
面对如此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围猎,作为子女,发现家人被美容院忽悠大额消费后,我们该怎么办?
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针对美容院的“洗脑式推销”、“项目效果不符”及“诱导贷款”等投诉层出不穷,反映出该领域乱象亟待规范。
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截图 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截图黑猫平台上一位消费者称,2025年3月至4月,在东莞市东城安肤士美容院(悟空祛痘)被工作人员以“皮肤检测”为名,夸大其面部痘痘问题的严重性,制造焦虑,诱导其消费31300元购买祛痘项目。事后发现并无效果,要求退款却遭到店家无理拒绝。投诉人在黑猫平台提交了详细的证据,经协调,商家最终作了退款处理。
一、消费科普:如何防范针对老年人的“医美”陷阱?
查资质:正规医美机构需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操作项目的医生须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消费前可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或小程序“医美查”核实。
警惕“情感推销”:子女应多关心父母情感需求,提醒他们警惕突然出现的“贴心”销售人员及其推荐的“养生”、“抗衰”、“微调”项目,避免情感绑架式消费。
索要并核对凭证:任何消费都应要求签订正式合同,并开具发票或收据,明确项目名称、价格、效果、风险等。切勿仅凭口头承诺支付大额费用。
二、如果已遭遇诱导消费,如何维权?
若发现家人或自己遭遇类似情况,可采取以下步骤:
1.全面取证:立即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录音录像等证据,这是维权的基础。
2.与机构协商:由家人陪同,携带证据与机构负责人正式交涉,明确指出其涉嫌诱导、欺诈消费的问题,要求退款。
3.向第三方投诉平台求助:若协商无果,可立即向黑猫投诉等平台提交投诉。公开投诉能迅速引起商家和舆论重视,平台也会将投诉流转至企业端,督促解决。
4.向监管部门举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卫生健康部门(12320)举报机构可能存在的无证经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5.寻求法律途径:若金额巨大且涉嫌诈骗,可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咨询律师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究对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