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50亿,估值255亿!“中国版英伟达”摩尔线程IPO的资本赌局与国产算力突围

小小MT4 来源:博望财经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文|恒心来源|博望财经

  2025年9月26日,摩尔线程将迎来科创板IPO上会审议。

  从今年6月30日获受理到9月26日上会,摩尔线程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便走完了IPO流程,刷新了科创板审核速度的纪录。

  作为国内全功能GPU领域的领军企业,摩尔线程的IPO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其80亿元的募资规模、255亿元的估值(胡润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以及“未盈利但高成长”的特质,正在重塑A股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体系。

  01

  狂奔的技术突围:高研发带来高亏损

  摩尔线程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芯片行业自主创新的缩影。

  之所以有不少网民称摩尔线程为“中国英伟达”,或与其多位高管的履历有关。

  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1990年5月至1992年3月,于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计算机实验室部门任高级研究员;1992年4月至2001年5月,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任产品总经理;2001年6月至2006年3月,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部任总经理;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于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2020年10月摩尔线程开始运营后,以实控人身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2023年11月至今任摩尔线程总经理,2023年12月至今任摩尔线程董事长。也就是说,张建中曾在英伟达任职超过14年,妥妥的老将。

  此外,摩尔线程核心团队也多来自英伟达。例如,联合创始人、职工董事周苑

  2004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英伟达任市场生态高级总监;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张钰勃2013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英伟达任GPU架构师;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王东200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英伟达任销售总监。

  摩尔线程选择了全功能GPU技术路线,自主研发MUSA架构,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编解码的技术突破。

  财务数据展现了摩尔线程高研发投入下的增长轨迹。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营业收入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了此前三年的营收总和。

  然而,高研发投入也带来了巨额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16.7亿元、-14.9亿元,累计未弥补亏损达12.1亿元。这种“高增长、高投入、高亏损”的模式,正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所支持的典型企业特征。

  技术突破是摩尔线程的核心竞争力,其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

  面对英伟达CUDA生态的绝对优势,摩尔线程选择“兼容+开源”双轨战略:其MUSA架构通过代码移植工具MUSIFY实现CUDA代码迁移,目前已适配超千款应用。

  02

  国产GPU生态的构建与变革:助力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摩尔线程的IPO将为国产GPU产业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资金注入将直接推动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摩尔线程本次IPO拟募资80亿元,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图形芯片研发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这将带动国产GPU产业从“可用”向“好用”升级,缩小与国际巨头(如英伟达)的技术差距。

  摩尔线程的上市表现将成为投资者观察国产GPU行业的“风向标”。若上市后发展良好,将吸引更多资本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沐曦股份、燧原科技等国内GPU企业也将受益于市场对“国产替代”的预期。

  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是摩尔线程的长期战略,其致力于构建“芯片-板卡-集群-软件”全栈生态(如夸娥智算集群、MUSA架构兼容CUDA),上市后将整合更多上下游资源(如晶圆厂、封装测试企业、软件开发商),促进产业链协同。这种生态构建将降低客户的“迁移成本”,加速国产GPU的商业化落地。

  摩尔线程的IPO还将推动GPU供应链的国产化,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在上游,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在下游,系统集成商与应用场景提供商将共同受益。

  摩尔线程的平湖架构产品已在智算中心实现规模化落地,其AI智算业务以超过80%的占比傲视群雄,集群解决方案已获得多个省级算力节点的青睐。这种政企联动的创新模式,或将成为区域算力基建的黄金样本。

  03

  资本市场的涟漪效应与估值重构: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

  摩尔线程IPO正值科创板“1+6”新政推出后,为具备高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其上市不仅对企业自身意义重大,更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摩尔线程的上市有望再次激活科技板块活力,重塑估值逻辑。作为“未盈利但高成长”的科技企业,其IPO打破了市场对“盈利门槛”的固有认知,为同类科技企业提供了上市模板。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关注科技板块,拓展了资本市场的资产配置策略。

  高估值和市场关注度,有望形成示范效应。摩尔线程的估值高达255亿元,其上市后将吸引增量资金流入,提升科技板块的交易活跃度。参股企业和而泰(持股1.244%)的股价已因市场预期提前上涨,产业链相关企业(如大族激光东华软件)也受到带动。

  来源:百度股市通

  摩尔线程的IPO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支持决心,增强了早期参与资本退出的信心,引导社会资源向半导体、AI等关键领域倾斜。这种“政策+市场”的组合拳,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

  摩尔线程IPO已引发资本市场对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新挖掘。除了直接参股的公司外,摩尔线程的IPO还带动了以下三类企业受到市场关注:其一是芯片制造环节,中芯国际(晶圆代工)、长电科技(封测服务)、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等;其二是芯片设计及配套,景嘉微(国产GPU同行)、华大九天(EDA工具)、芯原股份(芯片IP)等;其三是下游应用场景,浪潮信息(AI服务器)、德赛西威(智能驾驶)、中文在线(元宇宙内容)等。

  这种带动效应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产业链的认可,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随着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加强,英伟达、AMD等企业的高端AI芯片在华供应受限,中国智能算力需求却持续激增。IDC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725.3EFLOPS,同比增长74.1%。

  在此背景下,摩尔线程的IPO已不再只是一家企业的命运转折,更成为观察国产高端芯片技术突围与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坐标。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对国产GPU行业的信心,甚至影响整个国产AI算力生态的构建进程。

  资本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为国产GPU的未来投票。而技术突破、生态构建与商业落地,仍是摩尔线程需要持续跨越的三重门坎。博望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