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指尖悦动(06860.HK)交出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成绩单。这家老牌手机游戏运营商面临收入下滑、利润腰斩、用户流失的多重挑战,反映出在游戏行业精品化、头部化趋势下,中型厂商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
指尖悦动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暴跌35.5%,较2024年全年的6.09亿元收入规模明显萎缩。
净利润表现更为惨淡。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436.7万元,同比下滑52.38%,相比2024年全年净利润3280万元,盈利能力大幅衰减。
其他财务指标也呈现恶化趋势。公司毛利下降至1.16亿元,毛利率承压;行政开支增加至2490.7万元,同比增长明显;研发开支增至3971.7万元,但投入效果尚未显现。
用户数据揭示了指尖悦动面临的深层危机。2025年上半年,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减少至约140万人,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3.0%,呈现断崖式下跌。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用户流失是在公司累计注册用户总数保持稳定增长(达约2.649亿人,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8%)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意味着公司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活跃度和参与度正在急剧下降,用户转化能力明显减弱。这种“有用户、无活跃”的局面,恰恰反映了老牌游戏公司的共同困境。
指尖悦动的业务危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经典游戏进入衰退期和新游戏青黄不接。
公司主要游戏产品包括《坦克前线》、《星辰奇缘》、《我的使命》、《超级舰队》和《战争时刻》等,这些游戏大多已运营多年,进入生命周期的成熟晚期,收益自然下滑。
与此同时,公司近年来缺乏爆款新游戏接棒。尽管管理层在财报中表示“对新游戏发行业务进行策略性调整,计划推出的新游戏正在进行综合测试”,但截至目前,尚未有重量级新品上线。
这种产品断层使得指尖悦动陷入了“吃老本”的困境,而老产品的收益能力正在加速衰减。
为应对业绩下滑,指尖悦动进行了明显的战略调整——大幅削减营销开支。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降至约5330万元,同比减少64.8%。
这种“节流”策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帮助公司控制了成本,避免了更大的亏损;另一方面,它也直接导致了用户获取和推广活动规模缩减,加速了用户流失。
公司解释称:“销售及营销资源已预留用于本集团下一旗舰产品的研发。此研发重心配合审慎的市场推广支出,促使销售及营销开支下降,并为下一旗舰产品即将开展的上市宣传活动保留流动资金。”
指尖悦动的困境与整体游戏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
手机游戏市场表现尤为强劲,实际销售收入达1253.09亿元,同比增长16.55%,同样创下新纪录。游戏用户规模达6.79亿人,小幅增长0.72%,达到历史高点。
这种市场整体增长与个体公司衰退并存的局面,反映了游戏行业强者恒强、弱者退场的分化趋势。头部厂商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源投入占据越来越多市场份额,而中小厂商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指尖悦动的当前困境部分源于历史包袱。2025年1月,香港证监会宣布对指尖悦动及其八名前任董事的失当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监管机构指出,指尖悦动上市两个营业日后,使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46%认购非上市财富管理产品,严重偏离其招股章程所述的上市所得款项拟定用途。
在2018年至2021年间,该公司授出或延长了22笔贷款,总额约4.265亿元人民币。大部分相关贷款均无抵押,且几乎所有应收贷款均已减值。在2021年及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中,该公司分别就应收贷款作出约3.21亿元人民币及5157万元人民币的亏损拨备。
这些历史问题不仅造成了直接财务损失,也分散了管理层精力,影响了公司主业发展。
在游戏行业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的创新和适应。指尖悦动的中期业绩是一个警示,也是转型的起点。
(注: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