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9月17日讯,市场早盘探底回升,宁德时代大涨再创历史新高,带动创业板指快速反弹。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5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28亿。从板块来看,盘面上热点题材反复活跃。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万向钱潮等十余股涨停。芯片产业链表现活跃,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大金融板块异动拉升,助力市场情绪回暖,首创证券涨停。下跌方面,影视院线板块震荡走弱,幸福蓝海大跌。截至收盘,沪指涨0.41%,深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1.74%。
个股来看,今日早盘涨停数量为46家(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封板率为67%,连板股数量为12家,山子高科,香江控股、上海建工4连板,万向钱潮、泰慕士3连板,景兴纸业、银轮股份、均胜电子、建元信托、杭电股份、科森科技、科博达2连板。
板块上,半导体芯片反复活跃,光刻机板块涨幅居前,波长光电、永新光学、凯美特气、奥普光电涨停,苏大维格(维权)、炬光科技、茂莱光学等个股涨幅居前。此外芯片龙头股中芯国际同样涨超6%,盘中创下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SEMI报告显示,25Q2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大陆销售额达113.6亿美元,同比下滑2%,环比增长11%,以约34.4%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山西证券表示,2026年底,中国12英寸晶圆厂的总月产能有望从2023年的217万片(规划产能)增长到超过414万片。人工智能发展大幅提升国内先进制程产能需求。芯片生产线建设中,光刻机购置成本最高,达到设备总投资的21%—23%。国内晶圆厂建设潮和AI快速发展带动国产光刻机需求持续攀升。
大金融板块异动拉升,指南针涨超10%,创历史新高,汇金股份(维权)、中粮资本、首创证券涨停,长城证券、陕国投、信达证券、国投资本等跟涨。
近期,A股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截至9月15日,A股沪深京三市融资融券余额已有30个交易日维持在2万亿上方。不过,尽管两融余额维持高位,两融余额创下23699.99亿元新高,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
机器人板块持续活跃,利和兴、万向钱潮、均胜电子、豪能股份(维权)等涨停,宏昌科技、长盈精密、丰立智能涨超10%。
消息面上,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计划于本周六对特斯拉的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审,并已安排下周就人工智能、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汽车生产召开会议。此外人形机器人创企 Figure即将发布三项重大公告——未来三天每日发布一项。上海证券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折叠屏概念同样震荡走强,东睦股份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科森科技2连板,宜安科技涨超10%,万顺新材、精研科技、统联精密、金太阳等跟涨。消息面上,Canalys预测,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综合来看,今日早盘市场探底回升,三大指数全线收红,量能较之昨日进一步提升。其中芯片产业链再度走强,光刻机概念股开盘便全线爆发,龙头股中芯国际盘中创下历史新高,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板块中仍有10余股涨停。而临近午盘大金融板块异动拉升,助力市场情绪进一步加强。整体市场延续震荡向上的态势,后续仍可重点留意热点轮动中的低吸机会。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李家超: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2、国务院国资委:将大力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大力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以市场化的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9家中央企业。下一步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价更加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