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基金要搞大事?董事长悄然更换后,总经理无独管产品!

小小MT4 来源:大财可富司机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朱雀是生生不息的灵兽,是降福人间的祥瑞。然而,以“朱雀”为名的朱雀基金,近一年来却未能延续这份“祥瑞”态势。

去年11月,朱雀基金董事长由邬锦明变更为史雅茹。当时这一重要的高管变更未对外发布公告,还曾引发过媒体质疑。时间过去不到一年,朱雀基金又因为总经理梁跃军卸任基金产品,卸任后再无独管产品,引发圈内关注!

9月11日至12日,朱雀基金旗下两只核心产品相继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朱雀企业优选混合宣布梁跃军不再管理,转由陈飞与郭涛共同执掌;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混合则增聘王一昊,与梁跃军形成共管模式。至此,身为朱雀基金总经理的梁跃军,已无一只独自管理的公募产品。

梁跃军曾就职于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随后进入券商行业从事投研工作,先后就职于西南证券、大通证券、西部证券等公司。2007年与李华轮联合创立了朱雀投资,2019年1月加入朱雀基金。

2020年5月,时任董事长的梁跃军与总经理王欢职位互换,梁跃军转任总经理一职。彼时,朱雀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张延鹏突然离职,核心投研力量出现空缺,梁跃军不得不接过重任,身兼数职,既是朱雀基金的总经理、督察长,又是基金经理。2024年,他管理8只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几乎扛起了整个朱雀基金的体量。

市场猜测本次调整或与梁跃军管理业绩表现不佳有关。比如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梁跃军自2021年3月任职以来,任职回报-14.48%,年化回报-3.39%;基金规模也从2021年的90亿元大幅缩水到如今的32亿元。

业绩承压或许只是触发调整的“表层原因”,梁跃军的变动或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早在去年11月董事长变更的时候,就有媒体曝出朱雀基金管理层动荡的原因可能与行情不好,老板心情起伏大,严格控制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朱雀基金是一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李华轮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他从西部证券离开之后,与梁跃军联手创办了朱雀投资,并将其发展为国内百亿级大型私募机构。

但是,私转公之后,朱雀的发展之路却并不顺,规模持续缩水。管理规模自2021年末达到294亿后便一路下滑,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管理规模仅有100亿。

除产品业绩乏善可陈外,2024年的“自赎”事件更是成为信任危机的导火索。2024年初,A股市场处于阶段性低位,朱雀基金公告将自购旗下权益基金2000万元。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公司对自身投资能力的信心背书,也为低迷的市场注入一丝期待。

然而,有媒体发现,朱雀基金自购了2000.2万元,但赎回金额达到2429.03万元,上演了一出“左手自购、右手赎回”的戏码

对于本次梁跃军卸任产品,朱雀基金回应称:“公司陆续加大投研人员投入,在公司投研人员成熟之际,安排接管或者合管公募产品。”由此不难看出,公司也正期望战略调整摆脱当前的局面。

本次接管梁跃军的投资副总监陈飞,在管产品今年来平均收益27%,其中管理的朱雀企业优胜A近一年来收益65.66%。

朱雀基金近年来的发展困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募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背景下,中小公司发展艰难。私转公并非简单的牌照转换,而是需要彻底重构投研体系、治理结构和合规文化。若不能尽快在业绩改善、团队稳定和治理透明化上取得突破,其恐怕很难在公募市场重拾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