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市场走势稳步上升 吸引场外资金不断入场

小小MT4 来源:新浪基金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近期A股和港股整体走势依然强劲,特别是恒生指数突破26000点整数关口,上行势头加快,而A股在前期快速上攻之后进入震荡调整期。但由于A股和港股这一轮行情都是政策支持、资金推动的,因此这一轮慢牛长期行情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是短期行情。即使出现调整,很可能只是短期调整,幅度一般不大。

  目前场外资金入场意愿依然较强。近期开始出现“日光基金”,即一日售罄的权益基金。当然,目前的募资限额仍在10至50亿元左右,还没有出现单日销售上百亿元的情况。这说明居民储蓄通过买基金入市的过程已经开启,也验证了我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25年十大预言”中的预判——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当前市场行情可能仍处于前期阶段,还未到中后期。一般在行情中后期,单日销量往往会超过百亿,而目前只是个别基金出现“日光基金”现象,也反映过去几年投资机会、投资信心不足。随着居民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六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许多投资者希望寻找更高收益的产品,资本市场走强正好吸引储蓄资金加速流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一些优质股票的股息率已超过多数债券收益率,具备较强的投资性价比。加之A股和港股整体估值依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对资金的吸引力不断上升。

  这一轮行情开端良好,希望社会各方积极呵护,共同推动慢牛长牛行情走得更远。与2015年的快牛疯牛相比,本轮行情有望成为慢牛长牛,一方面,监管严格限制场外配资,防止过度加杠杆导致市场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许多投资者吸取了十年前的教训,不敢过度加杠杆,目前主要通过场内融资融券加杠杆,不超过两倍。近期两融余额已突破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过十年前的高点。但由于当前市场总市值远高于当时,所以从两融余额与流通市值的比值来看仍然较低,目前不到3%,而十年前行情高点时该比值约为4.2%,且当前没有场外配资,总体杠杆率处于可控范围。建议投资者对本轮行情应以中长期为目标,不要随意加杠杆。即使是场内融资融券,也会带来风险,特别是在市场急跌时,一旦使用杠杆,心态容易失衡,即使看好持仓股票,也可能因急跌被迫割肉,造成较大亏损,若跌幅过大还可能面临强制平仓风险,因此建议投资者谨慎加杠杆。我希望本轮行情走出慢牛长牛,而不是快牛疯牛。快牛疯牛在上涨时似乎是狂欢,但下跌时往往让投资者亏损累累,甚至血本无归,而慢牛长牛更有利于投资者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有更多时间研究优质股票和基金,促进财富稳步增长。

  目前美股仍处于历史高位,估值较高。虽然市场已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极高,对美股走势形成支撑,但由于估值较高,降息预期或已在前期上涨中反映,未必能带来强劲刺激。全球资本正在进行再平衡,一部分资金从美股流出,转向其他主要资本市场。A股和港股作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的估值洼地,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从去年下半年起,外资持续流入港股;今年上半年,外资流入A股已超过100亿美元,下半年预计流入速度还会加快。

  近期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此外8月美国CPI增速为2.9%,相对可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已到调整货币政策的窗口,预计9月会降一次息,10月和12月可能再次降息,年内或降息三次。届时,美联储基准利率可能从4.25%~4.5%的高位降至约3.5%,有利于推动就业回升。作为全球央行,美联储降息会引发更多央行跟随,中国央行也有望通过降息降准支持经济复苏,提振楼市和股市表现。美联储降息对金价形成支撑。近期国际金价再创历史新高,突破3600美元/盎司,这主要受到降息预期增强影响。我在“2025年十大预言”中提出过国际金价长期上涨趋势不会改变,其背后是美元信用受质疑,美元供给过量,长期来看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势必水涨船高。近期高盛将金价目标位上调至5000美元/盎司,与我的观点一致。虽然短期金价上涨过快可能引发调整,但中长期趋势很难改变。我一直建议投资组合中配置20%左右的黄金类资产,包括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ETF、黄金股等,现在来看这一策略非常有效。

  港股方面,投资者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契合追求稳定回报的需求;二是以科技创新、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对追求高成长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在市场调整时,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往往有超额收益,甚至逆势上涨,特别是银行、电力等分红率高的行业,更受大资金青睐。而科技成长股很多为预期炒作,尚未释放业绩,市盈率偏高。其估值是否过高,取决于未来能否实现技术突破并释放业绩,如果能实现突破并成为行业龙头,即便是当前的估值水平也不算高;若无法突破,仅是概念炒作,则风险较大。投资者需要重点考察科技成长股的核心竞争力与技术突破能力,例如创新药、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芯片半导体等高PE科技股,都需要用长远眼光看待估值,不能仅凭现有业绩对应的PE判断高低。

  从宏观政策来看,四季度仍有望出台稳增长政策提振消费、拉动投资、改善经济数据。目前资本市场走强为消费和投资信心打下基础,下一步财政政策或将更积极,货币政策或继续适度宽松,这些稳增长政策有望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巩固股市发展势头,发挥重要作用。我也拭目以待,希望四季度有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而前期已实施的政策也可能逐步显效。

  (作者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