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围棋投研
参加了一天的策略会,和好几家上市公司做了沟通,而且是针对某个新兴赛道的集中式交流,等我整理完毕后和读者们汇报哈。
覆盖着高端制造,现在全球最“高端”的无疑是AI算力芯片,超级巨头英伟达刚发布了季报,这肯定是要关注的。
先看三季度结果:实现收入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22%,市场预期是540-550亿,超预期;毛利率73.6%,非常高。
再看四季度预期:指引收入650亿美元,市场预期630-640亿,超预期;毛利率预期75%左右,继续更高。
无论是看收入还是盈利能力,英伟达当季财报表现都是非常好,同时下个季度预期也非常高。
为什么超预期呢?游戏、视觉、智能驾驶等芯片有多有少,但基本都是小几个亿美元,无关痛痒。最超预期的是AI数据中心,实现营收512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493亿美元,一锤定音。
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还说,目前手握高达5000亿美元的芯片未交付订单,其中Blackwell(就是用在AI数据中心的芯片)的销售火爆惊人,云端GPU已经全部卖光。
在季报发布前,全球投资者都很担忧“AI泡沫”,这份答卷算是给到了很好的回应。
老黄更是直言:“AI生态正在快速扩张,有更多基础模型研发者、更多创业公司、涉及更多行业,遍布更多国家。现在情况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截然不同,AI正在改变现有的工作负载,并没有看到泡沫的存在。”
是不是泡沫还需要探讨,肯定是超级大赛道,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供给量也确实越来越多(谷歌刚刚宣布也要做AI芯片),且行且看吧。
至少这个业绩是非常过硬的。财报公布,英伟达盘后大涨5%,算了下是增加了1.5万亿人民币的市值,相当于一晚上就涨了1个宁德时代。
有趣的是,昨晚“科技人”都很兴奋,对A股海外算力产业链标的充满了期待。
结果却高开低走,有朋友开玩笑说,如果英伟达在A股上市,这个财报说不定还要收跌,因为会有人预判你的预判。
经常说,不要根据短期事件去做博弈,不仅是AI芯片这种“小登”,也包括很多“老登”板块。
例如昨晚券商领域有个重磅消息,中金公司要吸收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虽然这几家都是停牌,但很多投资者期待着其他券商股的大涨。结果刚才看了眼,券商ETF(512000)是高开低走,收盘时候是-0.3%。
有很多朋友还问我,合并完中金是不是就稳居龙头了?
挺有趣的话题,按照2025年三季度的财报来看,收购后数据是:
1)总资产:10096亿,第6提升到第4;
2)净资产:1715亿,第9提升到第4;
3)收入:274亿,第6提升到第3;
4)净利润:95亿,第10提升到第6。
可以看到,排名是有挺大提升,不过最高就是到第3名,大券商还是很多啊(也是需要反内卷的赛道)。
我再拉了下最直观的收入数据,中信是稳居榜首,国泰海通合并后跃升第二,后面还有华泰、广发、银河等等,竞争激烈。
都聊到这儿了,再说说估值。
根据机构测算:以停牌前6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换股价,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的60个交易日均价为37.12、12.07、19.07元/股,预计中金和东兴的换股比例为0.33:1,和信达证券的换股比例为0.51:1。
最终,换股价对应中金公司A股、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的PB分别为1.84、1.32、3.04倍,收购两家公司整体的PB为2.02倍,整合后的中金公司PB为1.78倍。
如果觉得复杂,最简单还是看券商ETF(512000)的PB估值,最新是1.49倍,处于10年维度的39.7%分位数,在牛市里大概是2-2.5倍PB估值。
总之,短期股价走势是真的很难预测,哪怕海外巨头涨得那么好、哪怕看似非常利好的龙头收并购,如果开盘时候追涨就被无情套住了。
看得长远,睡得安稳,和读者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