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转折点:谁在主导苯乙烯6年牛熊转化?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金十期讯)

  【20251107】【专题】转折点:谁在主导苯乙烯6年牛熊转化?

  观点小结

  苯乙烯自2019年底以来经历至少4轮牛熊转换,本文对这些重大转折点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出拐点出现的原因:一是成本端发生重大转折。第二种是估值修复。

  1 第一个转折点

  苯乙烯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3月底,背景如下。

  基本面来看,苯乙烯自2019年上市以来,面临远月供需失衡问题。新增产能投产计划较多,年底港口存有累库预期,预期较为悲观,未来利润存下降预期。第二个是成本端乙烯价格下滑,为苯乙烯价格下跌打开空间。时间来到2020年1月至3月,恒力石化和浙石化投产,苯乙烯供应大幅增加,由于面临春节淡季,加上疫情导致的下游工厂复工延后,导致港口库存大幅上升至历史高位。

  宏观层面,2020年1月至3月,疫情蔓延至全球,封锁措施下经济活动萎缩,原油价格持续下行。3月9日,OPEC+减产谈判失败,沙特与俄罗斯爆发价格战,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来看,由于疫情,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77%。政策方面,为了应对疫情,2020年2月至3月,政府和央行实施一系列政策,如下调电价,下调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准本金率等等扩张性政策。海外方面,美联储于2020年1月末开始连续降息,于3月15日将目标利率降至0%至0.25%区间,并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计划,这标志着全球货币宽松时代的到来。

  苯乙烯价格在3月底发生转折,但并非由基本面因素主导。由于苯乙烯价格极低,下游工厂开始抄底,可以看到利润和开工率双双走高,二者均位于历史高位,同时可观察到其港口库存持续累库至7月,极高的港口库存表明当时的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因此并非基本面因素主导转折点的发生。

  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成本端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疫情,全球央行开始释放流动性,短期内流动性的大幅上升刺激了需求。同时,3月27日WTI收盘价为21.84美元/桶,当时市场预计原油价格已经基本见底,并未预料到国际原油价格后续能跌至负数,因此,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苯乙烯成本基本“见底”。加上国内及全球宏观环境处于宽松状态,同时国内大举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苯乙烯价格于3月底迎来转折点。

  2 第二个转折点

  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6月中旬,其背景如下。

  从基本面来看,上半年多套装置如镇海炼化,利华益投产,需求端由于春节加上疫情的影响,终端需求偏弱,且后续三S开工率受疫情影响逐步走弱,需求边际走弱。但在上半年期间,内外价差较高,套利窗口打开时间较长,1-6月进口同比减少32.29%,约28.25万吨,出口累计增加91.98%,约20.18万吨,缓解了国内需求走弱,因此整体库存表现出季节性趋势。

  宏观层面来看,2022年上半年,国外开始开放活动限制,恢复生产,石油需求回升。3月,俄乌冲突爆发,加上后续制裁俄罗斯,市场预期原油供应收缩,原油价格应声上涨。总体而言,上半年原油供应偏紧,推动原油价格高位运行,WTI原油价格最高达到130.5美元/桶。

  从宏观周期来看,2022年已经步入了加息周期。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始加息,但幅度较小,时间来到5月,美国CPI同比8.6%,6月CPI同比9.1%,创下近41年来新高,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因此,美联储于5月开始加息50个基点,并于6月再度加息7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利率的大幅上升短期内抑制了总需求,并直接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促使苯乙烯的第二个拐点的到来。

  可以看到,本轮上涨属于成本驱动上涨,一旦成本端开始坍塌,基本面无重大利好改变,拐点就到来了。

  3 第三个转折点

  第三个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6月下旬,其背景如下。

  基本面看,纯苯库存自2023年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虽然上半年港口库存处于下降状态,但到6月时仍有不少的库存,且下游备货充足。另一方面,需求预期较为悲观,这主要与宏观有关系。直到6月底,调油需求和化工需求回升,纯苯库存大幅下降,苯乙烯港口库存去库较多,推动苯乙烯价格上涨。

  从宏观面看,虽然上半年疫情封锁放开,但宏观经济指标持续偏差,如PMI在二季度始终低于荣枯线,造成市场情绪不佳。同时,欧美银行业危机爆发,全球宏观经济蒙上一层衰退阴影,受此影响,原油价格下跌。随后,OPEC+宣布大规模减产,随着进入夏季出行旺季,汽油裂解价差开始上升,调油需求上升,原油价格上升。

  可以看到,本轮转折点的到来既有基本面的支撑,也有成本端的走强。

  4 第四个转折点

  第四个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6月上旬,其背景如下。

  基本面来看,苯乙烯在上半年的持续上涨属于成本驱动型上涨。成本端主要是纯苯价格的上涨推动苯乙烯上涨。上半年,市场对纯苯偏紧形成共识,而从后面的港口库存数据可以明显看到,上半年港口库存几乎均处于历史性低位。其次,市场也在交易海外调油逻辑。由于纯苯的持续上涨,导致苯乙烯-纯苯价差持续收缩,在6月份甚至一度为负数。极低的价差表明苯乙烯被严重低估,而纯苯被严重高估。经历了长时间的上涨,二者绝对价格均达到较高的水平,伴随着纯苯供应的回归,纯苯价格难以维持高位,导致估值修复的过程则是通过下跌来表现。

  宏观来看,中国在2024年上半年名义GDP累计值处于同比收缩的过程,表明经济运行压力较大。原油方面,原油价格在上半年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下半年原油价格则出现明显的单边下降走势。

  总体来看,本轮拐点的出现主要因为苯乙烯和纯苯估值修复需求,以及成本端的走弱。

  5 总结

  拐点的出现是因为支撑行情的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通过前后要素的对比能够一窥拐点出现的规律。

  从上表和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苯乙烯来说,成本端即纯苯价格的转向是关键节点。这就有两条路径,一种是纯苯本身的基本面影响,如纯苯较为短缺。第二种则是来源于原油的影响。纯苯是原油的下游,原油的走向直接影响纯苯价格。作为宏观品种,原油的转向与联邦基金利率,OPEC增产还是减产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要重点判断纯苯的基本面和宏观环境是否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苯乙烯第二种拐点则是估值修复。如果估值锚定加工价差,那么苯乙烯可以价格很高,但估值很低,也可以反过来。结合价格百分位就能判断出估值是向下还是向上修复。估值修复存在到底是多少算低估多少算高估,和低估或者高估要持续多久时间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要发现此类拐点,需要观察到导致高估或者低估的因素消失或者衰退。例如2024年有比较明确的信号,首先纯苯价格和苯乙烯价格出现倒挂,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罕见情况。其次,海外调油逻辑证伪,纯苯出现高进口。第一个信号表明拐点近期将会出现,第二个信号表明整件事情已经出现反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