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量续作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流动性稳定充裕状态有望延续

小小MT4 来源:新京报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11月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数据显示,11月将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对于11月到期的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央行进行了等量续作。此外,11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央行连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资金面处于稳定的充裕状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预计央行11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估计加量续作的可能性比较大。

  王青指出,10月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5000亿元地方债,11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有可能处于较高水平。另外,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后,接下来会带动配套贷款较快增长。最后,11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

  “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王青说,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

  10月2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11月4日,央行发布的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短短一周的时间,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

  2025年初,因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累积,央行曾暂停国债买卖。不过,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一种比较成熟和主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方式。市场人士指出,央行在当前时点重启国债买卖有助于为债券市场重新注入强心剂,利好债市做多信心凝聚。

  此外,2026年财政可能维持前置发力节奏,央行提前启动买债,可为次年政府债发行奠定良好基础。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团队指出,从供给视角来看,今年四季度并非财政密集发力期,不过,考虑到2026年地方政府仍有2万亿元的化债额度,可能于年初密集发行,央行提前启动买债,或可有效缓解市场对资金波动与银行承接能力的忧虑。

  此外,通过国债买卖操作,既可以缓解商业银行的债券持仓压力,又可以实现类降准的效果,为四季度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财信证券分析师张雯婷在报告中也指出,预计2026年财政政策或将继续维持靠前发力节奏。因此,当前重启国债买卖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和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性,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王青指出,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10月央行已恢复2025年1月以来暂停的国债买卖,当月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200亿元。与年初暂停国债买卖时相比,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体运行良好,目前已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

  另外,当前恢复国债买卖,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也在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不过,10月恢复国债买卖不影响四季度降准预期。后续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价格型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加大稳增长力度。当前物价水平偏低,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团队指出,国债买卖或可替换MLF等中期流动性,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8月至10月每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合计投放6000亿元,由于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操作利率“随行就市”,以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度量,1年期MLF操作利率或在1.60%~1.70%区间,国债买卖在降低基础货币投放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纾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