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 | 曾子建每经编辑|袁东
最近,央行公布了8月的非银存款数据,市场关注度比较高。
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住户存款8月增加110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100亿元;7月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关键是,非银存款8月增加1.18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300亿元;7月大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所谓“非银存款”,即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包括证券、信托、理财和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
以上两组数据此消彼长,也就正好印证了当下热议的“存款搬家”,原来沉睡的银行存款,正在逐渐向权益市场流动。
但实际上,“存款搬家”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8月非银数据只增加了1.18万亿,比7月的2.14万亿还少几千亿。而今年的8月,沪指累计涨了近8%,成功站上了3800点,比7月要强得多。这也说明,A股虽然强势,但吸引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还有很多存款并不为A股所动。这也进一步说明,当下市场的强势,虽然增量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体还是靠存量在推动。
这一点,盘面上也是有所体现的。指数还在高位震荡,但进入9月后,不论A股还是港股,券商板块的表现是不太好的。券商股是牛市最大的受益板块,但作为“牛市旗手”,证券类ETF9月以来跌了近10%,香港证券ETF跌超7%,这都是增量资金流入市场不及预期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个人认为,本轮A股和港股的强势行情,主要是以AI、机器人、互联网科技等为代表的科技股行情。在它们已经涨了这么多之后,这类资产对于原本就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存款来说,确实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以前不会买这类资产,现在更不会加入进来。相反,如果什么时候,传统的消费股、高股息板块等,它们能够再度走强,并且形成赚钱效应,在“0利率”背景下,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流入市场。
此外,之所以我说“安心了”,也正是因为场外的银行存款还没有真正加速流入股市,所以我反而觉得,今年的行情,还可以再看高一线。如果有一天,非银存款数据的增长真正开始大幅提速,“存款搬家”已经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时,可就真正要小心了。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市场就真的“疯了”。回顾历史每一次牛市见顶,都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新股民排队开户,以及2021年大量爆款公募基金产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