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分会、集群智库承办、新浪财经、服贸会官网全程直播的2025全球总部经济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京举办。大会邀请知名总部企业和资管机构,聚焦全球视野下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破局与进化”的路径和模式,构建“城市—总部—楼宇”产业共同体,搭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高端对话合作平台。德勤中国荣誉合伙人施能自应邀作为“总部经济、中国动力”圆桌对话主持人出席。
对话实录如下:
非常高兴主持这个对话环节,和重量级嘉宾一起探讨今天的话题,我们的主题是“总部经济、中国动力”,目的是需要探索一下全球化新变局的背景下,中国总部企业、总部城市、总部经济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先和大家同频一下,因为总部经济有不同的理解,我想在这里把总部经济定义先说一下——总部经济是城市的 “发动机”,很多企业将战略规划、决策制定、财务、法律、供应链等高端职能,基于一个特定的城市吸引跨国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形成一个“总部-研发-制造-营销”的分工体系,核心是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和聚集效应。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是资源的集聚,比如人才、资本、技术;二是产业链的带动,上下游的带动。三是城市品牌的提升,特别是总部所在地会更提升国际的影响力,四是消费的就业,也提供更好的优质岗位消费动力。第五也是最主要的在城市里面财政的收入,能够提供更大的GDP的贡献。
在这里边说几个城市案例,一个像北京,有4200家总部企业,跨国企业地区总部280家,其中89% 是央企总部,总部经济占GDP超过55%;上海有1042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内地第一),总部经济占 GDP 超过30%;深圳方面的总部企业是3500家,贡献GDP52%,65%是民营本土企业,另外比如省会城市杭州总部企业700多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32%,武汉总部经济企业有380家,世界五百强75家,占GDP75%,所以可以看到这些数据和定义来说,外企、民企、国企都是总部经济的 “主力军”。
总结一下刚刚听下来几个总部经济的成果因素,第一个,要构建有系统性的产业生态圈,结合细分赛道与城市优势,避免同质化,拉头部企业的同时孵化“潜力股”。第二个,优化营商环境,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一视同仁”,按企业的“生命周期”提供精准服务;。第三个,基础设施这方面更多的配套智慧,刚才说了智慧化、数字化和AI等等这些基础设施也要做好布局。第四,人才是关键,因为对总部经济来说,城市里面吸引人才过来,居住发展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性。第五,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现在不可能就是一个城市、两个城市,为什么国家去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更多的是讲究合力,这是全球和国家都需要看的合力。最后,关注新兴企业,头部企业要抓,新兴企业、未来产业的“小苗子”更要孵化。
总部经济、中国动力推动企业之间、政府之间的合力,希望通过这个我们能够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经济和企业方面的业务。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参加这次对话,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