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未来五年是企业重塑逻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窗口期

小小MT4 来源:睿见Economy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9月11日,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分会、集群智库承办、新浪财经、服贸会官网全程直播的2025全球总部经济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京举办。大会邀请知名总部企业和资管机构,聚焦全球视野下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破局与进化”的路径和模式,构建“城市—总部—楼宇”产业共同体,搭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高端对话合作平台。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钱克明谈到,未来五年还有三大转型将重塑全球经济:第一个是数据化,将从“连接”走向“沉浸与可信”,AR/VR、数字孪生、区块链将在工业和供应链中大规模应用;第二个是绿色化,新能源技术突破,碳关税普及,循环经济成为主流。绿色将不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第三是智能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生产力”——人工智能会成为“核心引擎”,生成式 AI 将进入材料研发、药物设计、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

  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的变化?他指出,从国家层面讲,第一是夯实基础,扩大内需,包括促进消费升级,也包括提高投资效率、扩大内需。第二是突破瓶颈,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对关键性的技术,科技上要突破小院高墙。第三是释放潜力,深化改革和开放。第四个保障国家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包括粮食安全、能源、重要的矿产。第五是要拓展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最后,是引领变革,特别是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上要提高我国的话语权。

  “总之,这六个方面的核心就是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当中塑造新的确定性。”

  从企业方面讲,钱克明提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战略层面考虑,一个是实施层面考虑。未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底层逻辑要发生变化。原来是效率优先、成本优化,追求规模经济,未来五年要考虑韧性优先、安全并重、供应链多元化。过去买全球、卖全球,未来五年提倡在当地,服务当地。从实施层面看,要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合规管理体系、深入推进ESG、打造韧性的供应链、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钱克明强调,未来五年,机遇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比如东南亚受益于跨国公司“中国+1”的战略和 RCEP 的协定,增长潜力非常大。另外,中东和非洲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和健康服务方面领域需求旺盛,比如拉美里面墨西哥也受益于美国的近岸外包政策影响比较大,未来投资潜力比较大。而在发达国家主要为了获取技术、人才和品牌,而不是大规模的扩张。

  总的来看,他指出,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低速化、波动化与高度分化,国际经济治理规则碎片化与供应链的韧性化,全球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可以说挑战无处不在,但机遇也同样巨大,对企业而言是重塑逻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窗口期。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时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主动在赢,创新在强,合作才走得更远。”

  发言实录如下: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十五五”期间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应对。

  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未来全球经济可以说是二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最复杂、最严峻、也是最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寻找决定性,把握其中的规律性的变化、规避其中潜在的矛盾和风险,捕捉其中蕴藏的机遇,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当中行得更远、走得更稳,这是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我对近50多家国际著名智库的有关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未来五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主要受到六大关键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第一个是美国的贸易政策频繁地变化,对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冲击。今年5月份到浙江义乌调研,当地有一个文具商会的会长告诉我,说他的会员企业最担心的不是加征关税,而是频繁地变化,导致很多企业来自美国的订单到底是接还是不接,没有把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确定性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第二是地缘政治冲突,造成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以及供应链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第三个是全球债务的积累,大家知道美国的债务已经超过了36万亿,美国人口大概是3亿多,每一个人背负了10万美元以上的债务,按每个家庭三个人计算,大概是每家欠了30多万美元债务,是非常高的债务。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到百分之百左右,日本高达260%。

  第四个是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刚才辜主席谈到这个问题,从明年开始,欧洲的碳边境调节税正式生效,过去绿色转型是软约束,是一个呼吁是号召,是靠大家道德的觉醒,从明年开始是一个硬约束,无论从经济还是法律上,将对全球贸易的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第五个问题刚才是辜主席特别强调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代表,包括清洁能源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处于大规模地进行商业化应用阶段。

  第六个是慢变量,长期以来人口老化,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最严重的是日本、韩国,欧洲也是一个问题,甚至连美国,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原来没有这个问题。但由于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也导致看人口统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是美国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

  可以说六大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和塑造着未来五年国际经济形势的走向,根据国际智库的研究,还有我们本身的商务部研究院的研究,归纳成未来五年国际经济形势大概呈现三个方面八大变化,全球宏观经济的低速化、波动化与高度分化,国际经济治理规则的碎片化与供应链的韧性化,还有全球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也是我跟辜主席演讲里面不谋而合的,未来的数字化、绿色化,再加上智能化,三大转型已经非常明显。

  先看看第一个方面宏观经济增长的低速化、波动化和高度分化,从具体的数据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呈现阶梯式的放缓,比如说2000年到2008年,全球GDP增速高达4.2%,大家知道那时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进入了黄金时代、全球化红利期,中国既为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获益者、获益最多的国家之一。2009年到2019年,大家知道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过去以后的深度调整期,GDP降到了3.4%,2020年至2024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下滑到了2.9%。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大概呈现什么样的情况?根据IMF的预测,基准线是3%,比疫情期间仅高0.1个百分点,这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供应链断裂可能下探到2.5%,如果地缘政治冲突缓和,可能上调到3.2%,这个数字有点抽象,我们拿疫情来比较,未来五年的经济再好也好不过疫情前,要差比疫情期间还要差,这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

  再看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分化,“十五五”期间发达国家增速大概1%-2%左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4%-4.3%,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速高度分化,发达国家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还有债务高起以及贸易摩擦的影响,新兴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还存在,除了中国以外,包括印度、越南、非洲、拉美都还有人口红利,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也为这些国家带来机遇。

  下面再看看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未来五年预测美国现在的增速大概低于2%,欧元区增速大概1%左右,日本低于1%,中国根据IMF的预测是4.5%-4.8%,我们自己的预测会更高一点5%左右。印度大家注意看,印度比较高,7%左右,同时越南也比较高,高于6%,拉美和非洲很遗憾,还延续了过去的低水平增长的阶段,这是一个整体的。非洲像我知道的有些国家,包括原来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这是最近东非的国家,包括北非的增速还是比较快。特别是整个非洲大陆的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正式生效,对非洲经济一体化也会有新的贡献。

  下面再看看全球的贸易增长趋势,我们在分析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关系的时候,有一个经验曲线,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贸易增速是GDP增速的一倍以上。如果贸易的增速降的比GDP的增速低,预示着全球经济将走下坡路,贸易是经济的晴雨表。大家从实际的生活当中也体验到,商务活动生意一多经济就热起来,大家生意不好做了,经济就下滑了。在统计数字上能反映出来,好的时候90年代,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2000年过后那几年,全球贸易的增速是GDP增速一倍左右,这是最好的时候。但现在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增速已经放下来了,2000年-2008年,贸易增速是GDP增速的1.55倍,到疫情期间降到了0.72倍,未来五年大概预计是0.8倍,预示着经济还是比较低迷的阶段。

  再看投资方面,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也出现了分化和往下走的趋势,2000-2008年每年新增的对外投资增量,这是全球的统计数据,是1.5万亿美元。主要是由美国、欧洲、中国主导的,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大概是这个数字。现在减少到不足一万亿美元,主要流向的是东南亚、印度、墨西哥这些地方,全球的资本流向的变化也对未来全球的产业布局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下面再看国际经济治理规则的碎片化和供应链的韧性化,未来五年多边主义将遇到严峻挑战,特别是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大家知道WTO被我们号称为国际组织当中唯一一个长了牙齿的机构,他的牙齿就是所谓的争端解决机制,能授权受影响的国家进行报复。大家知道国际协议是软协议,你要不遵守也没有办法,但是WTO有一个机制可以授权其他国家报复你。贸易战也是这么打起来的。但是这个机制由于美国的阻挠,大法官最后一个是我们商务部派出的赵红女士,她到任以后,整个上诉机构就没有法官了,停摆了。WTO是管全球贸易,特别是最后的仲裁机制停了以后,整个WTO功能就受到了大大的削弱,各国转向单边和区域化安排,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的国际经营将面对更多规则冲突和政策不确定性,未来五年将可能延续这种现状。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系,供应链重构是大的趋势,供应链重构分为大概四种模式,第一种叫友岸外包,把生产转移到政治上友好的国家,这是我们原来考虑不多的,哪里生意好做,哪儿能赚钱,我们就去,但是未来友岸外包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模式。第二个是近岸外包,把产业链的环节转到就近临近的地区,缩短物流,降低风险。第三个叫在岸回流,这就是现在美国推的政策,通过关税,他自己的企业回流到本国,也吸引其他的企业到他那,确保他的就业,甚至保证他的国家安全等等。

  还有一个是“中国+1/N”的策略,有好多外资企业采取的,特别是跨国公司采取的策略,把在中国的企业在中国保留部分以外,还增加了包括越南、东南亚、墨西哥等等投资,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企业和国家都在追求“韧性”而不是单纯效率。

  未来五年还有三大转型将重塑全球经济,第一个是刚才辜主席说的数据化,将从“连接”走向“沉浸与可信”,AR/VR、数字孪生、区块链将在工业和供应链中大规模应用,第二个是绿色化,新能源技术突破,碳关税普及,循环经济成为主流。绿色将不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还有智能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生产力”——人工智能会成为“核心引擎”,生成式 AI 将进入材料研发、药物设计、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刚才辜主席讲得很好,我不再赘述。

  总之,未来影响世界经济的六大因素、八个趋势性的变化,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的变化呢,我们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讲,国家层面就点点题,一个是夯实基础,扩大内需,包括促进消费升级,也包括提高投资效率、扩大内需,第二个是突破瓶颈,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对关键性的技术,科技上我们要突破小院高墙,第三是释放潜力,深化改革和开放,第四个保障国家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包括粮食安全、能源、重要的矿产,甚至包括刚才辜主席谈到数字,也是一个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安全等等。第五个是要拓展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最后一个是引领变革,特别是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上要提高我们的话语权。因为这几年我们在新能源,在数字经济当中,中国发展非常快,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我们在数字治理方面,在新能源发展治理方面也积累的一些经验,把这些经验要在国际经贸规则上处在空档期,在这方面提高自己的话语权。

  总之,这六个方面的核心就是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当中塑造新的确定性。

  下面稍微谈一下企业的应对,我甚为企业应该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战略层面考虑,一个是实施层面考虑,同时,在战略层面有八个变化,未来企业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时候,制定发展战略的底层逻辑发展的变化,我详细地归纳为一个非常细致的表格,就不展开说,点点题。我们比较过去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和未来五年的国际化战略从底层逻辑上发生了大的变化,原来我们是效率优先、成本优化,追求规模经济,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构建全球统一的高度整合的供应链,未来五年我们考虑要韧性优先、安全并重、要平衡效率与安全,要供应链多元化、区域化、本地化,过去我们叫买全球、卖全球,未来五年我们提倡在当地,服务当地,包括在非洲投资、在越南投资,以满足当地市场为主要目标,可能比原来的买全球、卖全球思路更安全。

  从市场进入方式来看,原来也是全球是标准化的生产,规模化的复制,原来在美国的工厂可以标准化、规模化的复制到中国,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也是追求标准化,快速复制他的成功模式。但未来要高度的本地化、定制化,就不展开说了。从实施层面看,要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三个转型,要强化风险管理,第二个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第三个深入推进ESG,刚才也谈到这个问题。第四个要打造韧性的供应链,第五个要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最后谈一下市场机遇与国际化布局,在未来五年,机遇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比如东南亚受益于跨国公司“中国+1”的战略和 RCEP 的协定,增长潜力非常大,另外,中东和非洲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和健康服务方面领域需求旺盛,比如拉美里面墨西哥也受益于美国的近岸外包政策影响比较大,未来投资潜力比较大。而在发达国家主要为了获取技术、人才和品牌,而不是大规模的扩张。

  各位嘉宾,总的来看,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低速化、波动化与高度分化,国际经济治理规则碎片化与供应链的韧性化,全球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可以说挑战无处不在,但机遇也同样巨大,主动推动转型,提升话语权的战略机遇期,对企业而言是重塑逻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窗口期,对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时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主动在赢,创新在强,合作才走得更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