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苦熬28个月还未获得上会机会的要募42亿的嘉立创招股书:至少有10大疑问,有待进一步披露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鹰眼财报   

  深圳嘉立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立创”)的IPO招股说明书洋洋洒洒数百页,看似数据亮眼、前景光明,却在多处关键环节语焉不详或含混其词。我们不妨以招股书为据,对其上市合规性、数据真实性、业务稳定性提出十大质疑。

  一、股权高度集中,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丁会、袁江涛、丁会响三人合计控制87.49%的股份,股权高度集中。尽管声称已建立“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但如此悬殊的股权比例下,小股东话语权几近于无。

  是否真能避免“一言堂”局面?公司称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但协议内容是否真正保障公司决策的独立性与科学性?招股书中对此轻描淡写,未披露具体制衡机制。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4-7节,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

  二、曾被美国列入“未核实清单”,风险披露是否充分?

  嘉立创在2023年12月曾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核实清单(UVL)”,虽于2024年7月移除,但仍揭示出其境外经营存在潜在合规风险。

  招股书中仅以“后续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风险较低”一笔带过,是否低估了地缘政治对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长期影响?是否充分披露了可能面临的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风险?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3-30页,风险提示章节。

  三、社保公积金缴纳存在漏洞,用工合规性存疑

  截至2024年12月,公司员工总数8676人,社保实缴8647人,公积金实缴8620人,仍有数十人未缴纳。公司解释称包括“退休返聘”、“自愿放弃”等情形。

  是否涉嫌违反《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否因此存在被追缴、处罚的潜在风险?实际控制人虽承诺承担补偿责任,但仍暴露出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4-94至4-97页,员工社保与公积金缴纳情况。

  四、对赌协议“紧急清理”,是否真正彻底?

  招股书承认曾与多家投资机构签署对赌协议,涉及赎回权、优先清算权等特殊条款,却在申报前通过多份补充协议“终止”或“暂停”。

  这些协议是否真正彻底清理?是否存在口头承诺或隐性条款?是否会在上市失败后“死灰复燃”?招股书对此类关键问题的披露显得“欲说还休”。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4-61至4-63页,对赌协议清理情况。

  五、劳务派遣比例“精准控制”,涉嫌规避监管

  报告期内,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分别为0.56%、0.84%、1.27%,始终控制在10%的红线以下,显得“恰到好处”。

  是否通过人为调整用工结构以规避《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是否存在“假外包、真派遣”的情形?招股书未披露具体岗位明细与合理性说明。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4-94页,劳务派遣情况。

  六、毛利率逆势攀升,真实性几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04%、25.11%、26.58%,持续上升。而在同行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此趋势显得“格格不入”。

  是否通过成本核算方式调整、关联交易定价等方式美化毛利率?招股书未提供同行业可比公司详细对比,缺乏说服力。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6-227页,毛利率分析。

  七、募投项目效益预测是否画饼?

  公司拟募资42亿元投向五大项目,但披露的效益预测仅为“折旧摊销占营收1%-3%”,未提供具体收益率或回报期。如此模糊的表述,是否缺乏严谨的可行性论证?

  是否仅为“圈钱”而虚构项目?是否具备真正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拓展能力?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7-24页,募集资金运用情况。

  八、关联交易是否公允?是否依赖实控人资源?

  嘉立创在2021年收购了实控人控制的江苏中信华、江西中信华等公司,交易定价为1.3亿元。但招股书未披露这些公司历史财务数据及评估细节,是否涉及利益输送?

  此外,实控人控制的其它企业是否与嘉立创存在业务往来?招股书披露不详。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4-37页,关联收购情况。

  九、研发投入占比下降,创新能力后劲不足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4%、4.44%、4.11%,2024年不升反降。作为一家号称“技术驱动”的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波动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

  是否缺乏持续创新能力?是否仅靠现有模式吃老本?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6-304页,研发投入情况。

  十、客户高度分散,是否真正具备壁垒?

  公司称拥有超710万注册用户,2024年付费用户超100万,但PCB业务平均订单面积不足1平方米,客单价极低。这种“撒胡椒面”式的业务模式是否真正具备客户黏性?

  是否容易被模仿或替代?是否缺乏核心壁垒?

数据来源:招股书第5-101页,业务模式介绍。

  结语:信息披露如雾里看花,上市之路未必坦途

  嘉立创招股说明书虽洋洋洒洒,却在多处关键问题上“蜻蜓点水”、“避重就轻”。从公司治理到业务模式,从合规风险到财务数据,疑点重重,令人难以全然信服。

  建议监管机构严加问询,投资者慎之又慎。毕竟,纸面富贵易得,长久经营难维。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接受公众监督的起点。嘉立创是否真正做好准备?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