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业观研君
近日,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证全球基金”)接连曝出重要人事变动,不仅旗下百亿规模基金“兴全趋势投资混合”的基金经理董理因“公司安排”离任,此前公司董事长杨华辉也因年龄原因卸任,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叠加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主动权益规模缩水、错失ETF发展机遇等问题,这家成立22年的老牌基金公司正面临多重挑战。
01
董理兴全趋势近4年亏损超22%
9月,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董理自9月1日起卸任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兴全趋势投资”),该基金后续由杨世进、谢长雁共同管理。
作为兴证全球基金的核心产品,兴全趋势投资成立于2005年,长期维持百亿以上规模,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超1800%,年化收益达16%,是业内知名的“老牌明星基金”。
但在董理管理期间(2021年10月20日—2025年9月1日),该基金业绩却显著承压。Wind数据显示,董理任职近4年,兴全趋势投资的任职回报为-22.74%,在1934只同类产品中排名1552位,同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9.03个百分点。
从单年度表现看,2022年至2024年,该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5.84%、-14.91%、8.15%,连续三年跑输基准,差距分别达16.17个、11.45个、4.18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基金收益率再录-9.64%,落后基准10.23个百分点。
业绩低迷直接导致基金利润缩水与规模下滑。2021年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兴全趋势投资合计利润为-86.61亿元;管理规模从2021年末的298.8亿元,逐步降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27.87亿元,缩水超57%。
值得注意的是,兴全趋势投资的业绩比较基准中,沪深300指数占比仅50%,其余为债券指数与同业存款利率,且历史操作中多次将股票仓位降至50%以下,产品定位为“控制风险、中高风险”的混合型基金,需根据市场趋势灵活调整大类资产配置。
但董理接手后,基金股票仓位从65%升至85%,此后长期维持在90%左右,大幅偏离产品“灵活配置”的定位,被市场认为是其跑输基准的重要原因。
卸任兴全趋势投资后,董理目前仅管理“兴全轻资产混合(LOF)”一只产品,该基金最新规模27亿元,其任职回报(2017年11月23日—2025年9月4日)为27.07%,在479只同类产品中排名346位。与此同时,董理的管理规模降至26.66亿元,退出公募“百亿基金经理”行列。兴证全球基金表示,董理后续将专注于兴全轻资产的管理工作。
02
杨华辉退休新董事长待补位
除了基金经理变动,兴证全球基金的高层人事调整同样引发业内关注。6月22日,公司公告显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杨华辉因任职年龄原因辞任,在新董事长就职前,由总经理庄园芳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公开资料显示,杨华辉是金融行业“老将”,职业生涯覆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领域,不仅曾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还曾担任母公司兴业证券的董事长。2017年,杨华辉出任兴业证券董事长,2020年10月兼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此次卸任为其同时辞去两家机构的董事长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公募基金高管代为履职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这意味着,兴证全球基金需在未来半年内确定新任董事长人选。市场同时关注,兴业证券新任董事长苏军良(6月兴业证券董事会选举产生)是否会兼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一职。
据了解,庄园芳来自兴业证券,目前身兼兴证全球基金总经理、副董事长、财务负责人三职,在杨华辉卸任后,其对公司的管理权重进一步提升。
03
主动权益与ETF布局双滞后
作为成立于2003年的老牌基金公司,兴证全球基金历经多次更名(从“兴业基金”到“兴业全球基金”,再到2020年定名“兴证全球基金”),目前由兴业证券持股51%(控股),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持股49%。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达7034亿元,在全市场排名第20位,较2021年初的4546.83亿元增长超50%,规模增幅显著。
但规模增长并未带来盈利同步提升。兴业证券年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兴证全球基金的营收分别为43.17亿元、36.11亿元、32.79亿元,连续三年下滑,增速分别为-34.27%、-16.36%、-9.20%。
净利润虽在2024年扭转下滑趋势(录得14.13亿元,增速3.20%),但2022年、2023年分别为16.83亿元、13.69亿元,连续两年下滑,增速分别为-24.68%、-18.66%。
盈利压力背后,是公司产品结构的“失衡”。一方面,主动权益产品规模大幅缩水。2021年末,兴证全球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达2187.29亿元,到2024年末已降至1241.2亿元,三年缩水超43%。尽管公司曾涌现谢治宇、董承非、乔迁等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打造过兴全合润混合、兴全趋势投资混合等明星产品,但近年未能延续此前的业绩与规模优势。
另一方面,公司错失了被动投资ETF的爆发机遇。2024年以来,A股ETF市场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ETF数量达1207只,总规模攀升至43050.5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5791亿元。不少基金公司借此实现规模与营收双增长,例如华泰柏瑞基金2024年末ETF规模达4701.0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超2700亿元,带动营收增速超30%。
但兴证全球基金在ETF领域布局滞后,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尚未推出任何一只ETF产品,仅在2025年8月20日才推出“盈丰多元配置基金”这一新产品。
对于兴证全球基金而言,当前正站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人事动荡尚未完全落定,业绩压力与战略短板凸显,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公募市场中重拾“老牌劲旅”的锐气,既是对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的总经理庄园芳的考验,也是决定公司未来能否突破瓶颈、重回增长轨道的核心命题。
市场期待,以庄园芳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能尽快明确战略方向,在主动权益能力修复与被动产品布局上拿出切实举措,为投资者与公司发展交出更稳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