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
近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农商行”,002958.SZ)因一份股东分红提案引发董事会分歧,将公司内部治理矛盾推向台前。
据了解,持股合计超3%的投资者通过同发裕(深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临时议案,建议2025-2027年以三季报净利润为基数、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不过,该提案迅速被青农商行董事会以违反相关监管要求为由否决。
证券之星注意到,这场分红博弈并非孤立事件。梳理青农商行近期动态可见,公司不仅面临内部治理隐忧,2024年监事及高管因亲属短线交易被警示、董监高薪酬逆势增长而员工薪酬微降引发利益平衡质疑,还于今年6月因多项违规遭央行青岛市分行罚款91.2万元。
与此同时,2025年一季度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持续下行、不良贷款率虽微降但仍处高位、拨备覆盖率回落且贷款集中度高企,多重风险交织下,青农商行的治理效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受到市场密切关注。
01.董事会现分歧,分红提案引发治理争议
近日,青农商行上演了一场董事会与股东的“博弈”。同发裕(深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合计持股超3%的投资者,提交《关于连续三年实施三季报现金分红的临时议案》,建议2025-2027年以三季报净利润为基数,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
从公司经营看,青岛农商行现金储备充裕,2024年业绩也有一定增长,股东期望通过分红增强信心、契合监管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的趋势。
然而,董事会迅速否决该提案,理由是提案违规。一方面,违反《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未来三年中期分红规划绕过年度股东大会授权程序;另一方面,提案设定分红下限并授权董事会定细节,违背监管“董事会仅能在股东大会确定的比例上限内操作”的要求。这一分歧的背后,实则折射出青岛农商行内部治理的深层矛盾。
长期以来,青岛农商行内部治理就存在隐忧。2024年,监事孙从程和高级管理人员朱光远因亲属短线交易,均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暴露内部人员合规管理漏洞。
此外,2024年年报显示,在金融业“降薪潮”下,董监高(含离任)税前总薪酬逆势增长近10%至1392万元,董事长王锡峰以195万余元薪酬居A股农商行“薪酬王”,但员工人均薪酬却从2023年约36.33万元下滑至2024年约36.14万元。
薪酬结构的失衡,反映出公司治理中对不同利益相关方权益平衡的不足,董事会在决策时,是否充分考量小股东、普通员工利益,引发市场质疑。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的行政处罚揭开其多项违规 “伤疤”。该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账户管理规定、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信用信息采集及相关管理规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处以警告并罚款91.2万元,时任行长助理袁某波也因对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负责,被罚款1.3万元。
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反映出银行内部运营管理的粗放,更暴露出风险管控体系的漏洞。青岛农商行在这些环节“失守”,说明其合规文化建设滞后,内部监督与风险防控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长期来看,将影响银行信誉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02.资本充足率下行,资产质量指标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青农商行在原青岛华丰农村合作银行、青岛城阳农村合作银行、青岛黄岛农村合作银行等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省内第一家在整合全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2019年3月26日,青农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在深交所上市。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资本充足率指标变化,给青岛农商行敲响警钟。一季报显示,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0.70%降至10.28%,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2.26%降至11.78%,资本充足率从13.96%降至13.47%。
尽管三项指标仍高于监管标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5%、一级资本充足率≥8.5%、资本充足率≥10.5% ),但连续的下行趋势,反映出银行资本补充与业务扩张间的矛盾。
资产质量指标方面,2025年一季度,青岛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微降至1.77%,较2024年末的 1.79%有小幅改善,但仍处相对高位(监管标准≤5%)。同时,拨备覆盖率从2024年末的 250.53%回落至246.76%,资产质量“缓冲垫”边际收窄。
不良率微降,看似资产质量有改善迹象,但结合贷款集中度来看,风险仍不容小觑。2025年一季度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达40.81%,较2024年末的40.10%有所上浮,仍维持在高位。
此外,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从2024年末的6.24%降至5.91%,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从11.08%降至10.93%,不过,大客户、集团客户集中授信集中度较高,一旦其经营出现问题,不良贷款暴露的风险将集中释放,可能导致不良率反弹。
拨备覆盖率回落,意味着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的“储备”减少。尽管当前拨备覆盖率仍远高于监管最低要求(≥150%),但在不良率存在反弹隐患、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拨备计提不足可能影响银行未来风险抵御能力。
青岛农商行当前面临的董事会分歧、内部治理隐忧、监管处罚及资本与资产质量压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董事会治理效能不足和股东之间的意见分歧,可能导致战略决策失衡。
而内部治理漏洞与合规风险,会侵蚀银行信誉与经营基础;资本充足率下行与资产质量隐患,又限制发展空间、加剧风险传导。
在银行业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的当下,青岛农商行需正视这些问题,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入手,平衡各方利益,强化合规文化与风险管控,在资产质量管控上优化授信结构,动态调整拨备策略。
唯有如此,才能化解当前困局,重塑市场信心,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否则,这些多重隐忧可能进一步发酵,威胁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根基,也给区域金融稳定带来挑战。(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