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国斌:那个最看好中国明天的投资人 || 大视野

小小MT4 来源:秦朔朋友圈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11月3日,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王国斌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7岁11月9日,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举行了追思会,800多名亲朋好友和他做了最后的告别。

  国斌是中国证券市场和资管行业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是中国最早提出价值投资理念并一直践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东方红资产管理创始人、首任董事长,君和资本联合创始人2022年又作为主要股东之一创办了泉果基金,在业内被誉为“企业家型投资人”

  我和国斌生于同年,虽交往不多,但对中国制造和产业发展有着共同的兴趣,对一些上市公司也有相似的看法,如万华化学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海天味业等。

  我看过他的《投资中国》一书,2022年7月他推给我“泉果视点”的公众号,我经常看,品质很高,也很有精神感染力。这种气质,我想一定源于充满家国情怀、勤学善思的国斌本人。

  基于这些阅读,我觉得国斌是我认识的投资人中最看好中国明天的那一个。

  是不是“最”?我想了好一阵。

  当我再次翻阅他的书,看他的演讲内容,那个表面斯斯文文,内心却激情洋溢,充满乐观韧性的形象又站在我眼前。

  在国斌的文字里,我找不到对中国的不满、抱怨和指责。我不相信他真的一点都没有,但我相信他真心看好中国和中国市场的明天。

  国斌生前,我们没有深度交流过。这篇文章,既是对他的学习,也是为了表达怀念。

  始终坚定看好中国

  2022年2月8日,作为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泉果基金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成立。《投资中国》也在此时出版。他说,他是以自己再创业的行为,展现对未来的信心。

  《投资中国》是国斌过去在公司内外部演讲的结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由来已久。

  例如,2015年夏天中国股市在暴涨后暴跌,市场情绪非常低迷。而他在2016年安信证券策略会上表示,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这么强大的制造业,是能够抵抗金融风暴冲击的。中国不会发生金融风暴;即便发生金融风暴,中国的经济体在不久的时间内也能迅速恢复。

  2022年,新冠疫情的第三年,经济和社会心理压力都很大,而国斌在《投资中国》序言所写的最后一句话是,“相信刷新后的中国,投资豁然开朗。”

  2022年6月,他在复工复产全员例会上说,目前市场竞争确实变得更为激烈,大家都说企业钱难赚,我们投资人也说难赚,难赚的原因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这么激烈,企业都需要进入差异化竞争状态。只要有差异化竞争,中国经济的未来肯定有希望。

  2023年3月,他在招商银行私行投资策略报告会又说道,只要中国存在竞争,大家就不应该失望。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这种充分的竞争是企业成长的强大驱动力风浪越大鱼越贵此刻春耕正当时”,他建议投资者“倒春寒”时节抓住“春耕”的机会。

  还提到巴菲特致股东信中的一个比喻:“大概每十年,乌云总会遮住天空,经济前景不明朗,这时股市也会骤降一场‘黄金雨’。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你必须扛着浴缸冲出去,而不是带一把勺子。”

  国斌在任何情况下都看好中国的产业未来,我非常钦佩,虽然有些方面我并不完全认同。竞争很重要,但我认为存在卷赢、卷输两种可能。即使是先进产能,竞争过度,产能过多,也不利于长远发展。因为企业到了纷纷亏损、裁员之时,势必波及对研发的投入,这就会影响到未来。

  国斌的一位朋友用“微词云”软件对《投资中国》做了词频统计,全书用的最多的词依次是:中国、市场、公司、企业、经济、价值、未来、问题、资本。国斌说,“《投资中国》这个题目确实表达了我做投资的初衷——看好中国,因而看好中国的资产管理。”

  他写道:“巴菲特曾讲过:‘在过去238年中,有谁是通过押注美国衰落而成功的?’同样,在我一次与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先生会面时,他说过一句话:‘不是乐观主义者,就不要当企业家。守规矩,向前看,爱中国!’”

  何享健说的这九个字,也是国斌最常引用的话之一。

  为什么看好中国?

  国斌看好中国,并不只是情怀,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思考逻辑。

  他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核心驱动力分别是城市化、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在中国,这三种力量都很强。中国的具体优势和投资机会表现为:

  1. 全球最多的工程师供给

  2.全世界目前最丰富和多样性的消费市场

  3.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4.超过美日总和的制造业和完善的供应链基础体系

  5. 进行中的深度城市化和超级城市集群

  6. AI、5G、机器人、大数据、云技术等生产力驱动工具

  7. 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企业家开始涌现

  国斌看好中国,还基于他长期在一线调研,对不少中国优秀企业了如指掌。泉果基金创立后,经常邀请来自科技和工业领域的先锋力量来进行“无限对话”,包括量子力学、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商业火箭、车规芯片、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

  “这些70后、80后、90后,不但风华正茂,而且视野开阔,兼具推动产业发展的执行勇气和使命情怀,堪称中国制造业新趋势之科技先锋的一个小小缩影。

  他们的前沿分享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创造力是对抗焦虑的武器技术进步是看得见的未来”。

  “泉果视点”也经常刊登国外的研究机构看好中国的内容。我印象最深的是哈佛增长实验室(Growth Lab)的一项研究。该研究不是从中国经济的规模切入,而是从中国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入手,以此衡量中国经济复杂度。因为越复杂的产品,背后所需的知识体系和协作深度越强

  该研究的结论是,中国已经突破发展中国家“技术升级受限”的“知识陷阱”,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个维度上,构筑了科技创新的“黄金三角”,共同驱动中国的经济复杂度提升

  今年初,DeepSeek一鸣惊人,国斌在2025春季策略会上以此为例指出,中国科技创新类企业的成功绝非偶然。

  他说:过去十年中,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创新力攀升最快的经济体,包括中国新生代科研力量的崛起80后、90后已成为创新主力,这也是泉果基金对投资中国一直充满信心的原因

  他还说:中国科技企业展现出的创新爆发力,特别是中国在AI和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突破,让全球资本重新审视中国经济的增长韧性。”

  从最根本的角度看,国斌看好中国,是因为中国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时,所有发达国家总人口也不过5亿,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远超那时候,中国自身的市场就庞大到足以让国家的城市化完成。自然资源也许会枯竭,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拼搏是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

  价值投资的哲学和卓越公司的文化

  国斌是价值投资者,坚持价值主导的道路。

  他的北大同窗高善文评价说,王国斌的价值投资方法,就是将交易集中于少数公司的长期成长,从而获得信息洞察优势的方法。“价值投资略去了许多短期内的扰动因素,将交易集中于长时段内与少数交易对手的博弈。这种方法的突出优势是可重复、可扩展,能够管理海量的资金规模,当然这要求对长期趋势具有深刻的洞察和坚定的信仰,并能够忍受短期内的波动。”

  价值投资,说来容易做来难。国斌在《投资中国》中强调,投资最困难的部分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性没有核心哲学,你就无法在真正的困难时期坚守你的立场或交易计划。

  在为经典的《证券分析》一书作序时,他说,长期忍受业绩不佳的压力,仅仅是价值投资的特点之一;另外一点则是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

  其实,国斌的投资哲学也不复杂。投资股票的本质,就是买到好的企业,“对企业的商业分析,超过宏观分析,超过证券分析,超过市场分析”。他曾多次引用查理·芒格的投资原则——“价格公道的伟大公司,比价格便宜的普通公司好”。

  国斌坚持“望远镜”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力量“探照灯”扩展认知边界,看待自下而上的投资机会。他认为,用显微镜看近期的二级市场波动,可能陷入不知所措的情绪陷阱

  国斌对价值投资的坚持,还有着深厚的研究底蕴。

  他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读书期间完成了博士论文《沃伦·巴菲特的阿尔法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该文基于美国AQR公司投研团队创建巴菲特风格的量化投资组合,根据A股市场特点,对重要指征进行校准,构筑了适配A股市场的巴菲特风格的量化投资策略这一策略放在A股数据中进行实证检验的结论是,巴菲特风格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这一新兴市场中,有成熟市场更优秀的表现。

  价值投资要成功,归根结底是能投到有长期价值的好公司。哪些公司能成为卓越公司?国斌认为,可以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具备传统文化推崇的优良品质的公司都有机会。

  如愚公移山的精神。企业家更应该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投资人则要去寻找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企业家;

  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精神。中国古代优秀的商人就是这样做生意的,现代真正的企业家一定也是这么做的;

  如华为的“乌龟精神”。任正非说,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20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香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走自己的路。

  如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信奉《论语》,要儿子李健熙讲究“智、仁、勇”,实践“恭、宽、信、敏、惠”,推崇“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他还要儿子掌握《庄子》里“呆若木鸡”的“木鸡哲学”,一是不要傲慢,二是一定要专心,不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三是保持平常心。

  国斌的价值投资理念,几十年一以贯之——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取决于真正为市场创造价值的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空间,而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企业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外部环境更重要。

  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在于企业做好自己的事

  企业穿越危机的底气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真正的好公司能够经受环境变化,如果它不能经受,它就不是一个好公司。

  企业家具备这些精神,就能越来越卓越,我们就不用担心我们的投资了。

  善养吾浩然之气

  国斌走后,“泉果视点”发布了“讣告”,很快就是10万+,留言都是深深的怀念和遗憾。

  有一条对联体留言,完整概括了国斌的一生——

  “昔出金华,负笈京师,求索燕园,辗转三专业,二千余日苦读,冀经世济民。怨苍天给满腹经纶做甚?英才一去西天明

  昨赴沪上,弄潮浦江,投资中国,腾挪两券商,三十多年勤耕,愿果行育德。问世间怀半份欢喜为谁?泉果二度东方红

  于我而言,重温国斌的文字,有三点启示。

  一是保持乐观主义,用建设性的眼光和方法解决问题。

  国斌说,环境、波动和周期会让人不时陷入消极和悲观,这个时候需要极大的力量才能把人从消极和悲观的情绪中拉出来,长期的视角和时间正是这个巨大的力量。

  “泉果视点”有一篇文章中讲到富兰克林。“面对看似无法克服的挑战,富兰克林总是通过发明东西来应对,比如富兰克林意识到电的破坏力,就发明了避雷针;他中年视力障碍,就发明了双光眼镜;他发现壁炉烟味大,就发明了富兰克林炉——少烟的室内采暖炉……

  所以,挑战就是克服的机会,每堵墙都是一扇门(Every Wall is a Door)。

  二是坚持学习,不固化自己。

  国斌坚持价值投资,但并不固化自己。他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要管理自己已知的东西,在投资上,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无知的领域。管理自己的无知领域,不断地向无知的领域进发,其实是非常不舒适的一个过程;但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始终在“信息茧房”里面生活。

  国斌希望终身学习能成为泉果基金的“肌肉记忆”。他认为,投资领域没有其他更好的诀窍,最好的诀窍,其实就是多阅读。通过阅读,能够接触到无穷无尽的人物和故事,培养出一种开放的心态

  三是入世而不流俗,善养浩然之气。

  观国斌其人、其文,有非常浓厚的书卷气,这背后是长期熏陶所形成的文化修养。

  国斌说,要珍惜我们的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5000年文化的富二代。

  他喜欢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喜欢苏轼“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国斌在一次演讲中引用了欧阳修《浪淘沙》中的句子,“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明年了。而国斌,那个最看好中国明天的投资人,却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中国市场。

  明年的花,会不会开的更好?

  国斌已化作星辰,但他一定还在凝视着他系之念之的中国企业。

  —— · END · ——

  No.6616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秦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