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如何更进一步?维梧资本管理合伙人付山:要形成好的资源配置模式

小小MT4 来源:睿见Economy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江苏专场、第二届国联投资人大会于2025年11月6日在无锡举行,主题为“‘锡’引全球资本 赋能现代产业”。维梧资本管理合伙人付山谈到,维梧资本是专注于生物医药30年的全球性基金,目前管理规模约超过1000亿人民币,是全世界最大的专业化基金。

  他提到,目前中国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是全球第二。但是,在原创性的创新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他解释到,除了基础研究投入不够以外,更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好的资源配置模式。首先是一些企业家、创业者自身的缺陷。“一个生物学家出来创立生物医药公司,他不懂化学、不懂临床、不懂销售、不懂生产,要把他从一个生物学家变成一个真正合格的企业家,那和把一个猴子变成一个人难度差距差不多,把一个文盲变成博士差不多。”

  第二,投资人一旦把钱投给一个四五个人组成的公司,这个公司不把钱耗尽,一定不会停,再错都要支持下去。第三,自身条件不具备,过去没有这么多专业优秀的第三方机构,效率很低。

  因此,付山指出,目前,维梧资本想和无锡联手打造“加速器策略”,发挥中国在整个原材料工业生产设备及第三方平台的优势。“十年前中国生物医药所有技术标准和欧美几乎是百分之百相近,过去五年,全世界大型跨国公司购买的产品超过50%来自于中国,这是最大的肯定。”

  他介绍到,将会有三个团队,第一个团队从市场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未来有可能成为最大的、最好的产品。第二个团队去实践、落实,找到能够实现技术的途径和过程。第三个团队根据综合判断,对项目进行评估,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有一个话叫Early Try,Early Die,做得不好就关掉,千万别浪费投资人的钱。

  此外,维梧资本还提了一个口号,“要利用中国的系统集成优势,推动全球的生物医药发展”。

  付山强调,生物医药行业原创性的创新90%来自于美国,创新的产品60%销售在美国。因此,中国公司在这方面是不是真正有了创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跟美国人并驾齐驱才叫创新,必须把产品卖到最愿意买的地方才叫创新”,否则不叫创新。如果通过这个“策略”能够让中国原创性创新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效率大幅度提升,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这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带来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