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2026年度策略会召开!全面解读2026年宏观大势和投资机会

小小MT4 来源:新浪证券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年11月4日-7日,以“乘风破浪,向新而行”为题,开源证券2026年度策略会正式召开。据悉,本次策略会共设主论坛以及十三大主题论坛,开源证券30个研究团队,联合专家学者,500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对即将到来的202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十五五”规划、资本市场投资策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前景进行全面的展望和探讨。

  开源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刚表示,2025年步入尾声,“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划开局。回看“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变克难、稳健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其中,中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量质齐升,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筑了坚实的金融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与韧性。“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我们看到,“十五五”规划在承袭十四五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基础上,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内容放在了更加重要和紧迫的位置上。在下一个五年规划当中,资本市场的发展的意义也将得到显著的扩张,不仅是赋能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将是贯穿和提振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开源证券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锚定“一流北交所特色券商”和最佳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商战略目标,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防范金融风险,持续构建投行、投资、研究“三位一体”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新三板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蜕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成长为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和督导企业数量“双第一”的行业龙头。研究业务上,开源证券研究所通过差异化的研究策划和研究体系搭建,激发研究驱动的乘数效应,助力全业务链协同发展,强化研究业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致力于打造有市场影响力和研究定价权的一流研究机构。研究所搭建了总量、科技、消费、制造、金融、周期和北交所研究中心、新股与增发并购研究中心、金融产品研究中心、产业金融研究中心“六大四中”的研究体系架构,研究覆盖30余个方向。同时,围绕公司“投行+投资+研究”协同发展战略,研究所先后发起成立中国人形机器人50论坛(CHR50)、并购重组产业研究联盟等,连续三年发布《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蓝皮书》,通过高水准研究协同,共促新质生产力培育,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称,开源证券研究所坚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投资机构,助力投资机构高质量健康成长。开源证券“私募源助力”行动作为开源证券重点打造的机构业务品牌,以“开源研究”品牌为驱动和投研支持,协同研究、交易、代销、资金等服务,为各类私募管理人提供全业务链条的私募综合服务体系。推出一年多以来,通过强大投研支持、上市公司对接、种子基金扶持、多元资金支持、产品代销服务、极速交易系统、专属交流活动、综合服务等8大特色支持,为各类私募管理人提供全业务链条的私募综合服务体系,精准扶持潜力私募基金管理人快速成长。

  主论坛环节,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固定收益首席陈曦等多位首席分析师分别就2026年宏观经济、投资策略、行业投资机会进行展望。

  宏观:通向供需新均衡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何宁认为,“十五五”具有承前启后重要地位,2026首年实际GDP目标或仍为5%左右。宏观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广义赤字规模有望扩大,预计权益表现总体好于债券。

  国内来看,何宁表示重视供需新均衡。其一,供给端加法方面,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潜力,包括服务业放开外资准入、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等;其二,供给端减法方面,稳步推进反内卷、化解过剩产能。其三,内需投资端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是有限回升。设备更新继续支撑制造业投资,但升幅受“反内卷”约束;地产政策温补,增量在于“好房子”建设、旧房改造,地产投资降幅收窄;基建继续支持“两重”建设、新型城镇化(地下管网)、新基建等,预计2026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平稳。其四,内需消费端,以旧换新对商品消费的拉动作用边际下降,预计居民消费的潜力在于服务消费,政策可能通过新增服务消费券,落实带薪错峰休假,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释放服务业潜力。此外,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消费直达政策为主的支持措施更利于提振养老、生育等特定领域消费和大众消费。

  大类资产配置上,何宁认为,权益方面仍看好科技,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科技安全仍是最重要的主线,AI和国产替代有长期确定性。辅线是内需(大众消费),“十五五”强调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有助于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利好服务消费、大众消费、以及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债券方面预计利率小幅上行,短期以震荡为主。

  策略:从“慢牛不慢”到“平顶非顶”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表示,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进入到“盈利修复”,2026年前后更可能是“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

  回顾2025年开启的“资产重估”牛市的空间与节奏,空间上,证券化率为判断指数牛/估值牛空间较为有效的参考指标,证券化率到1.1倍之前,仓位仍是胜负手;节奏上,在“资产重估”后,我们认为2026年前后更可能出现“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平顶”后迎来“盈利修复”慢牛。即证券化率上行后,资本市场或将不是急坠,而是寻找新的稳定中枢。证券化率的稳态中枢预计仍将继续上移,基于政策提升资本市场参与度、地产资产替代、中长期资金三重驱动力,我们认为中枢抬升幅度或较为显著。

  从市场走势背后的DDM逻辑来看,韦冀星表示,分子端盈利修复 “厂”字型复苏。从领先指标来看,盈利底或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到达。财政端灵活“动态调整”,财政支出上行但斜率并不高。2026年地产可以更积极,资产负债表趋稳。分母端和海外影响方面,制度红利带来流动性中枢上移,形成“制度牛”的基础。2026年海外货币环境或较为宽松,预期2026年美联储有望继续降息,但海外仍存波折,存量博弈下贸易竞争加剧,而全球债务问题加重下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下降,仍要坚持“以我为主”。

  韦冀星表示,“科技为先”是贯穿本轮牛市最强主线,具备相对盈利优势、海外映射、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上行三大中长期占优的条件,但2026年行业表现会比2025年更均衡。“盈利修复”慢牛的顺周期机会重点在于PPI。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会优于2025年。由估值牛到平顶的演变,也是由行业Beta投资转向因子投资的演变。2026年要重视的因子包括盈利增速的边际变化、盈利增速、营收增速邓业绩期有效性最强的盈利因子,从年度有效性来看,营收增速、盈利增速、ROE、ROIC是盈利因子中最有效的。

  行业配置上,韦冀星表示,看好科技成长自主可控、PPI改善预期叠加广谱反内卷、出海+全球产业竞争力提升、内需结构转型+消费复苏四个行业的投资机会。

  开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曦表示,对于债券市场短端,央行意图明确,负债端的稳定性会上升,优先推荐中短端;对于长端,建议保持震荡市思维,中性久期为基准,收益率上行是机会,而收益率下行则是风险。转债市场看好温和通胀带动的业绩驱动板块,以及科技自主可控两条主线。

  据悉,除主会场外,开源证券还设置了AI算力、芯片、人形机器人、反内卷、新消费等13场分论坛,对国内外经济热点、各领域投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