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领盛Optivest)
基本面总结:
1.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对进一步降息持审慎态度。
悉尼11月4日电-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周二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宣布,将现金利率维持在3.60%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该行表示,鉴于当前通胀压力持续、消费者需求保持韧性以及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对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宽松持审慎态度。
澳大利亚央行在政策声明中指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可能比预期更为持久,央行将根据未来数据变化持续评估经济前景。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主席米歇尔·布洛克强调,当前货币政策虽仍具限制性,但央行对未来政策调整持开放态度,未预设既定路线。她表示:“可能不会再降息,也可能还会有一些降息空间。考虑到我们已经实施的降息幅度有限,因此可能也不需要大幅调整。”
由于第三季度核心通胀率已升至3%,触及央行2-3%目标区间的上限,市场对近期降息的预期已大幅减弱。目前市场定价显示,12月降息的可能性仅为10%,甚至有部分投资者认为当前的宽松周期可能已经结束。通胀持续高企导致央行预计,核心通胀率要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回归目标区间,这成为政策制定者对进一步宽松保持谨慎的关键原因。
利率决议公布后,澳元兑美元小幅走软至0.6526,而债券市场反应更为明显,三年期政府债券期货下跌5个基点至96.29,接近五个月低点。
尽管失业率近期升至4.5%,创四年新高,且消费复苏态势不均,但央行对就业前景仍保持相对乐观。布洛克表示,劳动力市场虽有所缓解,但整体仍处于紧张状态,她同时淡化了失业率单月飙升的重要性。
针对央行的政策立场,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萨莉·奥尔德评论称:“澳大利亚央行既未对通胀按下恐慌按钮,也不愿完全忽视近期通胀压力的上升。总体而言,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依然可行,但达成趋势GDP增长、充分就业和核心通胀持续达标所需的时间将比预期更长。”
对于未来利率路径,主要金融机构看法存在分歧。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预计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直至2026年5月进行最后一次降息;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则认为当前宽松周期已经结束;而西太平洋银行则预测明年还将有两次降息。
2.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广泛关注,民调显示公众忧虑与制造业压力并存。
一项最新民调显示,近半数美国人认为美国庞大的贸易逆差已构成经济危机。该民调由美国制造业联盟委托,并于10月中旬由Morning Consult执行。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访者认为巨额贸易逆差属于紧急情况,这一观点跨越了党派界限。同时,40%的受访者认为贸易逆差会削弱美国经济并损害国家安全。
此项民调发布之际,美国最高法院即将审理前总统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全面关税的合法性。特朗普政府曾以美国1.2万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逆差构成“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对多国开征关税,但此前一家下级法院裁定该做法超越法律授权。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预计最高法院将维持现有关税,但也表示,若关税被推翻,政府将转而援引其他法律工具以应对贸易失衡。
与此同时,美国的制造业正承受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低于50的荣枯线,表明行业处于收缩状态。许多制造商直接表达了其困境,有机械制造商指出,试图将特定产品的生产迁回国内的尝试均告失败,因为“我们进口的产品在美国不容易生产”。一些化工产品生产商也表示,不断变化的关税形势导致客户取消或减少订单,业务举步维艰。
此外,贸易摩擦也波及农业领域。有制造商抱怨,贸易战损害了农产品出口,进而影响了农民的财务状况和他们购买新设备的能力。这一点在中美贸易中有所体现,例如亚洲大国在本季承诺购买的大豆数量就低于上一季的水平。
3.美国制造业持续疲软,关税不确定性与政府停摆加剧经济压力。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周三就前总统特朗普实施的进口关税合法性举行辩论。特朗普方面辩称,此举是保护国内制造业的必要措施,但当前数据显示,制造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调查表明,制造业活动持续收缩。10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8.7,已连续多月低于50的荣枯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前瞻性的新订单分项指数虽略有回升,但仍处于49.4的萎缩区间。ISM制造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苏珊·斯宾塞指出,企业对近期需求的担忧远大于乐观情绪,并明确将主要原因归咎于“关税成本和不确定性”。
此外,创纪录的联邦政府停摆使得准确评估经济形势变得困难,并可能通过中断对数百万人的食品援助而削弱消费支出,而消费本是此前经济的主要支撑。
供应链方面也承受着显著压力。ISM供应商交货指数上升,表明交货速度进一步放缓。有运输设备制造商直接表示,美国的贸易政策及中国的对应反制措施,正再度给供应链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工厂投入成本虽增速放缓,但仍在上涨,这印证了关税可能对物价产生一次性推高作用的观点。就业方面,制造业企业继续通过裁员和控制招聘来压缩人力成本。
正如FWDBONDS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普基所言,尽管已达成大量投资协议,但新工厂的建设与就业岗位的实际创造仍需数年时间,工人获得理想岗位尚需等待。
10月5日周三,澳大利亚基本面暂无重要数据公布,市场焦点集中于北京时间晚间21:15、23:00公布的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及ISM服务业PMI指数。
经济资讯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在11月4日的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现金利率在3.6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央行对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持谨慎态度,主要基于以下因素:通胀持续高企、消费者需求强劲以及房地产市场复苏。
通胀压力与政策展望:第三季度核心通胀率飙升至3%,达到央行2-3%目标区间的上限,主要受市场服务和住房成本上升推动。RBA预计核心通胀率可能进一步加速,到2024年底升至3.2%,且回归目标区间的时间将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这一预期显著高于此前预测,导致市场对近期降息的乐观情绪消退。目前,互换交易显示12月降息概率仅为10%,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本轮宽松周期已结束。
经济指标与央行立场:RBA主席米歇尔·布洛克强调,政策制定“没有预设路径”,当前利率水平虽略显紧缩,但不确定性较高。她指出,可能无需进一步降息,但也未完全排除小幅调整的可能性。此外,尽管失业率跃升至4.5%(四年新高),央行认为劳动力市场整体仍紧张,就业增长预计放缓至年率1.1%。同时,家庭消费复苏不均衡,但房价10月创两年多最大涨幅,表明金融环境并未过度收紧。
市场反应与机构预测:利率决议后,澳元小幅贬值至0.6526美元,三年期政府债券期货跌至五个月低点。对于未来路径,主要银行分歧明显: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预计2025年5月前利率不变,随后进行一次降息;联邦银行(CBA)认为宽松周期已终结;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则预测2025年还将降息两次。
政治资讯
11月初,澳大利亚在资本市场改革、媒体内容监管、能源政策及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推出新政策或发出警告,反映出工党政府在应对经济竞争、能源转型与外国干预等方面的政治动向。
资本市场改革倡议:11月4日,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发布报告,呼吁政府及证券交易所放宽对小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治理要求,以扭转公开市场萎缩、增强国际竞争力。ASIC建议将上市公司最低自由流通股比例从20%–25%降至约15%,与英美标准看齐,并支持在招股书中放宽财务预测披露。主席乔·隆哥强调,需改变现行“一刀切”规则,鼓励矿业、生物技术等创新行业上市,同时平衡公募与私募市场发展。
流媒体内容本土化立法:11月4日,艺术部长托尼·伯克与通讯部长阿尼卡·威尔斯宣布,政府将立法要求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Disney+)将总支出的10%或收入的7.5%投入澳大利亚本土内容制作,包括剧集、儿童节目及纪录片。此举旨在保障“本国故事”的传播,填补此前流媒体缺乏本地内容配额的空白,但可能影响与美国贸易关系。
全民太阳能共享计划推进:同日,能源部长克里斯·鲍恩公布“太阳能共享计划”,拟于2026年起在新南威尔士州、南澳大利亚等地区先行实施,每日为所有家庭(含无太阳能板用户)提供至少三小时免费太阳能电力。该政策意在鼓励用电时段转移至午间发电高峰,减轻电网压力、降低全民用电成本,并配合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82%的国家目标。
金融资讯
周二,澳大利亚股市大幅下挫,标普/澳交所200指数下跌0.9%,收于8813.7点,创六周以来新低。市场情绪普遍受抑,主要受到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维持利率不变及其对通胀前景的谨慎表态影响。澳储行在政策会议上一致决定将现金利率维持在3.60%水平,并指出在整体通胀与核心通胀均高于预期的情况下,价格压力可能比预期更为持久。
板块方面,多数行业收跌。矿业股受铁矿石价格下跌拖累表现最差,福特斯克跌2.7%,力拓跌2.6%,必和必拓跌1.9%。公用事业板块重挫2.8%,主因是联邦政府推出的“太阳能共享计划”引发电力零售商盈利担忧,Origin Energy与AGL分别下跌3.8%和3.7%。
此外,电池材料商Novonix因大客户Stellantis终止采购协议而暴跌10.6%。银行股多数走低,仅西太平洋银行逆势收涨1.5%。分析师指出,市场对澳储行偏“鹰派”的政策立场感到不安,认为高通胀可能持续更长时间,进一步削弱了近期降息预期。
地缘战事
11月4日,俄乌冲突与巴以局势均出现重要进展,凸显当前冲突的复杂性与长期化趋势。
俄乌战场:纵深打击与东部激战。乌克兰首次使用无人机成功袭击位于俄罗斯腹地、距边境约1500公里的斯特利塔马克石化厂,导致厂内水处理设施部分坍塌。该袭击属于基辅系统性打击俄能源基础设施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削弱莫斯科的战争后勤能力。俄国防部宣称当日共在七个地区击落85架无人机。
与此同时,双方主力在顿涅茨克州交通枢纽波克罗夫斯克展开激烈争夺。该城被视为俄军攻占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的关键跳板。乌克兰已增派特种部队驰援,而俄罗斯军事博主承认控制区在逐步扩大,但完全占领仍需时日。战况胶着显示,尽管俄方掌握战术主动,但难以实现重大突破。
巴以局势:人质遗体移交与停火脆弱性。根据10月生效的停火协议,哈马斯通过加沙红十字会向以色列移交一具人质遗体,使已归还人质遗体总数达到21具。协议要求哈马斯移交全部20名在世人员及遇难者遗体,以交换近2000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
尽管停火整体得以维持,局部冲突持续不断。加沙卫生部门报告自停火以来已有239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丧生,以色列军方则通报有3名士兵死亡,并打击了数十名接近隔离线的武装分子。这些摩擦反映出该地区局势依然高度紧张,长期停火的基础仍不稳固。
技术谋攻
1.技术总结:
尽管澳大利亚央行在周三的会议上决定维持3.60%的现金利率不变,并对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持审慎态度,但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影响,澳币兑美元汇率在触及日内高点0.6538后仍延续跌势,最低下探至0.6479水平。
澳大利亚央行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指出,当前核心通胀上升、消费者需求保持韧性以及房地产市场呈现复苏态势,是维持利率不变的主要考量。央行表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可能持续存在,但在进一步降息的前景方面未释放明确指引。
由于第三季度通胀数据显著高于预期,市场已基本排除近期降息的可能性。澳大利亚央行最新预测显示,核心通胀率将持续高于2%-3%的目标区间直至2026年年中,这一修正主要基于消费需求和房价回升速度超出预期的情况。在今年的三次降息之后,央行在季度货币政策声明中表示,近期数据表明经济产能低于此前预期,包括更强劲的增长、持续的通胀压力以及依然紧张的劳动力市场。
根据最新预测,澳大利亚央行预计其重点关注的核心通胀指标将从当前的3%加速至年底的3.2%,较此前预期大幅上调。央行现在预计,核心通胀率要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回落至目标区间,且要到2027年底才能达到2.6%的水平。
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也为全球汇市带来不确定性。尽管美联储在10月底决定降息25个基点,但官员们对未来政策路径存在明显分歧。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指出就业与通胀风险双向上升,12月是否进一步降息尚不确定;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强调需在控通胀与保就业之间审慎权衡;而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则对进一步降息表示谨慎,警告通胀已连续四年半高于目标且趋势仍在恶化。
此外,堪萨斯城、达拉斯、克利夫兰等多位联储主席也反对继续放松政策,认为当前金融条件并未对经济形成足够限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内部存在“显著分歧“,并强调12月再次降息“远非确定“。两大主要央行的政策不确定性共同加剧了外汇市场的波动,使得澳币走势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
根据日线级别技术指标分析,澳币兑美元汇率昨日已跌破布林带中轨,进入中轨下方的弱势区间,表明当前市场空头力量已初步占据主导。值得关注的是,布林带整体开口持续收窄,反映市场波动率有所降低,下行动能并未明显增强,暗示汇价可能进入阶段性整理格局。从布林带结构来看,上轨位于0.6590附近,构成短期动态阻力;下轨位于0.6450区域,提供对应动态支撑;而中轨0.6520水平则被视为判断多空力量转换的关键枢轴位。动能指标方面,14日相对强弱指标(RSI)目前已回落至42附近,显示市场动能相对偏弱,汇价仍面临进一步回落风险。但结合布林带收窄的技术信号,下行空间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从日线级别技术结构观察,澳币上周未能有效突破0.6630结构性阻力,在该水平遭遇空头持续卖压后明显回落,完整保持了自年内高点0.6705以来的下降趋势结构,这为进一步看空提供了技术依据。当前下方短期支撑已指向0.6400区域,该水平同时也是年初低点0.5912至高点0.6705的38.2%斐波那契回撤位。若该支撑区域失守,下一目标将指向50%回撤位0.6300区域。
在整体技术格局仍维持偏空的背景下,多头若要扭转当前不利局面,需要重新积聚力量并成功突破0.6630阻力区域上方。只有有效突破该关键阻力,才能为后续进一步上探0.6700甚至更高水平奠定基础。
2.技术指标总结:
3.交易策略解析:
澳币短线关注区间:
0.6520-0.6480
由于美国官方非农就业数据因政府停摆而延迟发布,市场将关注焦点转向即将于今日公布的美国10月ADP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及10月ISM非制造业PMI。这两项数据被视为评估美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业状况的重要替代指标,其结果可能为美联储后续利率决策提供关键依据,亦成为澳币兑美元今日短线走势主要催化剂。
市场普遍预期,10月ADP就业人数将增加3.1万人。若符合预期,这将是在9月录得负3.2万人增长后再次回归正值。不过,即便实现增长,3.1万人的增幅仍显著低于过去12个月8.8万人的平均水平,反映出美国劳动力市场虽有所回暖,但整体放缓的趋势尚未扭转。与此同时,市场预计ISM非制造业PMI将维持在55.2的荣枯线以上。作为衡量美国服务业活动的重要指标,该数据的实际表现将直接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判断。
在缺乏官方就业数据的背景下,ADP报告的影响力被进一步放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市场对ADP数据的解读可能呈现“反向逻辑”:若数据低于预期,或将强化市场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的判断,从而提高对美联储在12月继续降息的预期。理论上,这可能对美元构成压力,并为英镑兑美元提供一定支撑。相反,若数据显著高于预期,反而可能支撑美元,因为这或许意味着美联储将放缓降息步伐,甚至维持当前紧缩政策立场。
与此同时,ISM服务业PMI的就业分项指数也值得密切关注。若该数据同样表现疲弱,可能会与不及预期的ADP数据形成共振,进一步强化市场的降息预期。反之,若服务业数据表现强劲,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ADP数据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英镑兑美元的短期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及其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影响。疲软数据可能通过强化降息预期对美元构成压力,而强劲数据则有望为美元提供支撑。需密切关注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12月利率决策的概率变化,这将成为判断汇率方向的重要参考。
从4小时图技术指标观察,澳币兑美元目前运行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的弱势区间,表明空头力量在短线走势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值得关注的是,布林带整体开口有所收窄,反映市场波动率下降,暗示当前下行动能并未同步增强。布林带上轨位于0.6570附近,构成短线动态阻力;下轨则处于0.6500区域,提供相应动态支撑。动能指标方面,4小时相对强弱指标(RSI)已回落至34,虽未进入超卖区间,但显示市场动能整体偏弱,表明汇价仍存在进一步下行的技术空间。
结合4小时级别价格结构分析,澳币在未能有效突破0.6630关键阻力后,已形成明确的下降趋势形态,短期回调压力持续积累。汇价于昨日有效跌破0.6620支撑区域,该水平已转化为当前短线阻力。若汇价持续运行于该阻力下方,则整体偏空技术形态将得以延续,一旦有效跌破0.6480支撑区域,下一目标将指向0.6440前低区域。
反之,若汇价重新突破0.6520阻力水平,则有望进一步反弹测试0.6560区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能成功站稳0.6560水平上方,将破坏自0.6630以来的下降趋势结构,并为重新上探0.6630关键阻力打开技术空间。
澳币短线走势路径参考:
上升:0.6520-0.6560
下降:0.6480-0.6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