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4日电(记者刘玉龙、翟卓)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字金融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金融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创新驱动”和“数据赋能”。未来要持续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协同。
冯艺东表示,“创新驱动”是数字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数据赋能”强调数据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实现精准洞察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数据要素呈现资产化趋势,数据正成为金融机构挖掘客户画像、优化风控模型的核心资源。”冯艺东说,与此同时,数据治理水平不足、数据权属界定不清晰等问题导致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有待完善。
结合证券经营机构工作实践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冯艺东认为,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需要统筹好“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的关系,要充分平衡好数据的“保护”与“利用”,既要加强安全防范、隐私保护,做好分级管理,也要防止过度保护,避免形成数据孤岛。
冯艺东表示,目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内部的大部分行为数据可在充分脱敏后进行业内共享,要通过数据互联互通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客户、进一步防范风险事件。中泰证券积极参与数据要素生态建设,目前已完成公司敏感数据摸底,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数据安全制度,加速数据资产积累。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对我国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与证券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冯艺东说,中泰证券近3年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在10%以上,技术与业务融合不断迈向新高度。一方面,公司聚焦客户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全面布局前沿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冯艺东表示,为进一步发挥数字金融的赋能作用,金融机构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支撑,推动支付清算、信用评估、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加快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为金融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聚焦“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等重点领域,运用数字技术精准识别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碳交易、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服务门槛,提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可得性。
三是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协同。通过数字金融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化和高效化,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和产业升级。
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