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Ultra登场
国产品牌竞相入局豪华赛道
●●● 缘 起 ●●●
2025年2月27日晚,小米举行双Ultra等系列新品发布会。其中,雷军表示SU7 Ultra和15 Ultra是小米创业15年以来最高端的两款产品。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2月27日晚亦发文称,小米15 Ultra/SU7 Ultra将于2025年3月3日在2025 MWC全球首秀。
背景逻辑
小米“极致探索”
发布2025系列重磅新品
2025年2月27日晚,小米以“极致探索”为主题,在北京召开2025春季发布会,推出涵盖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多领域的重磅新品,全面展示其高端化战略与全场景生态协同能力。雷军表示,“Ultra,就是极致的追求和纯粹的向往。这是小米最近5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小米向超高端进发的开始。这次双Ultra,将会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亦称,小米15Ultra/SU7 Ultra将于3月3日在2025 MWC全球首秀,推动小米高端化战略从中国到全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本次发布会领航的Ultra旗舰之一是小米15 Ultra:具有黑白拼色玻璃纤维机身,全等深微曲屏,搭配可拆卸摄影手柄与滤镜套装;搭载索尼LYT-900一英寸主摄+三星HP9 2亿像素潜望长焦,支持28倍无损变焦及全焦段夜景优化,搭配“徕卡超纯光学系统”,暗光拍摄能力对标专业相机;配置全球首发台积电3nm工艺的骁龙8 Elite处理器,6000mAh金沙江电池+90W快充,支持天通卫星通信及北斗双星系统;售价6499元起,顶配双卫星版7999元,3月3日正式开售。2025年1月,小米手机以16.8%的市场份额紧随第一名华为之后位居中国第二,vivo、OPPO和苹果则分别位居第三、四、五名。
同时,小米发布了智能家居全新三件套:米家中央空调Pro,具备超一级能效、双缸压缩机+五重清洁技术,对标国际品牌大金,以29999元的优惠价抢占高端市场;米家冰箱Pro 508L,具备双系统防串味+法式分区设计,超薄平嵌,机身深度仅60cm,预售价4499元,部分地区享受国补后最低3599.2元抱回家;米家洗烘套装Pro,具备蓝氧洗护色技术+热泵低温烘干功能,首销价6499元,部分地区享受国补后最低5199.2元。
此外,一系列新款消费电子产品也是赚足眼球:Redmi Book Pro 2025,AI算力达96TOPS,售价5699元起,部分地区至高享20%国家补贴后最低4559.2元起;小米Buds 5 Pro耳机,55dB降噪+母带级无损音质,Wi-Fi版低延迟传输,售价1299元起;小米智能音箱 Pro,首款搭载“超级小爱”的智能音箱,支持AI大模型问答,大幅提升智能化体验;米家智能变频除湿机 30L,首款高端、双变频除湿机,全方位改变家用除湿体验。可以看出,小米智能化、高端化与生态协同并进的策略正稳步推进。
国产超跑级电车
重新定义豪车标准
如果说小米15 Ultra的专业级影像性能值得称赞,那么亮相的双Ultra旗舰之一是小米SU7 Ultra则让人惊艳了。从外观颜色来看,小米SU7 Ultra有三大色系五大颜色供选择,分别是经典色系的曜石黑、珍珠白,豪华色系的太空银、鹦鹉绿以及跑车色系的闪电黄。从动力性能来看,被称为“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的SU7 Ultra的动力电池包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高功率电池包,支持最高16C的放电倍率,最大输出功率为1330kW;搭载小米超级三电机系统,标配赛道版散热系统、制动系统以及纽北调校底盘系统,最大马力1548PS,最高时速350km/h,零百加速最快仅1.98s,标准版就能直接上赛道。早在新车上市之前,小米SU7 Ultra便开启了挑战国内赛道的进程,已经成为成都天府国际赛道、湖南株洲赛道、珠海国际赛道、上海国际赛道等赛场的最速四门量产车,其中在上海国际赛道更是超过了原本处于第一名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成为该赛道的最速量产车。
值得关注的是,从智能化与豪华性配置来看,出厂即搭载Xiaomi 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和小米澎湃智能座舱,支持赛道模式与日常通勤,漫游寻位泊车与极窄库位泊车将在3月开启体验;主驾驶座椅配备了主动侧翼支撑和头枕音响,确保驾驶操控乐趣,前排座椅也支持座椅通风等功能,并特地配备座椅按摩功能;内饰的碳纤维材质配置到位,运动型方向盘、副仪表台区域、门板饰条等位置都引入碳纤维,车顶的碳纤维面积高达1.7m²,同时在座椅、仪表台等位置共采用多达5m²的Alcantara材质(具备防滑耐磨特性,比麂皮更耐用,成本也很高);还有一个标配24K金的碳纤维车标,充分见证了小米SU7 Ultra的初衷,即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豪车新标准。
小米的超高端新品策略
能否破局起势
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快速成长,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优势愈发明显,国内一直被传统外资品牌占据的超豪华车市场,开始涌入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新赛道”日渐形成。“各级别电动车销量分化,消费升级的高端化态势明显。B级车和C级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体现高端电动化的优势明显,高端车的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主要体现自主提升的趋势。”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主高端化突破体现乘用车新能源增长带来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1月份2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占比从2022年的22%、2023年的29%、2024年的32%,目前上升到2025年的37%。”据乘联会推算,2025年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25.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13.6%,环比上月-30.3%,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60万,渗透率约48%。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国产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征程将加速推进。
近年来,部分国产品牌在个性化超高端市场发力,包含百万级别的仰望U8、昊铂SSR以及极氪001 FR等。2025年1月9日,据华尔街见闻信息,与小米一城之隔的长城汽车新设 “长城品牌超豪车BG”,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同时担任新品牌的董事长,长城汽车原技术副总裁宋东先任CEO,张晓波任CTO。百万级超豪华市场迎来一位极具竞争力的国产玩家。此时此刻,小米SU7 Ultra以大幅低于预售价30万元的姿态竞争出世(纽北限量版官宣售价81.49万元,纽北挑战完成后上市),可能正展现出雷军所展现的另一种自信,即小米SU7 Ultra研发出来并不是为了“装个面子”,告诉消费者自身在汽车行业的技术功底,而是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高配低价的产品。据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消息,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时,大定已过10000台。
值此小米汽车品牌向上带来的高端化重要节点,我们唯有祝福雷军、祝福小米、祝福国产品牌!
催化引擎
智能驾驶等技术迭代超预期;
市场销售数据超预期;
政策落地超预期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恶化;
智驾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端侧AI发展不及预期;
小米车市场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
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以该等信息取代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本栏目力求信息准确可靠,但对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转自:国金证券第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