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控股(00005)股价创12年新高,除因最新季绩理想,亦关乎该行拟于两年内劲劈最多8%人手,裁员大计令市场颇为受落。毕竟现今大小企业都要利用AI提升效率,炒人往往被投资者视为喜讯。另一边厢,内地护肤品巨擘上美股份(02145)据报亦拟大裁员,包括「法务50%的人要淘汰,只留20%能用AI的人; 客服95%的人要淘汰,只留5%能用AI的人“。讲到底,AI时代「有人欢喜有人愁」,打工仔须检视自己的技能和定位,才可避免沦为牺牲品。
01
汇控4年削减1.5万人
「狮子行」滙控近期走势凌厉,现正挑战90元大关; 由去年8月份60元低位起计,至今涨近50%。「大笨象」突然加速快跑,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固然因为该行最新业绩表现亮丽,去年第四季经调整税前利润达73.2亿美元,按年增长8.1%; 滙控同时宣布提高派息16%,至36美仙。暂时看来,滙控自2021年起推出的连串重组战略,逐渐展现理想成效。
第二个原因关乎中港股市自去年第三季开始回暖,恒生指数由去年8月份低位至今涨近35%。滙控身为蓝筹的重磅股,与这一轮市况上涨互相拉动; 既属受惠者,亦是主要推动力之一。
最后一个与滙控最新公布的裁员大计有关,早自2021年起,该行便持续「手起刀落」,截至去年底全球员工总数为21.1万,按年减少约9500人或4.3%。若与2020年底的22.6万人手比较,滙控在4年间削减了约1.5万人或6.6%员工。
尽管已炒了不少人,但滙控今明两年拟进一步加速裁员,目标是到明年底前把年化营运支出基础压低15亿美元,相当于现有员工薪酬支出约8%,裁员人数则希望「少于8%」。若按上限8%计算,这意味汇率两年内要再炒1.7万人,超过此前4年累计裁员总数(1.5万人);尤其是考虑到该行近年人手已显著紧缩,可说是颇为激进。
与此同时,滙控罕有地向投资者透露长期业绩目标,争取在2025至2027年间,有形股本回报率(RoTE)达到15%,较去年的14.6%有所提升。换言之,该行一方面拟「大炒鱿」,另方面有信心业绩持续改善,鱼与熊掌何以兼得?滙控行政总裁艾桥智提到,将会继续投放资金于AI(人工智能)和Gen AI(生成式人工智能)之研发及应用,务求加速提高生产力。
事实上,滙控近年已在客户服务、贷款审批、市场分析、合规监管、反洗黑钱等多方面引入AI技术,确实有助于提升效率及减省人手。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技术突破浪接浪上演,难怪该行有信心AI在未来几年可发挥更大效力。透过裁员计划、RoTE目标等讯号,这股信心亦传递予投资者,令市场看好滙控在AI浪潮里成为银行业「绩优生」之一。
02
上美股份淘汰95%客服
另一边厢,近日网上疯传一张据报来自上美股份内部微信群组的截图,显示该公司董事长吕义雄向管理层传达裁员命令:「法务50%的人要淘汰,只留20%能用AI的人; 客服95%的人要淘汰,只留5%能用AI的人; 新品创新中心70%的人要淘汰,只留30%能用AI的人及工艺把控的人。」他还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合,「一个团队要做出以前20个团队的活」,以及「关键要训练通过鼠标+语言与AI的对话交流,取消键盘」。
该截图流出后引起议论纷纷,皆因内里提及的裁员力度貌似颇为惊人。上美股份随即作出澄清,并未否认截图的真实性,但指其「断章取义」,只截取了讨论内容之前半部分,未能反映管理层的真相意图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吕义雄在微信朋友圈回应指出,公司不是要大裁员,今年拟增聘800人,总部员工到年底将达2700人,「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减人,让运营更科学化,更有效率。」
另外,有自称为上美股份员工的人在社交媒体「解画」,指老板(吕义雄)旨在强调AI重要性,希望每个员工都学会使用AI来提高效率; 他在群组的发言主要是「给员工制造焦虑」以产生推动力,不代表真的要裁这麽多人。
资料显示,作为国产美妆巨头,上美股份2002年创办于上海,旗下拥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品牌。该公司2022年12月于港股IPO,目前市值约145亿元,截至去年6月底聘有约2150名员工。
姑勿论吕义雄是否真的打算大裁员,观乎其群组发言内容,可见他对AI应用认识不浅。例如他点名的法务、客服等部门,主要涉及文件处理及简单对话,正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其中两个工种。同时,吕义雄要求新品创新中心只留30%能用AI的人及工艺把控的人,意味相关员工要不擅长运用AI,要不精于工艺把控,否则恐难幸免于淘汰,这也值得很多其他行业打工仔参考。此外,他提到要训练员工,使用鼠标+语言与AI交流,取消键盘以提高效率,不排除将成为未来常见的办公室工作形态。
讲到底,AI革命已属「现在进行式」,大小企业都要善用这种科技才可维持竞争力,过程中难免涉及精简人手,裁员消息料将愈来愈多。打工仔必须检视自身技能,例如借鉴吕义雄所讲,一方面学习运用AI,同时加强发展难以被AI取代的小部分独特价值,方可望在这股浪潮成为赢家。
(转自:信报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