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栏目
来源:金十期讯
【20251127】棉花年报:低估值与紧平衡
观点小结
核心观点:中期偏多USDA11月报告抬升外盘增产预期,外盘偏弱,低价刺激美棉签约回升。销售基差偏强,导致套保盘后移05合约,月间正套,但是依然不改变长期紧平衡格局。
月差:中性 月间最终或回归反套格局。
现货:中性 现货交投一般,纺企刚需采购维持,整体基差同比偏高,保持平稳。
进口棉:偏多24/25年度国内进口总量偏低,预计25/26年度该进口政策延续。
进口棉纱:中性随着美金盘价格下跌,进口成本下降,存在即期进口利润。
库存:中性1)纺企原料库存补库、棉纱成品小幅累库;2)织厂原料去库、坯布小幅累库。刚性走货好转。
新年度种植预期:偏空USDA11月报告中,2025/26年度全球棉花平衡表显示,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及库存均有所增长。全球棉花产量预测上调52.3万吨,其中中国、美国、巴西均调增。全球贸易量上调6.5万吨,消费量上调1.1万吨。全球期末库存上调60.7万吨,影响偏空。
全球终端消费:中性偏多美国服装及服装面料批发商库存小幅补库,但零售商去库为主(中性),我国棉纺出口东南亚及欧美日韩份额维持,关税影响较小(偏多)。出口市场拓展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偏多)。
宏观:中性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活动近期几乎陷入停滞,就业市场持续走弱、通胀压力犹存,货币政策面临挑战。不过,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继续回升,叠加缩表暂停,可以缓和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
行情回顾
行情回顾 - 全球棉花增产,美棉震荡偏弱
数据来源:BCO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行情回顾 -郑棉消费超预期,盘面偏强
数据来源:BCO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新年度供应预期
全球- 产量大幅调增,影响偏空
-
11月报告中,2025/26年度全球棉花平衡表显示,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及库存均有所增长。全球棉花产量预测上调52.3万吨,其中中国、美国、巴西均调增。全球贸易量上调6.5万吨,消费量上调1.1万吨。期初库存上调9.2万吨,这主要源于多个国家2024/25年度贸易数据的更新。受上述调整影响,全球期末库存上调60.7万吨,影响偏空。
美国- 得益于单产增加,产量调增
-
美国方面,11月USDA报告中产量上调19.4万吨,出口增加4.3万吨,期末库存相应增加15.2万吨,影响偏空。
-
收获面积及21%的弃耕率并没有变化,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增加,优良率偏高。
美棉出口周报:签约以越南为主
-
截止10月9日当周,2025/26美陆地棉周度签约3.58万吨,环比降12%,较四周平均水平增5%,同比增46%,其中越南签约1.85万吨,中国0.38万吨。
-
2025/26美陆地棉周度装运3.16万吨,环比降21%,较四周平均水平增1%,同比增76%,其中越南装运0.75万吨,印度0.67万吨。
-
周度签约及装运小幅回落,越南仍占据签约半数,中国签约继续回升但总量不多。签约进度落后五年均值,但增速提高。
印度- CAI下调25/26年度消费
-
USDA11月报告,2025/26年度仅期初库存小幅上调0.9万吨,期末库存跟随调整,影响中性。
-
CAI10月发布了25/26年平衡表预测,产量减少的部分通过进口增加补足,但是消费下调,整体期末库存上调,影响偏空。
巴西棉产量调增、出口回升
-
USDA11月月报上调巴西棉25/26年度产量10.8万吨,出口调增4.4万吨,最终期末库存上调6.5万吨,影响中性偏空。
-
9月份原棉出口量为29.39万吨。
国内棉花增产,但年度紧平衡不改
-
USDA11月报告调增新年度产量22万吨(这一调整在预期内)至729万吨,同时进口小幅上调4.4万吨,期末库存整体上调26万吨,整体中性偏空。
-
根据BCO及产区调研情况反馈,产量预计在750万吨左右。消费方面不悲观,最大的变数落在了进口政策(维持低进口是符合预期的)。
国内新年度收购完成
-
在收购风险提前暴露的背景下,国庆节前的下跌充分压制了高价抢收的非理性行为,给到了25/26年度收购偏低的价格,收购风险可控。
-
在收购的过程中,再次确认了种植成本的强支撑,虽然不作为收益的基础,但是成为棉农的心理防线。
-
增产背景下的高基差也提前交易了年度平衡表的紧平衡,格局在当前看与24/25年度极为相似。
关于政策
-
2026/27年度下调内地升贴水政策,主要是挤出因运费下调给出的内地交仓单的套利空间。
-
25/26年度为18600元/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年,下一年度可能会面临政策调整。(增加单产、降地租、转移中亚种植等,寻找新的平衡)更多关注此预期下的种植意向。
出口拉动棉纺消费
出口旺盛,内销走弱明显
-
2024/25棉纺总消费同比增0.6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4.25%,2024/25年度内销明显偏弱,预计同比23/24年度下滑35.7%。
-
我们通过观察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库存情况,可以看到截至2024年12月终端整体大幅累库,2025年中期仅通过降价促销等形式小幅去库。
内销未来存在边际维持或者好转的可能性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下滑 消费者信心不足 储蓄意愿抬升、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滑。
-
但是我们也看到失业率并不高(也可能存在高估),国民储蓄率处于平均水平,存在弹性。
-
对于2026年的内销环境,除非有重大宏观冲击导致边际下滑,继续压缩的空间已经有限,存在边际维持或者好转的可能性。
出口数据强支撑:传统出口国录得累计同比增长
-
2025年我国棉纺制品出口消费数据良好,1-10月累计出口数据同比增加9.53%。
-
细分国家看,美国虽然在当年对我国进行了较高的关税制裁,但是累计出口同比增长0.48%,显著好于预期。中国出口欧盟累计同比增加10.29%;中国出口东盟累计同比增加6.28%;中国出口日韩累计同比增加7.48%。
出口数据强支撑:出口单价下滑+市场多元化逻辑加强
-
在强劲的出口数据背后,我们看到两点变化在加强:单价明显下滑+市场多元化(下沉与拓展)。
-
利润在下滑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也在下滑(电力、供应链等)。
-
多元化的背后,是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必由之路。
短期消费无亮点,但库存结构尚可
10月表需或偏弱
-
按照BCO数据统计,24/25年度表需在853.54万吨。10月表需由于加工数据没有公布,暂时按照50万吨估计,待产量落地后重估。
-
消费的叙事当前看,出口维持强势,内销可能存在小幅边际好转或持平,25/26年度消费暂时放850万吨。
下游负荷:布端开机维持
-
截至11月21日,棉纱厂开机负荷为48%。织厂整体开机率在49.5%,开机维持。
纺织产业链库存:原料阶段性补库,下游库存环节尚可
-
截至11月21日,纺纱厂原料库存为30天,边际补库。成品库存28.4天,小幅累库。织布厂棉纱库存为7天,原料库存偏低,备货积极性不高,织布厂全棉坯布成品库存31.7天,出货品类分化。
轻纺城成交情况
-
轻纺城成交边际抬升,同期偏弱。
-
全棉坯布市场交投延续分化,服装坯布交投整体疲弱,价格弱势主导。佛山地区织厂开机率小幅回落,订单阶段性完结;南通地区生产持续,开机维持平稳。预计后期下游主动减产现象仍将增加,属于主动库存管理,降低风险。
-
目前坯布出货仍分化,服装类均以刚需小单为主,春夏单暂不多,而外销单依旧竞争激烈。家纺类走货持续,织厂库存低位,个别品种排队生产。多数厂商对后市信心整体不足。
棉纱:利润小幅修复
-
终端需求疲软,厂商心态有所转弱,按需采购为主。纯棉纱价格震荡偏弱,市场订单阶段性回落,内地新增订单不足,部分纺企让利出货。新疆市场表现稳健,暂无库存压力。产品方面,普梳纱和气流纺纱普遍走货较缓,精梳高支纱相对订单较好,溯源单整体交投一般。
-
内地纺企理论现金流(不含折旧)260元/吨左右,新疆纺企理论利润(含折旧)660元/吨左右。
东南亚纱线情况
-
开机方面,印度、越南开机平稳,但低于同期;巴基斯坦开机稳定,高于同期。
-
近期在美棉期货下跌、纱价整体持稳背景下,越南纱厂纺纱利润小幅修复,但开机水平仍不高;印度棉价持续回落,纺纱利润恢复至盈亏平衡附近;巴棉价格偏弱,目前纱厂调价频率低,整体以个别品牌阶段性降价接单为主,纺纱利润水平尚可。
数据来源: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进口棉纱:存在即期进口利润
-
进口棉纱较多规格尚维持正向进口利润,尤其印度纱随海外美金价下跌,进口成本进一步压缩,亏损情况改善。但是由于出货时间较长,即期进口利润很难兑现。
-
进口棉纱市场需求不温不火,随规格、品质销售差异大。海外溯源订单局部改善,对中上品质漂白类低支气流纺、赛络纺等有一定需求支撑。
内外价差
-
预计2026年的进口政策为89.4万吨配额内+加贸20-40万吨。如果进口不放开,或者进口不流入市场,对于新年度紧平衡影响不大。
-
海外的消费力依然存在,库存不高,采购具备弹性。
-
在国内紧平衡的背景下,窄幅震荡为主,在国内矛盾显现后内外走反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