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近日发布《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及库存股注销完成的公告》,宣布已完成数量为1,141.75万股股票的回购注销,占本次回购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1.45%,公司股份总数由78,808.25万股变更为77,666.49万股。
这是拉卡拉近一年内第二次实施注销式回购。回溯至2025年1月,拉卡拉就曾公告完成回购注销股票共计1193.75万股,加上此次注销的股票1141.75万股,共注销股票达到2335.5万股,占注销前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92%,对应的股票回购金额达6.58亿元。
11月9日,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拉卡拉的回购注销行为,其背后是多重业务与财务条件的支撑。从财务基础来看,公司依托境内收单、跨境支付等支付主业与技术服务的协同效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为回购资金提供了保障,而这一现金流的稳定性,也与其中小商户服务网络的覆盖深度及交易规模相关。
占比达2.92%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5年以来A股已有约1026家公司实施股票回购注销,总金额约936亿元,整体注销股份占总股本平均比例约为0.54%。
拉卡拉两次注销股票的总股本占比达到2.92%,对应的股票回购金额达6.58亿元,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
除回购注销外,拉卡拉的分红表现同样值得注意。2019年度、2020年度、2023年度、2024年中期、2024年度以及2025年中期,拉卡拉分别现金分红8.00亿元、7.80亿元、4.00亿元、3.20亿元、1.58亿元、1.58亿元,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约26.16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在持续现金分红的同时仍能拿出大额资金推进回购注销,这样的企业并不多见,而这一系列操作也直接增厚了公司每股收益。
王鹏表示,在支付行业竞争加剧、头部机构估值分化的背景下,拉卡拉的回购注销首先对市场预期形成了一定支撑,传递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判断,这种信号释放与业务基本面共同构成了市场对其价值评估的参考。
从市场影响来看,“注销式”回购可直接减少流通股份数量,形成“免税分红”效应,既有助于提升每股收益与分红比率、为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也能改善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核心财务指标,同时优化股本结构、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为公司长期稳定经营筑牢基础。
当前,行业估值逻辑从规模导向转向盈利导向,分红与回购的组合策略有助于吸引长期资本关注,形成业务发展与资本回报的互动关系。但能否持续形成良性循环,仍取决于后续业绩稳定性与回报政策的连贯性。
王鹏指出,在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拓展等新背景下,这一实践或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演进产生影响,推动支付行业逐步进入以价值竞争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对中小机构形成了一定倒逼,促使其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进而推动行业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但最终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式的可复制性存在明确边界,需建立在稳定的盈利能力、清晰的战略规划及透明的公司治理之上,同时需有效规避短期炒作、利益输送、业务转型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支付+SaaS”转型提速
业务层面,拉卡拉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0.68亿元,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公司境内综合收单及跨境支付交易总额达2.99万亿元;跨境支付金额为602亿元,同比增长77.56%,保持增长态势。拉卡拉推进“支付+SaaS”转型,三季度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75%。
今年以来,拉卡拉持续推行数字化战略,在支付主业的基础上,加码布局“支付+SaaS”,加速AI与业务融合,从“交易通道”向“商户经营伙伴”转型。
随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商户需求已跳出单一收款服务,库存管理、会员运营、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的需求快速上升,倒逼支付行业升级模式。AI与SaaS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关键支撑,推动平台从提供基础工具转向全场景赋能,覆盖智能点单、精准营销、经营分析等多个环节,既帮助商户提升运营效率,也助力行业改善毛利率水平。
跨境业务同样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相关平台依托既有的跨境支付基础,将SaaS服务延伸至出海商户,通过提供多币种结算、本地化合规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匹配企业出海后的数字化经营需求,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当前国内支付市场双寡头格局长期稳固,中小机构纷纷将跨境支付、产业数字化作为业务增量突破口。政策层面的持续利好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央行等部门推出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方案,CIPS系统不断升级,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稳步推进,多重政策红利共同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对于未来发展,拉卡拉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快推进数字支付、产业数字化及国际化布局,持续提升经营韧性与盈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