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破发!中国车企最大IPO,超133倍认购!技术新突破,基因编辑概念股出炉

小小MT4 来源:证券时报网 °C 栏目:MT4下载

基因编辑技术迎来新突破。

11月5日早盘,A股主要股指低开后回升,沪指、创业板指收盘前翻红,分别上涨0.05%、0.17%,深证成指微跌0.15%。市场成交额1.1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早盘缩量超800亿元。

板块上来看,海南自贸港、特高压充电桩等概念走强,超16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行业。稀土光模块半导体等概念跌幅居前。

赛力斯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11月5日,赛力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首家“A+H股”豪华新能源车企。上市首日,赛力斯则出现破发,盘中最低报118港元,较131.5港元的发行价跌近10%,截至午间收盘,跌幅仍近3%。赛力斯A股同样走低,午间收盘跌超4%。

据悉,赛力斯本次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

赛力斯本次香港上市全球发售1.086亿股H股,公开发售占10%,自10月27日启动港股招股以来,投资者认购热度持续高涨,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倍,融资认购超1700亿港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有83只新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收盘价统计,有17股上市首日即破发,破发率20%;以盘中最低价统计,则有30只个股在上市首日盘中出现过破发,破发率36.59%。

不过,港股年内新股整体表现较好,其中13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涨幅达到330%,西普尼银诺医药-B首日涨幅均超过200%。

美国启动人体移植基因编辑猪肾规模化临床试验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联合治疗公司日前表示,该公司在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完成了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至人体的首例临床试验手术,标志着这一手术的规模化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是继此前多项“同情用药”个案移植手术后,首项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人体移植基因编辑猪肾规模化临床试验,旨在系统评估基因编辑猪肾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今年以来,世界基因编辑技术持续取得突破。今年8月,中国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今年9月,日本研究团队发表论文表示,借助基因编辑技术为唐氏综合征治疗提供新思路。此外,在育种、遗传疾病治疗、糖尿病治疗等方面基因编辑技术均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基因编辑是一种利用分子工具,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技术。该技术能够精准地实现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敲入或替换。

近年来,我国多地推出政策促进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上海、合肥、深圳等地在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中均提到,围绕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开展前瞻布局。

华安证券认为,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极大降低了基因改造的技术门槛,随着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合成生物学不仅降低了药物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能,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基因编辑技术

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中有基因编辑技术储备的上市公司共22家,11月5日早盘多数下跌,仅7股实现上涨,乐普医疗钱江生化信立泰涨幅居前,分别为3.24%、1.99%、1.41%。

三季报显示,基因编辑概念股中,双鹭药业南模生物昭衍新药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8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喜比例为五成。

双鹭药业在扭亏股中盈利最高,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参股的ATGC公司拥有基因编辑和其它与转基因兔生产相关的系列技术,系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完成转基因兔的治疗性抗体开发平台。

蒙草生态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8.73%。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依托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突破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关键基因挖掘、高效基因编辑与遗传转化体系等技术瓶颈,形成优质草种选育技术体系。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8只基因编辑概念股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关注,稳健医疗华熙生物科前生物机构评级家数居前,分别为23家、15家、13家。

稳健医疗公告显示,子公司全棉时代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棉花研究院,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海陆融杂交技术等进行全棉时代1号及水刺专用高衣分棉种的培育、扩繁。借助基因编辑等棉花育种技术,从棉种入手对棉花进行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