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转型的下一站?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MT4下载

  文章来源:用益研究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信托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实现产融协同的重要方式之一,布局供应链金融,与宏观政策和监管方向相契合,同时也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理性选择。近期,多家信托公司布局供应链金融业务。

  英大信托以数智转型为突破口,将技术创新融入能源供应链金融全链条。依托国家电网覆盖全国的产业链资源,英大信托通过“电e金服”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上半年规模突破80亿元,同比实现高速增长。该平台整合了电费收缴、物资采购等场景,将母公司的产业数据转化为金融风控能力,获评“供应链金融产业数智化领军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英大信托聚焦抽水蓄能、储能等国家战略项目,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其案例成功入选“2025金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实践案例”。

  中诚信托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成功发起设立“2025年中诚信托九州通1号服务信托”,致力于为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信托项目以九州通持有的存量优质应收账款资产为核心,通过创新的业务架构和管理模式,精准对接金融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打造高效、灵活的供应链资金循环平台,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管理水平,为九州通数字化转型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昆仑信托近期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动作频频,连续推出创新模式引发业界关注,其作为中石油旗下专业金融机构,正以一系列实质性突破深耕能源产业链金融服务。8月6日,昆仑信托成功落地“昆仑资管数控链融1号”项目。该项目直击供应链金融中仓单确权与货物动态管控的长期难点,创新性采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数字仓单质押作为核心增信措施。通过“仓储区物联网监控+信息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对监管标的物的穿透式管理,显著提升贷后管理的时效性与可靠性,为能源化工产业链企业提供了基于真实贸易的高效融资新路径。

  2025年10月29日,在天津东丽区的一个普通的生产车间,中海信托党委委员、副总裁祁超与天津某从事海洋高科技设备生产的中小企业负责人签署了中海信托点金1号担保品服务信托协议。这一信托定向为知识产权人对外融资提供增信,成功为其降低融资成本达20%。中海信托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众多中小微企业一方面苦于企业规模小、资本弱,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又拥有在其细分领域颇具价值的各类小微知识产权等待及时盘活。为此,中海信托经过反复研究对比,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确定了以担保品服务信托这一新型信托业务模式,充分帮助中小微企业盘活其知识产权成果,降低融资成本。

  信托公司如何做供应链金融?

  信托公司是作为唯一可横跨投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投行三大领域金融机构,其从服务实体、回归业务本源、实现信托业务转型角度看推动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落地、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信托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本质上都是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及资源构建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单一产品构成的微型生态、综合服务构成的中型生态及依托金融科技构建的大型产业金融生态。

  在生态构建上,信托公司依据其不同的资源禀赋,提供各种类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供应链金融的微、中、大三种生态,但这种生态对于不同信托公司

  角度上有差异、路径上有特色,但阶段上无先后。

图: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生态三角模型

  一是,由单一产品构成的微型生态:以具体、单一产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其实质是通过交易结构搭建供应链金融微型生态。多数信托公司围绕通过设立信托计划为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包括供应链金融融资在内的服务。最常见的便是,在非标市场上设立资金信托方式提供融资或在标准化市场发行ABS、ABN或ABCP。其中,由于ABS/ABN标准化程度高,而成为多数信托开展业务的首选方向。

  二是,提供综合服务的中型生态:以核心企业维度,提供全流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其实质是通过综合服务搭建供应链金融中型生态。

  三是,使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的综合生态:依托核心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动态把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建立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更加稳定紧密的关系,为产业链提供结算、融资和财务管理等系统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其实质是通过金融科技搭建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生态。

  在产品选择上,围绕核心企业,结合不同业务场景,信托公司可聚焦核心企业上游或下游,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基于存货、应收账款、票据的金融产品或信托服务。如针对上游的订单融资、反向保理转让/质押融资、到货融资;针对部分下游的经销商融资、到货融资等。

  在风险管理上,强烈建议信托公司谨慎开展脱离核心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场景的应收账款融资产品,聚焦于真实贸易背景,通过对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商流”的刻画还原,做真正的供应链金融,而非以“供应链之名行简单贷款之实”。同时,脱离核心企业或脱离核心企业产业链(或供应链)场景的应收账款融资产品对基础贸易真实性难以核查,发生风险的概率较高。如此前某信托公司涉及的天津华航供应链虚假应收账款案、多家信托公司涉及闽兴医药虚构应收账款案等。

  提升四大能力,开拓供应链金融新蓝海

  供应链金融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托公司发力供应链金融,应以信托自身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信息科技为创新源泉,强化以下四种能力,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专业能力

  信托公司长期以来较为擅长房地产融资和基础设施投融资,对于这些行业的专业服务水平较高,但在其他产业领域,则专业服务水平不足。这主要体现为缺乏其他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对于其他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和有效把控;缺乏对于特定行业领域的长期深耕,无法有效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没有较为明确的特定行业定位和深入布局,缺乏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战略定力。对此,信托公司必须提升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水平。一是应明确所要聚焦的行业领域。汽车、医药等很多行业,都适合开展供应链金融,信托公司需要从中确立行业方向,建立针对特定行业方向的展业策略、产品方案和客户群体,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求。二是培养专业人才。信托公司需要根据所要布局的专业领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研发,以深刻洞悉行业发展规律,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研判。三是可以根据展业情况,适当加强组织变革,以设立事业部、专业团队等形式,形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专业条线发展。

  (二)强化资产端有效匹配的能力

  信托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为个人资金和机构资金,市场化定价水平较高,整体融资成本较高,一般会超过10%。而实体企业的回报率并不高,尤其在一些传统产业市场,企业竞争激烈,回报率趋于下降,无法负担现有供应链金融成本。因此,信托公司需要有效匹配资产端和资金端,努力帮助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引进担保等方式,降低业务风险水平,促进融资定价下降;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也可以加强与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对接,降低资金成本。此外,信托公司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帮助企业实现直接融资,进一步获取低成本资金。

  (三)强化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目前,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仍不高,缺乏针对客户的精准化风险评估工具和手段,也没有建立起供应链金融的专业风控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控能力。一是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定行业客户准入要求,确定企业客户风险评判标准,明确投后管理要求,推出更加精准的风险管控举措。二是需要建立专业的审批条线,区别于房地产、政信业务,建立更加专业的风控体系。三是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线上化、流程化、规范化,加强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信息化水平,更加及时地监测企业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四)强化供应链业务创新发展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正在不断升级和迭代,而信托公司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创新力度显然不足。信托公司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相对滞后。例如,缺乏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供应链信息的机制,无法利用大数据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缺乏针对不同产业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难以有效解决不同产业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痛点。针对这些问题,信托公司应该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创新优势,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能力。一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供应链信息,防止伪造交易;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信息,为客户画像,更加精确地进行防线评估。二是丰富供应链金融形式,充分利用股、债等形式,满足其融资需求。三是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线上模式。例如,通过APP等线上形式提供业务申请入口,便利业务开展。四是加强产业内的生态圈建设,增强获客能力。例如,与垂直电商平台合作,或者与各类行业协会合作;也可通过与行业核心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高客户接触面,增强客户资源基础。

  来源:供 应 链 行 业 观 察、大 资 管 观 察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