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市会
酒店商家携资带人入组,却毫无定价自主权,在“霸主”平台的流量、排名中迷失,沦为“被压榨的奴隶”。
作者 | 资市分子
天下酒店苦携程久矣。
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
一个月前(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约谈了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等5家涉旅平台企业。
连番遭监管约谈背后,是商家对携程平台“霸权”的愤怒。
据交银国际测算,叠加同程的13%市场份额,携程系的市场占有率将逼近70%。远超50%市占率。
多年来,凭借在国内酒旅(OTA)市场的垄断性地位,携程持续利用调价助手等技术手段及相关霸王条款“压榨”酒旅商家,商家们“敢怒不敢言”。
01
邪门武器“调价助手”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指出,携程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并要求携程针对“强制开通、无法退出”等问题进行彻底整改,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优化等整改任务,并建立健全长效合规机制。
贵州省市场督管局则针对携程等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问题进行了通报,禁止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两次约谈均提到,携程剥夺经营者自主定价权。携程剥夺定价权的主要工具,即被商家投诉无数的“调价助手”。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还直指携程多方面侵害消费者权益。
“调价助手”内置在携程平台商家版后台,是携程为商家打造的一款智能定价工具,依托算法的实时分析能力,定期扫描其他平台同款酒店产品价格,提供竞品价格参考、市场需求预判。
一旦发现某个酒店定价比其他平台高,调价助手会立即通过系统自动调低酒店底价,或是给酒店产品参加促销活动。
实操中,调价助手成为携程与美团等平台竞争的“利器”。在携程平台上的酒店商家发现,携程无视其意愿,胡乱调低价格,让商家们越卖越赔。
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显示,从2022年11月10日到2025年9月22日,近三年时间,涉及调价助手的投诉有369条。
一家于2024年7月开始在携程挂卖的酒店商家称,其最初也进入美团、抖音,各个平台的价格保持一致。
但是,到2025年2月底的半年多时间,在商家不知情的情况下,携程多次自动下调房型价格,导致商家卖出的房间多是赔本的。“用第三方的利益恶意与其他平台竞争,剥夺了我的自主定价权,并给我带来了实际损失约一万元。”该商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称。
另一家从2024年9月开始进入携程的民宿商家也遭遇类似情况。“老是偷偷修改调低我的价格,强迫我比美团酒店低几十元才肯罢休,这种恶意竞争损害商家的霸王条款无法无天。”该商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
“携程乱改商家销售价格,要求商家保持比第三方平台低,商家不同意就给商家修改为不可预定状态。”一位携程商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无奈地说。
湖州市长兴县的一家电竞宾馆商家则因为不同意携程强行压低价格遭下架店铺。
众所周知,酒店的线上售价与到手价格并不一致,因为中间有平台抽佣、投流及促销等其他成本。
对商家来说,酒店在每个平台价格不一致很正常,商家会根据客流情况,平台扶持政策及抽佣比例等理性选择,这是他们的自主定价权。
对消费者来说,他们选择哪个平台订酒店,会根据各个平台的服务、价格等综合判定,这是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但对平台来说,其实每个平台的佣金率是不一样的,如果携程的抽佣更高,还要求酒店显示价格不能高于其他平台,甚至是低于其他平台,其实就是利用平台的市场支配地位,强制低价采购。
这或许已经涉嫌违法《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明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拒绝、限制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也有携程合作商家直接投诉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政策。该商家指出,携程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通过“低价对标”“调价助手”等工具,强制要求商家在携程平台的价格不得高于其他渠道(包括酒店官网、线下前台等)。若商家不配合,便以“价格倒挂”为由扣减诚信分、限制流量甚至下架房源,变相逼迫商家接受其垄断定价策略。
酒店的定价是综合了能耗、租金、人工、渠道推广等成本之后得出的相对合理的价格,携程随意更改或已涉嫌侵犯了酒店的自主定价权。
《价格法》规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除适用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外,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制定,经营者定价需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定价基本依据为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调低价格后,是能卖掉房,但卖一间亏一间。”有酒店商家无奈称。
02
打造垄断地位
携程所依仗的,是其在国内酒旅市场扎根近26年所拥有的绝对垄断地位。
1999年,梁建章、季琦、沈南鹏与范敏合资200万元成立携程。2003年,携程登陆美股纳斯达克上市,并在2021年回归港股上市。
期间,携程通过投资、并购与合纵连横,构筑起一个覆盖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产品和商旅管理等全产业链业务的平台帝国。
在最主要的住宿市场,携程已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2014年4月,携程以2亿美金现金投资同程,打破同程、艺龙的联盟,同程为此向艺龙赔偿3000万元。携程借此稳住行业老大地位,2015年5月又以4亿美元收购艺龙37.6%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携程以私募和私人交易方式,参与途牛IPO募资,投资5000万美元,获得途牛约4%的股权。
2015年10月26日,携程和去哪儿宣布合并,携程获得去哪儿45%的投票权,去哪儿网的背后大股东百度则获得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总投票权。
在酒店业务相关板块,携程曾在2014年以2.4亿元收购酒店顾客点评的数据服务提供商众荟信息。此外,携程还持有途家、汉庭、首旅酒店等多个酒店品牌的股份。
至此,携程、同程、艺龙、去哪儿、智行、途牛等成为“一家人”。根据艾瑞数据,到2016年,携程及去哪儿、同程、艺龙等合计占有中国在线住宿市场近80%份额,远超美团(16.2%)。
据交银国际测算,2024年以GMV(商品交易总额)计,携程在酒旅市场的GMV市占率达56%,远超美团(13%)、飞猪(8%)和抖音(3%)。若叠加同程的13%市场份额,“携程系”几乎占据OTA市场70%的市场份额。
目前,携程业务覆盖全球超200个国家的120万家国际酒店资源,拥有国内600多个城市的75万家酒店资源。
据QuestMobile数据,2025年5月,携程、去哪儿APP在国内旅游服务行业自有流量,占据前两位。
这种压倒性的市场支配地位,赋予携程强大的话语权与掌控力。
酒店是携程主要盈利来源,主要通过为合作酒店提供在线预订服务收取佣金。在交银国际看来,携程高毛利率主要来源于“低成本、高抽成”的策略。
“携程对酒店的佣金率普遍较高,一般在10%~20%之间,部分酒店叠加活动甚至超过30%。这种高佣金模式使得酒店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交银国际指出。
除了调价助手这一技术手段,携程还有很多收费措施。
有商家称,一旦在携程上停止充值烧流量,订单量就会下滑。
根据规定,成为携程的金牌、特牌后,酒店不仅要满足变相“二选一”要求,还要支付更高的佣金。目前携程佣金率普遍为12%-20%,特牌商家15%-20%,部分稀缺资源达30%。挂牌酒店的展示先后顺序为特牌>金牌>无牌。
挂牌并不意味着有流量。目前携程挂牌商户很多,只挂牌不靠前展示没有用,消费者在搜索酒店时最多翻两三页。
有酒店商家诉苦称,携程要求要成为金牌商家,价格必须低于美团5%,这让其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但酒店按要求在系统上履约后居然出现了千人千价的诡异情况,即携程自己设置的价格调整机制导致不同用户看到的价格不一样。
为了获得更好排名,商家不得不在携程上充值,购买“金字塔”和“云梯”两个推流产品。
“金字塔”是点击付费,只要消费者点击进酒店详情页,携程就扣点;“云梯”则是提佣工具,提佣比例商家可以在后台进行调整,目前想要在云梯上有效果,至少要提5%-10%的佣金。
携程还有“竞争圈”、“首页搜索”等推流产品。
比如,通过“竞争圈”,A酒店向携程付费,把B酒店标记为“竞争圈”酒店,那么所有B酒店的潜在客源,浏览B酒店之后再下翻酒店时,A酒店就会自动跳出。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CEO毛啸日前表示,现在加盟商已经体会到了,如果长期绑定这些大平台,会像很多餐饮商家一样,越来越被动。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以“携程”为搜索词的投诉超14万条,包括乱扣费、收费不合理、收取高额手续费等问题。
央视网曾评价,携程这是“携流量以令商家”,用商家的利润给自己立“低价大方”的人设。
03
“疯狂抽血”
通过对商家的“压榨”,携程近年来业绩持续攀升,盈利能力令人咂舌。
2023年,公司很快恢复正常经营,当年实现营收445亿元,同比增长122%;归属净利润99亿元,同比涨超6倍,一年把前三年亏损全赚回来。
2024年,携程全年营收533亿元,同比增近20%,创上市以来新高;净利润170.67亿元,同比增超72%。
2025年上半年,携程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21%;运营利润76.6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91.94亿元,同比增长17%;相当于上半年每天净挣5054万元。其中住宿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1.87%。
携程的毛利率长期稳定在80%左右。2022、2023、2024年分别是77%、82%和81%。2025年第二季度,携程毛利率稳定在81%,同期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的毛利率分别是45%、57%、45%、15.89%。
2019年,携程总营收357亿元,净利润65亿元,平均每天净挣1780万元,如今的赚钱能力是疫情前的2.8倍。
(图片来源:Wind,资市会截图)携程赚得“盆满钵满”,合作商家却越卖越亏。
8月8日,北京统计局发布2025年1-6月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显示,北京该领域共有5135家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737.75亿元,同比下降3.7%;利润总额2.47亿元,同比骤降67%。分行业看,住宿业1613家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降幅达92.9%。
(图片来源:北京统计局,资市会截图)携程一天的净利润接近北京整个住宿业上半年的总利润。
另据文旅部数据,近两年一共倒闭了3万家酒店,其中单体占比达95%以上。2024年全国平均房价同比下降6%,其中经济型下降2.1%,中端型下降5%。
平台费用越来越高、好评成本越来越高,还有“调价助手”随时压价——酒店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很多酒店不得不剑走偏锋,通过降低人房比、雇佣兼职、缩减物料损耗等降本增效。结果是消费者体验的下降。
9月20日,有住客发帖质疑,江苏常州一家万豪酒店提供的白色拖鞋被重复使用。9月21日,涉事酒店称,出于环保考虑,拖鞋经消毒清洗后会循环使用2-3次。
面对监管压力与行业危机双重夹击,携程也作出姿态性调整。9月11日,携程副总裁肖媛宣布推出两项“反内卷”举措:重构酒店点评体系,解绑“分数与流量”、优化推荐逻辑,摆脱“低价低质”陷阱。
细看这一表态,携程固有的“流量霸权”“平台霸权”思维并未真正改变。
霸主平台才是酒店内卷的始作俑者。垄断平台只有收缩自己的边界,回到中介的角色,不要当裁判来赚钱,酒店的才能回到良性竞争的轨道上来,致力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而不是沦为被平台“压榨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