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靠“算法”,抖音调整内容分发机制

小小MT4 来源:界面新闻 °C 栏目:MT4下载

界面新闻记者 | 肖芳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稳定的流量对创作者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的粉丝花更多时间看你的内容,就意味着他成为其他人粉丝的可能性就会变小,也意味着所有人获得新粉丝的可能性在变小。”

抖音生态策略负责人贾贝贝在抖音2025创作者大会的演讲中指出抖音内容生态新老创作者诉求的差异。他表示,稳定的流量对头部创作者非常友好,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新作者的成长速度在变缓。

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内容平台走向成熟之后都要面临的问题。

多个MCN机构负责人和创作者都向界面新闻表达在算法推荐机制下的内容生产焦虑:用户受到的刺激越来越多,创作者制造爆款越来越难。

当平台流量增速放缓之后,如何平衡不同创作者的诉求变得更为重要。抖音探索内容分发机制的优化,建立在如何更为客观定义优质内容的基础之上。

一家内容平台的前运营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平台对优质内容的定义最早由编辑决定,符合编辑审美的内容才能被推荐。这种模式一方面导致只有非常少的内容被用户看见,同时也导致大量用户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算法推荐打破了编辑推荐的弊端。但上述负责人表示,算法并不能真正理解何为优质内容,而是依靠点赞、转发、完播率等数据判断一条短视频内容的受欢迎程度。

在寻求重新定义优质内容的过程中,抖音运营团队综合考虑了此前两种定义模式,并给出了新的解法。在抖音2025创作者大会,贾贝贝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让懂行的用户觉得好的内容,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帮助平台筛选优质内容。

这种模式加入了专业人员的判断,但又不仅仅是少数几个编辑的判断。以物理科普内容为例,这是一个较为小众且专业的领域,在编辑推荐和算法推荐模式下,优质内容都很难被筛选出来,但懂行的用户可以有较为明确的判断,这些用户在此基础上还可能会作出点赞、评论、收藏等一系列反应,抖音平台就基于懂行的用户的这些行为来判断优质内容。

贾贝贝透露,抖音每天有近1亿用户在各自懂行的领域,用行为来帮助平台理解优质内容。抖音除了识别优质内容之外,也对基础的推荐机制进行了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质内容和优质内容的比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抖音通过数据来证明其在优质内容筛选和分发上获得了成效。抖音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优质内容播放量、播放时长同比提升了160%、220%,优质内容的播放时长为普通内容的17倍;游戏、二次元、人文社科等17个垂类优质内容播放时长同比翻番。今年,抖音创作者流量的稳定性相比去年涨了15.9%。

此外,为了帮助帮创作者创作出优质内容,抖音的运营还会从创作者的内容生产、选题阶段提供支持。

在垂直内容领域,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平台帮助越来越多创作者对接访谈、拍摄资源。抖音阶梯计划负责人曹锐表示,他和团队经过一年时间调研发现,创作者的作品虽然各有各的精彩,但内容通常都具备行业首创、选题稀缺、表达突破等特点,而创作者们也面临着缺少稀缺资源等方面的挑战。

去年,抖音运营团队尝试帮助十几位科普创作者争取到了首次实地探访和拍摄中国天眼的机会,还撮合两位科普创作者参与了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并让创作者和《算法设计》一书作者乔恩·克莱因伯格、机器学习之父迈克尔·欧文·乔丹进行了对谈。

曹锐透露,今年平台希望把这套机制和链路沉淀下来,规模化帮助到更多的创作者。

从抖音2025创作者大会上公布的一系列信息和政策来看,抖音向创作者传递创作红利依旧的信号。平台想要通过运营、算法、产品等方面的努力,让创作者依然能够享受到增长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