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基金: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 公募基金服务科技金融大有可为

小小MT4 来源:新浪基金 °C 栏目:MT4下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通过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强化对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持续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项目的政策倾斜力度,已初步建立起全方位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作为受严格监管的资产管理机构,英大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将社会资本通过公募产品转化为产业资本,投向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提升价值发现能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公募基金是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长期重要资金来源。今年1月22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财政部、人社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1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又进一步在“提升实际投资比例”方面,公布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英大基金通过专业投研人员前瞻性发现投资价值,配置科创领域企业发行的股票或债券,引导社会资本多维度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推动优秀科创企业价值发现,树立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明导向。

  (二)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更好服务科创领域普惠投资需求

  公募产品每日公布净值、每季度披露资产组合,申赎灵活、运作规范、结算透明、风控严格,投资者如不满意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可随时赎回(非持有期产品),是最具备“用脚投票”自由的“普惠”金融工具。经过27年的发展,目前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已突破35万亿元。普通投资者直接投资科创企业投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例如科创板股票交易需要满足至少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及开通账户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等条件。公募基金门槛低、受众广,为普通投资者参与科创领域投资、享受优质科创企业发展红利提供载体,既服务国计又服务民生。英大基金将持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通过开发科创主题主动型权益基金、指数产品,引导资金流向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领域,推动形成科技与资本相互融合的新质生态圈。

  (三)提升长期投资能力,更好推动上市公司治理能力改善

  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英大基金作为专业“买方”,通过行使上市公司投票权等股东权利就相关议题积极开展尽责管理,通过与企业深入调研访谈和双向沟通,推动上市公司治理能力有效改善,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风险管理、营运策略、当前资本配置以及未来资本投向等机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基本盘,完美契合“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监管导向。随着基金费率改革等直接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有序落地,英大基金将通过引长钱、聚活水,推动资本市场构建“长钱长投”生态,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