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速读-泰金新能(控股股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来源:数据GO)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

三、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2022-2024 年度)

四、本次发行相关机构

五、募集资金运用

六、风险因素

(一)与行业相关的风险

1.下游铜箔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2024 年锂电铜箔行业进入调整期,铜箔企业扩产放缓,公司电解成套装备新签订单及发货金额下降;若新能源汽车、储能或 AI、高速通信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将导致公司订单、验收延迟,影响业绩。

2.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 82% 以上电解成套装备及铜箔钛阳极收入来自锂电铜箔领域,若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波动,锂电铜箔需求下滑且电子电路铜箔无法支撑,将影响公司订单。

3.宏观经济波动及产业政策变化风险:若宏观经济增速下滑,5G、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量不足,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将导致铜箔厂商产能利用率下降,减少对公司设备需求。

4.电池技术发展引发的需求风险:若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电池实现商业化量产,可能替代锂电池,降低对锂电铜箔及电解成套装备需求。

5.产品验收周期较长风险:电解成套装备需结合客户项目建设进度,验收周期通常 7-12 个月,2024 年部分项目超 1 年,若验收延迟将导致业绩波动。

6.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钛材、铜材、贵金属铱 / 钌 / 铂)占成本比例高,价格受宏观经济、供需影响波动,若无法转移成本或管控存货,将影响盈利。

7.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内电解成套装备市场集中度较高(公司、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洪田科技为主),若新厂商进入或现有竞争对手份额提升,将加剧竞争。

8.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 达产后每年新增折旧摊销 1,599.30 万元(税前),若项目进度、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将影响收益。

(二)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1.验收周期长及高负债、高存货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合同负债 15.70-23.83 亿元、存货 16.84-26.67 亿元,资产负债率 84.86%-92.04%;若客户项目延缓、验收不及时,或融资受阻,将导致资金链压力。

2.研发失败或技术未产业化风险:高端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1.5-4.5μm)、4μm 以下锂电铜箔装备研发难度高;金属玻璃封接材料与国外存在差距,若研发不及预期或无法产业化,将影响收益。

3.业务拓展失败风险:公司拓展 PET 复合铜箔装备、光伏镀铜装备、电解水制氢装备等,若客户验证未通过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研发投入无法收回。

4.海外业务拓展风险:海外市场面临政治、汇率、贸易政策变动风险,若日韩铜箔企业海外建厂不及预期或进口国政策限制,将影响海外业务。

5.财务风险: - 流动性风险:2024 年末有息债务 4.84 亿元、应收账款 6.81 亿元,若融资不畅或回款延迟,可能出现流动性问题; -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 2.96-6.50 亿元,若客户资金紧张,可能导致坏账; - 存货减值风险:2024 年末存货 21.27 亿元,发出商品占比 77.85%,若客户项目放缓,可能减值; - 偿债能力风险:2024 年末流动比率 1.07、速动比率 0.39,低于同行,若经营波动,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 毛利率下降风险:若辅助配套设备销售占比上升且无法提升附加值,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6.内部控制及管理风险: - 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若关联交易、重大事项审批不规范,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影响经营; - 经营规模扩大管理风险:若募投项目实施后管理能力未提升,将制约发展; - 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露风险:行业人才竞争激烈,若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技术泄露,将影响竞争力。

7.合规风险: - 业务资质风险:若未取得或续期《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排污许可证》等,将影响生产; - 社保公积金缴纳风险:报告期内存在未及时缴纳情形,若被要求补缴,可能影响利润; - 租赁房屋风险:租赁厂房占比 55.37%,若租赁关系变动,需搬迁并承担成本。

8.产品质量控制风险:下游对铜箔装备、玻璃封接制品质量要求高,若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验收失败或赔偿,将影响声誉及业绩。

9.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若安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或环保政策趋严导致治理成本上升,将影响生产。

10.募投项目用地风险:部分募投项目用地尚未取得,若用地延迟或无法落实,将导致项目延期。

(三)其他风险

1.发行失败风险:若投资者认可度不足,导致认购不足或未达上市市值要求,可能发行失败。

2.预测性陈述不确定性风险:招股书中行业需求、发展规划等预测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承诺。

七、发行人的股权结构

(一)发行前股权结构(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

(二)发行后股权结构(未考虑超额配售,发行 4,000 万股)

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控股股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院)

(二)实际控制人:陕西省财政厅

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含简历)

(一)董事会成员(9 人)

(二)监事会成员(3 人)

(三)高级管理人员(5 人)

十、发行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十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2022-2024 年度)

十二、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十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一)行业主管部门

(二)行业协会

十四、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一)主要法律法规

(二)主要产业政策

十五、行业基本情况

(一)电解成套装备及钛电极行业

1.行业概况: - 电解成套装备:核心为电解铜箔成套装备(阴极辊、生箔一体机、表面处理机、高效溶铜罐),阴极辊为 “卡脖子” 设备,2019 年前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实现 4-6μm 极薄铜箔装备国产化; - 钛电极:第三代电极材料(替代石墨、铅基电极),具有高耐蚀、低能耗特点,应用于电解铜箔、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水处理、电解水制氢等领域。

2.技术水平: - 阴极辊:国内晶粒度达 12 级,直径最大 3.6m(全球首台),可生产 4μm 以下极薄铜箔; - 生箔一体机:线速度 10-12 米 / 分钟(6μm 铜箔),极距 6-8mm(国际领先); - 钛电极:掌握多元复合涂层技术,涂层结合力、催化活性国际领先。

3.发展情况: - 市场规模:2023 年中国铜箔设备市场规模 200 亿元,预计 2028 年达 290 亿元;2024 年电解铜箔用阳极板市场规模 19.5 亿元,预计 2028 年达 34.5 亿元; - 驱动因素:新能源汽车、储能、5G、AI 推动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需求增长;“双碳” 政策推动钛电极替代传统电极。

(二)金属玻璃封接行业

1.行业概况: - 产品特点:高气密性、高绝缘性、耐高压、耐腐蚀,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连接器、混合集成电路; - 核心材料:特种玻璃粉(国外垄断,国内自主研发中)。

2.技术水平: - 封接工艺:掌握高温烧结、金属 - 玻璃界面扩散技术,可满足航空航天、军工等特殊环境需求; - 国产化:特种玻璃粉逐步突破,替代美国 Elan、德国 Schott、日本旭硝子等厂商。

3.发展情况: - 市场需求:2023 年中国锂原电池市场规模 65.1 亿元,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 841 亿美元,带动密封组件需求; - 驱动因素:航空航天、军工、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对高可靠性密封制品需求提升。

十六、公司行业地位及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一)公司行业地位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十七、销售情况和主要客户

(一)销售模式

(二)主要境内客户

(三)主要境外客户

十八、采购情况及主要供应商

(一)采购模式

(二)主要原材料类别

(三)主要供应商

十九、公司员工情况

(一)员工人数及变化

(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