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7日讯(通讯员:沈朱涵)“在菜场看上去很新鲜的肉,一到家怎么就变了样?”“市场里鲜翠欲滴的青菜到了厨房竟然蔫黄蔫黄!”农贸市场档口、生鲜肉店悬挂特殊照明的生鲜灯,使肉类显得格外红润,蔬菜更为新鲜,可往往买回家后却发现食品“黯然失色”。12月1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吴兴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办法的相关规定,在全区范围开展不合格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紧盯辖区内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肉菜店等重点经营场所,全面开展摸排,逐一上门检查指导,查看光源色彩、亮度,对比与自然光下的色差等方法,辨别灯具是否合规,切实规范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领域照明设施使用行为,保证食品安全。
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周志刚表示,此次行动旨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让“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拎得安心、拎得放心、拎得舒心。
截至目前,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共指导229家经营户更换色温不符合标准生鲜灯685个,辖区内29家农贸市场已经全部完成不合格照明设施更换工作,百分百还原农产品“真本色”,还生鲜“素颜”。“市场换了新灯之后看得更清楚了,买的时候什么样子,到家炒菜的时候就是什么样子,买菜买肉更放心了。”市民王先生说道。
接下来,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新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知晓率,并持续跟进各类经营主体的照明灯具使用情况,严格查处使用不合规生鲜灯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