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肝炎都必然导致肝癌,但它仍然是我国肝癌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乙肝病人里大概20%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里大概又有20%会最终发展到肝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金浩也表示,除此以外,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脂肪性肝炎,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常见的肝癌危险因素。
金浩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01
脂肪肝别小觑 可能已出现肝损伤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减少,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内有大量脂肪沉积,在此基础上如果出现转氨酶异常,有肝细胞受损的表现,则提示出现了脂肪性肝炎。
金浩表示,肥胖是脂肪肝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同样会导致脂肪性肝炎。很多人查出脂肪肝后不当回事,觉得这就是一个小毛病,这种想法可能太过于草率。“如果患者不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进展,甚至发展为肝癌。”
02
早期发现难 高危人群一年两次筛查
肿瘤的发都有一个类似的特点,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觉察。金浩介绍,肝脏本身没有疼痛细胞,所以肝内体积小的肝癌基本没有症状,但肝脏表面有层神经丰富的肝包膜,当肿瘤已经顶到肝包膜刺激到肝脏神经,我们才会感觉到疼痛。而那时候才去做检查,肿瘤一般都已经比较大或者已侵犯血管,治疗效果也会较差。
为了做到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金浩提醒以下肝癌高危人群:乙肝或者丙肝患者,长期饮酒,有糖尿病肥胖人群,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的病人,有肝癌家族史和肝硬化家族史者,一年应进行两次筛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B超和抽血查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因为肝癌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因此40岁以上的男性更要警惕。如果是乙肝携带者,不管有没有发生肝硬化,都建议最少一年两次肝癌筛查。”
03
小心“肝” 要做到这些
金浩表示,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枢,吃下去的食物被肠道吸收以后,不是马上被身体利用,还要转运到肝脏,在肝脏进一步代谢生成人体需要的各种蛋白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就通过胆汁排走。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呵护肝脏呢?
●即使是保肝药物本身也需要肝脏进行代谢,用的种类太多,同样会增加肝脏负担。很多中草药也需要肝脏代谢,且中草药相比西药存在成分复杂难以鉴定的问题,所以保肝药物、中草药不建议自行服用,一定要严格遵医嘱。
●高脂、过度的高蛋白饮食、高糖饮食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建议吃得相对清淡一些。
●肝脏代谢酒精需要若干种酶,有的人很能喝,是因为他的肝内相关的酶比较丰富,能够把酒精快速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酒精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对肝脏是有毒性的,要保护肝脏,一定要戒酒。
●没有乙肝抗体的成员及时接种,可以避免感染。平时体检的时候可以查一下乙肝两对半定量,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以下,一般认为没有什么免疫力了,可能需要评估后重新补种。
●熬夜使人的整个激素、电解质、糖、蛋白的代谢都是紊乱的,长期熬夜肝脏的负担不断加重,要保护肝脏,一定是适当的锻炼和规律的作息,切忌频繁熬夜。
供稿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