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8月全球石油供应缺口仅60万桶,仍呈供需均衡状态
三季度主营炼厂炼油利润低位运行
今年国庆黄金周有望创三年来出境游新高峰
房地产市场情绪稳步回升
8月份汽车市场“淡季不淡” 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印度的需求是棕榈油目前的价格支撑
印度糖产量预计下降
美国8月通胀反弹,CPI同比上涨3.7%,略高于市场预期
【8月全球石油供应缺口仅60万桶,仍呈供需均衡状态】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统计,2023年8月份,全球石油供应总量(每日,以下同)10079万桶,比前月下降40余万桶;全球石油消费总量10137万桶,比前月略降20万桶。
卓创资讯钟健认为,8月供需两端差值仅有近60万桶的供应缺口,依据供求两端历史数据与油价的影响关系看,其供需差额对供需关系仅体现为0.57%的失衡状态,远不足以对油价形成供小于求的失衡局面。当前,供应紧张的状态对油价的影响过于情绪化。
以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测,今后3个月内(9月、10月、11月),供应盈余值分别为-128万桶、75万桶、-3万桶,其供应盈余都在供需均衡的区间内。
当然,虽然8月仅有60万桶的供应缺口,而且预计9月供应缺口120万桶也在均衡区间内,那么,为什么市场上对供应紧张的反响这么强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从OPEC+6月实行新的减产协议后,全球供需状态从较长期的略有盈余状态,转为一直呈现平均供应缺口50万桶的状态。这一盈缺的突然转变市场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对比情绪。
【三季度主营炼厂炼油利润低位运行】
三季度以来,国内主营炼厂炼油利润低位运行,根据主营炼厂出厂价测算的利润在100元/吨附近,相较于一季度高位水平有显著下滑,与近四年同期比较,仅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
卓创资讯梁曦玥分析,当前主营炼厂炼油利润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上涨且突破90美元/桶。根据测算,主营炼厂炼油利润盈利区间对应的油价范围为40-80美元/桶,且主营炼厂炼油业务占据主营业务的60%以上,国际油价对主营炼厂的利润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8月国际油价有小幅回调,但是在沙特等产油国减产的推动下,9月国际油价再次上涨突破90美元/桶的高位。若个别中东国家增产有限,四季度原油或维持供应趋紧,但考虑到全球原油需求增量有限,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维持在85-95美元/桶震荡,因此主营炼厂炼油利润或承压延续。
【今年国庆黄金周有望创三年来出境游新高峰】
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携程平台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倍,近一周下单量环比上周增长63%,机票、民宿等业态周环比增长均超过50%。此外,国庆期间国内及出境自驾游热度环比增长分别达6倍、10倍,国庆出境订单同比增超17倍。
卓创资讯梁曦玥分析,从当前旅游业数据来看,今年黄金周居民出行需求恢复情况较好,境内游和出境游的热度都恢复至2019年水平,其中境内机票搜索热度达到2019年同期的104%,反馈到大宗商品上,今年1-6月煤油单月产量低于2019年同期,但7月煤油产量快速上升,较2019年同期增长11.1%。此外,今年小众目的地热度上升,带动了租车自驾游订单增长,同时7月汽油产量环比增长8.2%至1435万吨,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5.9%。9月初炼厂开工率快速上升,也显示出面对即将到来的汽煤消费旺季,炼厂及中下游销售端备货积极性提升。
【房地产市场情绪稳步回升】
当前,“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推出已半月有余,截至目前,已有超20城宣布实行首套房“认房不用认贷”,其中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认房不用认贷”落地以及多重政策利好之下,市场情绪明显回升。
卓创资讯张凤分析,在当前国内市场消费中,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占据了较大一部分。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房地产及其后周期的建材、家居等行业的消费恢复相对较慢。近期,房地产相关政策得密集出台,尤其是“认房不认贷”政策的落地对于提振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房产销售端,预计房地产销售面积的同比降幅将有望收窄。此外,由于房地产涉及的行业众多,房产销售端的情绪好转对于后周期的家居、家电、家纺等行业也带来了良好的需求预期。
【8月份汽车市场“淡季不淡” 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1月份至8月份,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卓创资讯高恒宇分析,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产销量同比环比均由负转正,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具体来看,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进汽车消费、汽车行业稳增长措施,叠加各个车企推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8月份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释放。随着各项刺激政策的落地实施,加之“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到来,将进一步带动汽车消费需求的释放,确保在年底前顺利完成《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确定的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欧盟委员会官网披露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冯德莱恩说,电动汽车板块是清洁经济的关键产业,对欧洲来说潜力巨大。冯德莱恩表示,与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对话也是很关键的。
卓创资讯赵渤文认为,首先,从欧盟的角度来看,2022年10月27日欧盟正式达成了“2035年禁售燃油车”协议,这也意味着欧盟将在接下来的10余年中不断推动汽车的电动化。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2023年上半年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无论从技术、设计、功能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也大放光彩。若对比相同型号的汽车在欧盟以及中国的售价来看,欧盟的售价明显高于中国售价,这与欧盟当前的产业链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欧盟此次拟启动的“反补贴”调查理由较为牵强。虽然此调查在欧盟内部也仍然有分歧,是否启动、何时启动还不确定,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启动此调查,或将影响中国新能源车对欧洲的出口。调查相关进展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卓创资讯刘舜心分析,根据公开资料,“反补贴”调查,是当进口产品以倾销价格或在接受出口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低价进入出口目的地市场,施行限制进口或征收反补贴税。欧盟之所以考虑对中国施行“反补贴”调查,主要在于中国电动车出口激增或冲击本土车企,今年1-7月我国电动车出口高达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同时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目的地有一半流入到欧洲市场,并且在欧洲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欧盟部分国家例如法国,高度依赖我国新能源汽车,限制政策将会给当地汽车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麻烦,目前来看,欧盟施行“反补贴”调查还有一定阻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在全球还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023年4季度维持出口高景气有望延续。
【印度的需求是棕榈油目前的价格支撑】
美国农业部参赞报告:2023/24年度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将进一步达到创纪录的1100万吨,高于2022/23年度的1050万吨。
卓创资讯孙继森分析,虽然马来西亚MPOB报告整体偏空,且棕榈油增产周期才刚刚临近尾声,棕榈油价格有所承压,但印度的需求增长是棕榈油价格得以维持的关键。未来从棕榈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来看,进入减产周期,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在目前的豆棕价差下,来自印度和国内的需求或仍有所增长,但随着南美大豆种植,种植情况的顺利与否将成为棕榈油价格下跌与上涨波动的关键,而三季度,棕榈油本身驱动因素仍然较少。
【印度糖产量预计下降】
西印度糖厂协会(WISMA)主席表示,预计2023/24年度西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糖产量将降至900万吨,2022/23年度为1050万吨。2021/22年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糖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70万吨,使印度糖出口达到创纪录的1120万吨。随着马哈拉施特拉邦2022/23年的产量降至1050万吨,印度将出口削减至610万吨。
卓创资讯曹慧分析认为,当前国际糖市整体呈供应偏紧态势,印度主要甘蔗产区糖产量的下降将限制其出口能力,这也将使印度23/24年度的糖出口配额有较上年度的610万吨进一步收缩的可能。全球主要食糖生产国目前仅巴西本年度的食糖产量保持了同比增长态势,据机构预测23/24年度巴西糖产量和出口均将达到创纪录水平。与此同时,泰国则面临天气影响下的降雨不足问题所引发的甘蔗产量下降的事实,新作物年度的糖产量和出口量或将双双下降,且出口量将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从机构预估水平形成的供应缺口来看,23/24年度全球白糖市场供应或仍存在100万吨左右贸易缺口,而这也已经是在巴西的产量同比增长的前提下,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收窄,不过仍难以缓解全球糖市供应趋紧预期。另外,国内糖市由于进口利差倒挂造成的配额外进口量的减少,也对市场形成了较强的价格支撑;但由于需求端始终没有产生有效的反馈,短期的现货价格走高或难以形成长期趋势,减产预期的充分计价也使后续白糖走出阶段性偏空态势成为可能。
【美国8月通胀反弹,CPI同比上涨3.7%,略高于市场预期】
美国8月通胀反弹,CPI同比上涨3.7%,略高于3.6%的市场预期,前值为3.2%;环比上涨0.6%,符合预期,前值为0.2%。
卓创资讯李训军认为,美国8月份通胀反弹,一方面是油价上涨从成本端带来通胀压力,能源商品、机票价格均明显回升;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短缺,剔除房租的服务通胀仍然坚挺,最近美国罢工和涨薪事件频繁出现,抗通胀或面临新的障碍。整体看,美国8月核心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这意味着尽管美联储可能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但考虑到美国经济有韧性,通胀有粘性,第四季度再加息一次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远期来看,在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延续的情况下,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将遭受打击,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品市场的震荡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