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收听音频
钟——知音遗范、飞鸿舞鹤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绝弦》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由此演绎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知音遗范”表明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一种真知己的境界,深为白族人民推崇,于是将其作为座右铭题书于照壁上。
钟繇是三国时书法鼻祖,《法书要录》中称钟繇的书法“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有唐代的钟绍京,字可大,封越国公,江西兴国人。唐代中期著名宰相,有“江南第一宰相”之称。唐睿宗时任中书令。绍京也是著名书法家,历史上把三国时的著名书法家钟繇称为“大钟”,把钟绍京称为“小钟”,有书法作品《灵飞经》。因为二钟在书法上自成一体且贡献巨大,有的白族人家照壁上也题书“飞鸿舞鹤”以示对先祖成就的敬重。
来源: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
海报:苏云慧
编辑:马丽芳
审核:苏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