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46岁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谭某曾有十年毒龄,2022年8月强制隔离戒毒回家后被公安机关裁定为社区康复人员,康复期间,谭某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更快融入社会,履行请假手续后到外地打工。每三个月她会主动到当地派出所做一次尿检并给冯会玲电话报备并传回相关印证资料。冯会玲是略阳县兴州街道办南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专职负责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刚开始接触这个工作,我也挺害怕的,吸毒人员大都是‘心魔成瘾’,内心敏感,有的还患有传染病。通过县公安局组织的培训,我现在对社区康复戒毒工作了解后,已经能熟练开展工作了。”今年37岁的冯会玲自2022年7月从事社区康复工作一年多以来,逐步学习掌握了禁毒、戒毒、康复知识,对辖区内所有涉毒人员逐人建档立卡,实行“一人一档”管理服务。
“今年四月刚回来的社区戒毒人员赵姐,是一个单亲妈妈,刚开始我去家访,她还有些抵触,现在走在街上还主动跟我打招呼了。”冯会玲坚持“每月一谈话、每月一尿检”措施,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家庭、工作等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怀,帮助他们申请民政救助、落实低保政策,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今年已为南街社区13名特困吸毒人员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和引导吸毒人员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信心,回归正常生活。
老袁四年前戒毒康复后,现在某酒店负责后厨工作,因为有过吸毒史,曾经的他敏感、自卑,抗拒跟任何人接触。直到冯会玲的出现,让他有了重新开始的信心。“她就像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我和我的家人都特别感谢她。”老袁动情地说。
冯会玲记得与每一名社戒社康人员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她和包片民警一起积极尝试,大胆创新,构建了“民警+禁毒社工+社戒社康人员+病人家属”的禁毒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开展“第一站”关怀、温情家访谈心、就业技能培训、心理援助关爱等系列活动,提升他们的归属感、社会价值感,帮助他们脱离毒品,找回自我,重塑人生。
“我们紧盯清源断流和萎缩毒品消费市场两大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打防管控宣、戒治帮教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措施,积极汇报县委、政府争取支持,建成5个规范达标的社戒社康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分别配备了一名禁毒专职社工,由包片民警和禁毒社工双重管理。”略阳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连宏介绍。
近年来,略阳县公安局坚持常态化社戒社康人员教育管控,协同各镇、村(社区)织密筑牢网络化管控机制,要求办案单位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送达执行地时,同步将其基本信息推送给执行地社区民警和禁毒社工,进行管控并建档立卡,落实对社戒社康人员管理无缝衔接。同时,从心理、家庭和社会三个关系着手,运用激发动力、建立信心、修复亲情、重构社交、鼓励劳动、重塑文化、严格管理等方法,鼓励戒毒康复人员彻底戒除毒瘾,重返社会。
“戒毒康复不仅关系到社戒社康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的幸福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平安稳定。我们在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同时,将坚持不懈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禁毒工作氛围,全力推进平安略阳、法治略阳建设。”略阳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黄汉国说。
编辑:翟力强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