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基金经理有可能打造出稳健向上的净值曲线(都在用的基金经理挑选口诀)

小小MT4 来源:雪球 °C 栏目:金融资讯

市场中常有人说,复利是这个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巴菲特本人就是靠着复利增长,成为投资界的传奇。打开巴菲特投资收益率的历史记录会发现,其中只有2年是负增长,而其它的几十年都是正增长,但是只有一年是超过50%的收益。这个案例说明了,投资是一场马拉松,稳健向上、行稳致远才是长期王道。但是投资又是容易让人丧失理智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追求一夜暴富。股市中有句很有名的话:“一年三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可见在投资中做到长期稳定向上,是一件非常困而稀缺的事情。

但是,刚刚觉得,做到和愿意去做是两回事,其实很多人都并不愿意这样去做。在和薛莉丽交流完后,刚刚最大的感受是薛莉丽是愿意去做这个事情的。她的投资目标就是:“追求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希望获得一条稳健向上的净值曲线。”

刚刚认为,薛莉丽这个投资目标对于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是非常好的,应该说这是所有基金投资者最渴望的。

从过往的历史业绩看,薛莉丽确实做得不错。以其代表公募产品淳厚信泽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为例,产品自2019年8月21日成立至今三年有余。淳厚信泽A成立以来(2019.8.21-2023.5.31)净值增长率达71.5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06%),荣获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①(评级日期为2023.4.28,评级分类为灵活策略混合型)。

所以,刚刚和薛莉丽交流的重点,都是围绕着过往她是如何努力实现她的投资目标。

刚刚总结了一下,薛莉丽是通过四个维度来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下面来做具体的拆解:

维度一:通过优秀的择时能力,应对市场波动风险

刚刚一直觉得,本质上,择时能力其实是一种战略能力,具备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其实真的是不多的。很多基金经理都放弃战略选择,直接进入到了战术层面,把精力聚焦在行业和个股上,这方式也没有错,但是容易造成的问题就是,因为择时能力的缺失,使得对于产品净值的回撤控制存在很大压力。

但是,薛莉丽具备很好的择时能力。从过往的投资历史看,她择时的效果也非常不错。具体而言,她对风险嗅觉非常灵敏,当认识到市场可能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她会果断调节仓位加以应对。

比如当市场情绪极其沸腾时,作为基金经理或许应当及时洞察其中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薛莉丽非常看重市场的情绪,不能被市场情绪左右,而是要充分去利用市场情绪。她认为,逆向思维和乐观,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比如,市场受到了各种悲观情绪影响,整体非常低迷,而薛莉丽认为这个时候市场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机会,事后看那个时候的乐观是价值千金的。

可以说,“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是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可以去做的事。

除了关注市场情绪以后,她对于大势的判断,主要是通过三个指标来实现:第一是个股估值的维度,她会去观察自己股票池中的个股目前的估值水平,来判断整体市场的情况。第二是行业比较维度,主要看现在大部分行业都处于历史估值的什么位置。第三股债性价比,通过这个来判断整体股票市场投资性价比高不高。

读到这里,刚刚觉得很多投资者也许会问,那么市场既没有系统机会也没有系统风险的时候,薛莉丽会做什么呢?

在这个时候,她的原话是:“市场没有系统性泡沫的时候,通常用结构调整的方法应对市场”如何理解这句话,说白了,刚刚的理解就是把高估的股票卖掉,买入低估的股票。

那么如何判断高估或者低估呢?薛莉丽还是会通过对比,从行业估值、个股估值、公司成长性等多维度进行对比,从而进行结构调整。

维度二:寻找性价比较高的股票

从过往的投资历史看,薛莉丽选股能力是非常强的。谈及选股,她一直强调的就是“性价比”,何谓性价比,她的原话是“希望找到估值合适的成长股。”

刚刚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用相对好的价格买到相对好的公司。为什么是相对呢?因为投资中哪有绝对的事情呢。

先看,薛莉丽如何选公司。她会通过定量+定性的方式进行公司筛选,这里做个一个解释,定量指标可以概括为长坡(市场渗透率、可替代性、业务延展性、需求周期性、永续增长率等)+厚雪(行业竞争结构、公司竞争优势、溢价能力)。

定量的方式选出了一批公司后,她再用定性的方式进一步筛选,定性主要考虑是公司良好的治理结构+优秀的执行力。这里要强调一点,对于在历史有瑕疵的公司,她是一票否决的。

很有意思的是,经过这两步选出来的股票,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市场公认的大白马,一类是公司有一定竞争力,但市场关注度不高的股票,所谓的黑马股。

接下来,薛莉丽会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些公司定价。她会给具备一流商业模式(成长确定性高, 天花板高、盈利增速确定性高、有行业溢价能力)的公司,给出她定义的一流价格,然后以此类推。

接下来的操作就比较简单了,这些公司里面,根据她自己愿意给予的估值,低估或者估值合理的就买入,高估的就卖出。

她的原话是:“投资会以白马和黑马相结合,白马即市场认知度比较高,以确定性收益为主的标的,这部分更多赚的是盈利收益。黑马除了确定性的盈利收益,更多的是由估值弹性带来的超额回报。”

她特别强调是,黑马股是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困境反转的公司,这类公司主要靠自己的投资经验积累去挖掘;一种是业务有新亮点的公司。这两类在市场还没完全发掘的时候进行投资,是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的。

举两个例子,一是上市多年的制造业公司,因为其产业周期有点长,利润兑现有点慢,所以市场关注度不是很高,薛莉丽提前关注,后来产业的周期确实开始反转,公司基本面得到了改善,呈现出了良好的投资时机。

另外一个是某材料细分行业龙头,市场关注度也不是很高,但是薛莉丽发觉到了国产替代给公司业务带来的新的增加和机遇。

维度三:三方面构造均衡的投资组合

薛莉丽投资风格属于均衡类型。坦白说,市场上优秀的均衡类型的基金经理还是有一些的,相比于这些同行,薛莉丽总结出了自己均衡投资体系的三个特点。

1,行业均衡。她的持仓中,即使再看好的行业,原则上该行业及相关联的行业的仓位配置也不会超过一定比例。她认为,这样的行业配置,能够让自己的组合更加稳固。这里要提一下,薛丽莉过往的工作经历中,几乎跟踪研究过所有行业,这也是她做行业均衡配置的独特优势所在。

2,收益来源均衡。她持有的黑马股加白马股,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均衡,即使其中有一边有极好的投资机会,她也会尽量控制好均衡,不押注单一风格,这同样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组合更加平衡。

这点刚刚觉得很重要,其实投资是不能有偏见的,很多人都觉得白马股就是浓眉大眼,其它都是歪瓜裂枣,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这让刚刚想起来电视剧《大明王朝》中嘉靖的一段经典台词:“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3,攻守均衡。薛莉丽会定期评估自己组合的情况,她希望达到的境界上,这个组合向上的空间最好要大于向下的空间,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力争让产品净值上涨的可能性大于下跌的可能性,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

除了她自己说的这三种均衡外,刚刚还觉得薛丽莉有第四种均衡,那就是宏观、中观、微观的均衡。在宏观层面,她对宏观经济有自己的理解,具备很强的择时能力;中观层面,如上文所述,她对每个行业都有相当独到的思考和理解;在微观层面,她的选股体系非常成熟并且还在持续进化中。

刚刚认为,第四种均衡,也许正是薛莉丽相比其它基金经理所特有的均衡,也是她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维度四:果断的止盈能力和良好的认错态度

这个维度其实是关于卖出的,薛莉丽卖出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股票涨幅到了目标位,她觉得向上的空间很小了,就会果断卖出,永远不去赚泡沫的钱。这个果断的止盈能力,能很大程度地保住胜利果实,实现净值长期向上,对此刚刚是非常赞赏的。

第二个卖出标准就是公司基本面没有达到预期,对此,薛莉丽很坦然也很干脆:“谁都会犯错,及时认错就好。”

比如,如果某标的基本面改善的时间超过了薛莉丽预期,她也会选择果断退出,杀伐决断,让人赞赏。

再说一个细节,在谈及黑马股投资的时候,薛莉丽表示:“很多逆境反转的股票,是要靠勤奋的研究,踏踏实实的积累,才能实现的。”这句话给刚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可能也是薛莉丽投资体系最重要的精髓吧。

刚刚一直觉得,基金经理是智商非常高的一群人,充满着爆棚的天赋。但在长期的投资中,最后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除了天赋之外,可能是需要具备两种素质的,第一就是真心愿意把投资者的体验放到首位,想努力为投资者赢得超额收益。第二就是勤奋,日拱一卒,脚踏实地。刚刚在交流中觉得薛莉丽是具备这两个素质的。最后,就用她的微信朋友圈签名做本文的结尾,“没有制胜法宝,唯有兢兢业业。”

淳厚基金 薛莉丽

简介:薛莉丽,南京大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曾任兴业证券证券投资部(权益自营部)交易员、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总经理助理、部门副总监,2019年加入淳厚基金,现任淳厚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兼基金经理,具有15年投研经验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