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邸睿芳
编辑:周雪松
制图:张宇萱
3月4日,小鹏汽车官方微博宣布,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计划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一项建议,旨在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
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于2月29日在港交所公告称,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了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以下简称“联合开发协议”)。这项协议是继去年7月26日和12月6日,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了小鹏汽车4.99%的股份,并达成了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两家车企之间的一次深度合作。
小鹏汽车方面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大众选择与小鹏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对智能化技术的兴趣,包括智能语音、智能座舱以及电动化技术。目前公布的合作重点是联合采购,双方针对两款纯电动B级车进行合作,车型分别是SUV和轿车。具体的技术合作协议内容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披露。
然而就在同一日,某辆小鹏P7车型在江苏省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小鹏汽车在3月1日紧急澄清,公布了交警部门针对该事件的数据。数据显示,在事故发生前,车辆状态正常,未开启辅助驾驶功能,而且存在高速驾驶行为,最高车速达到169km/h,碰撞时的车速为145km/h。
尽管此事故引发了对小鹏汽车一定的争议,但仍未阻挡其发展态势,受到和大众再次合作的消息影响,小鹏汽车美股3月4日盘中涨超5%,达到9.95美元。
01大众的名义,小鹏的基因
作为联合开发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还就双方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订立了联合采购计划。通过整合双方规模优势以及依托大众汽车集团世界级的供应链能力,联合采购计划旨在合力降低平台成本,充分发挥战略合作的协同效应,提升双方共同开发的B级纯电车型的产品竞争力。
这次联合开发协议是之前宣布的框架协议的延续,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将与大众汽车共同采购零部件以降低成本,并共享先进技术,将使得双方产品更快地投放市场,尽快抢占份额。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表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想要开拓极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并取得领先优势,速度至关重要。
贝瑞德认为,“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我们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在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环境中,这将大幅提升产品的经济竞争力。”据悉,大众集团要不断拓展本土产品组合,与小鹏合作的两款车型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据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了解,小鹏与大众合作的是以大众品牌销售的车型,但车辆中仍会保留小鹏的基因和标签。小鹏汽车表示,“虽然以大众的名义销售,但在车辆的智能化方面可能将加入小鹏的力量,二者共同推出两款B级电动车。小鹏在广州设有全球研发总部,大众更倾向将中国本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合作车型中,例如XNGP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需要依赖小鹏在中国本土的供应链优势。”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强调了双方合作的多方面增益。他指出,双方合作可以通过各自发挥自身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各方竞争力。举例来说,通过技术共享和研发协同可以提高双方技术创新的效率;采购协同和成本优化可以降低造车成本;市场和渠道互补则有助于增强品牌效应,提高市场整体容量。盘和林还强调了相互进行品牌赋能和信誉背书的重要性。因此,双方合作将从技术、成本、渠道、品牌信誉等多方面获得增益,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小鹏汽车还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展望,表示目前并没有与其他汽车企业合作的计划,但可能会考虑朝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有了与大众的成功合作案例,小鹏汽车希望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生态合作领域取得更多进展。
02建议开展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
2月29日,一辆小鹏P7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后,小鹏汽车在官方微博上声明,他们已经依法提供了相关数据,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前车辆状态正常,未开启辅助驾驶功能,而事故发生时存在高速驾驶行为,最高车速达169km/h,碰撞时车速为145km/h。
尽管事故真相已经澄清,但此事件引发了对智能驾驶法规的讨论。专家们对于智能驾驶安全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传播顾问沈承鹏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目前允许的是L2级别自动驾驶,即以人为主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需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因此驾驶员承担了主要责任,将责任推给辅助驾驶系统是不妥的。
盘和林则认为,严格的驾驶辅助系统和驾驶行为监测是提高车辆安全的一种补充,关键在于技术工艺的提升,比如通过增强汽车配件的可靠性来加强汽车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提出了一份关于智能驾驶法规标准制定的议案,建议增加机器驾驶人定义、责任承担划分等内容,以促进智能驾驶法律层面的突破,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同为人大代表的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提出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
据媒体报道,何小鹏认为,通过低速无人驾驶可以实现“人找桩”到“车找桩”的转变,同时充分利用夜间电力富余且低成本的优势。相比于正常速度行驶,30km/h以下低速行驶及泊车安全性更高,如果发生事故,危害性更小;相比于白天,夜间至凌晨小区、园区、停车场及道路交通使用者显著减少,道路交通更为通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