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热评 | 海报先发后撤股价巨震 上纬新材急需澄清两大问题
每经记者|杜恒峰每经编辑|张益铭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11月11日11时11分,微信公众号“智元上纬”发布两张图片,图片内容为人形机器人,分别配有文字“大有可为”和“敬观其变”。其中,第一张图片标有数字1.88,这被普遍理解为该产品是1.88米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该微信公众号主体是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当日11时20分左右,上纬新材股价直线拉升,午后“20CM”涨停,至此其股价年内涨幅已高达1863.8%。
当日下午,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纬新材独立开展具身智能业务,不是联合智元开展。”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公司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应用场景不同,确保与关联方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实质同业竞争。
具身智能就是具有物理形态,能够感知、决策、行动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就是最常见的具身智能。从智元机器人网上商城看,其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等。具体到人形机器人,又有表演接待类、通用类、陪伴交互类,可用于商业、家庭及工厂等场景。按照“应用场景不同”的要求,上纬新材的人形机器人将是不同于智元机器人上述产品的全新品类。
但要真正避免同业竞争,产品“应用场景不同”是远远不够的。对上纬新材来说,产品背后的技术、人员这两个问题要“分得清”,才能打消市场的疑虑。
具身智能产品形态不同,但底层技术具有互通性。比如多模态感知系统,可以充当“眼睛”“耳朵”“皮肤”;智能决策系统充当“大脑”,负责理解信息、规划任务、做出决策;系统集成以形成高效的整体等。上纬新材现在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具身智能业务仍处于产品开发阶段,从0到1进行业务布局,上述关键技术的攻关是必经之路。
推动具身智能行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相似的技术,需要的人才重叠度很高,比如AI(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精密机械方面的人才等。在招聘时,若有非常难得的人才,人才应该流向智元机器人,还是该流向上纬新材?同业竞争并不是狭义的产品应用场景不同所能定义的,人员、技术方面也要避免同业竞争,尤其是在具身智能这样一个人才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快速的行业,避免同业竞争的难度很大。
即便是应用场景可以人为区隔开,但参考智能汽车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可解锁不同功能,具身智能也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拓展应用场景的,上纬新材和智元机器人或许可以相互区隔产品类型,但其他厂商会倾向于推出可应用场景更广泛的产品,上纬新材又如何应对市场竞争?
在解决同业竞争之外,上纬新材管理层如何分配精力,资源如何整合以避免重复投资,也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据11月6日公告,上纬新材将提前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包括“稚晖君”彭志辉在内,多位智元关键人物进入了董事会候选名单,比如智元机器人生态发展总经理、首席供应官田华,智元机器人副总裁、CHO(首席人力资源官)钮嘉,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姜青松等。“智元系”主导上纬新材发展,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的精力如何在智元、上纬新材之间分配?尤其是在涉及具身智能价值最高的技术或业务时,由哪家公司来做?
回到技术层面,具身智能一些关键技术有通用性,上纬新材独立从头研发这些技术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而这些技术在智元机器人已有深厚积累。从业务整合的角度看,复用智元的技术不但可以大幅节省成本,还可以节约时间,尽早推出产品可以占据市场先机。上纬新材人形机器人的亮相速度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其公众号名称是“智元上纬”,两家公司是否有技术合作?或只是使用对方名称以增强产品影响力?由此是否会产生关联交易?这些问题也是市场需要了解的。
笔者留意到,公众号“智元上纬”已删除上述文章。11月12日,上纬新材股价盘中一度下跌9.88%。人形机器人的叙事一旦开始,上纬新材就应当把事情讲清楚,其产品如何做到避免同业竞争,是否会有关联交易,解答这些问题,才能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避免股价大起大落。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