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护航进博会:1.28万亿保额背后彰显的战略坚守

小小MT4 来源:中保新知 °C 栏目:金融资讯

一年一度的进博会,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开放名片,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长久之约。世界各国远跨重洋,相聚上海“四叶草”已成为年度惯例。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汇聚一堂,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这其中,就包括一家兼具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保险集团,它就是中国太保

作为进博会的“老搭档”,中国太保已连续服务八年,从八年前的“初识”到如今的深度陪伴,中国太保早已与进博会深度链接,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民生与责任,进博会也成为中国太保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平台。

第八届进博会上,中国太保提供的保险保额超过1.28万亿元,再次升级保障方案,全面覆盖进博会“4+4”相关主体,不断延伸保障范围。同时,2025年中国太保客户节也亮相进博会,旗下子公司连续举办高峰论坛,为金融保险行业上演了一场年度盛宴。中国太保全力护航进博会,背后离不开其战略布局与强劲实力。

护航进博,保障持续升级

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中国太保已连续第八年为这一全球瞩目的经贸盛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和服务支持。“太保服务,让进博会更圆满”,一句响亮的青春誓言,宣誓了中国太保的目标。

从保障方案看,2018—2024年,中国太保为进博会提供的服务方案不断优化,综合风险保额逐年提升,从首届的350亿元开启进博之旅,第二届起逐年依次为5000亿元、8848亿元到第四届的逾万亿,第五届达到1.2万亿元、第六届超过1.25万亿元,第七届超过1.27万亿元。今年,中国太保继续为第八届进博会提供“产、寿、健”一站式综合保险保障方案和一体化风险管理服务,总保额超过了1.28万亿元。

从服务主体看,中国太保提供的保险保障方案全面覆盖了进博会“4+4”相关主体,即进博会主办方、参展商、采购商、供应链服务商在内的四大相关方及围绕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保税展示项目、跨境电商、其他展会、365线上平台等四大延展方。

中国太保还为进博会的全球参展商、物流商、服务商等相关方量身定制了“进博保”一站式保险产品及服务,包含货物运输险、展会责任险、人员意外险在内的15款基础保障产品和4款特殊保障产品展示。

保障逐年提升,服务愈加精细。例如,在进博会开幕式之前,中国太保会做好风险勘查,与相关方一起全面承担起进博会布展期、开展期、撤展期的现场巡检、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任务;在理赔方面,中国太保为第八届进博会设立了1亿元理赔专项准备金等。

赋能民生,打造“康养生态”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场经贸盛会,亦是民生保障窗口。每年的进博会,都在见证对外开放如何转化为推动民生健康改善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护理、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事关民生保障的问题,已成为社会性话题。

在最新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要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等。

作为纲领性文件,“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同时也成为各大机构发展的风向标。对于中国太保而言,这也成为其服务民生的航向。

据悉,在此次进博会上,中国太保在现场设置了智慧康养展区,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及大康养一体化生态建设,集中展示了多元服务成果与创新实践。另外,中国太保首次入驻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充分体现了“医药险融合”发力方向。

具体来看,寿险板块重点展示“医·保立方”医院行业服务方案,以保险支付为基石构建医保、医院、商保三方协同生态,覆盖医护人员及其家庭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同时,展区内还原“太保家园”真实服务场景,展示“百岁居”适老化设备与源申康复医院健康管理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博会期间,太保寿险联合复旦大学举办“长护新时代,共享未来”发布会,共同发布长期护理保险课题研究成果,正式推出“太保优护2.0”数智赋能方案,探索多层次护理服务体系构建;太保健康和长江养老分别围绕团体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深度融合,为大健康、大康养进行智慧碰撞。

彰显担当,书写“绿色金融”

事实上,护航进博会就是护航国家战略,而在进博会上的点滴行动即彰显责任担当。

绿色,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生活方式,绿色出行、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等环保式的生存模式正在成为当下的主流。2021年,“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重要战略。11月8日,国新办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五年来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指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而作为世界级的盛会,进博会大力响应国家号召,自第四届进博会吹来“零碳低碳风”之后,“低碳”“零碳”成为办博“标配”。

身为头部险企的中国太保,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经营发展,始终在持续讲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进博会期间,中国太保积极融入“零碳”思维,展开了宏大的绿色叙事。

11月6日,太保产险举办“零碳进博 绿色办博”再出发主题活动,持续兑现“零碳进博”承诺,通过购买并捐赠大兴安岭约8000亩林地、64万株林木的林业碳汇以及上海碳普惠减排量等碳信用,助力第八届进博会实现“零碳进博”, 同时实现了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与国家级平台的对接,彰显保险业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责任担当。

11月8日,太保产险成功举办“驭势赴山海,同心赢未来”新能源车生态发展论坛,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深化金融保险与汽车产业的融合互促,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聚力护航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征程。

不仅如此,在产品方面,中国太保也在环境治理、先进制造、新能源、新基建等众多领域打造了多款绿色保险产品;在险资投资上,也聚焦低碳经济,积极开展绿色投资。可以说,“绿色低碳”成为中国太保的重要行动指南。

据中国太保发布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额超97万亿元,首创碳收益损失保险、碳信息披露责任保险、取水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累计为超536万新能源车提供风险保障;为2000余家化工、电力等企业提供环境污染风险保障,额度超50亿元。

战略坚守,影射“进博”行动

一切行动,都是战略坚守的影射。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此前曾对外宣布,在新发展阶段,公司正式启动了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战略,这既是对太保成立以来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更是面向未来走稳、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到“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可以看出中国太保的战略棋局不断演进、持续升级。

其中,“大康养”方面,傅帆曾明确要通过构建养老金融、商业健康险和康复医疗、机构养老、居家照护等全周期服务链,推动康养服务与保险主业协同共生,打造大保险生态,而这些也在持续落地。例如,在养老金融方面,中国太保构建了“防、诊、疗、服、养”的康养服务体系等。

“国际化”,也是中国太保正在加快推进的一环。作为第一家沪港伦三地上市的保险集团,中国太保早已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而将“国际化”作为三大战略之一,或是其为未来发展铺设的第二增长曲线。其中,11月8日,中国太保寿险举办“合和共生 智赢未来”国际银行保险高峰论坛,放眼世界,围绕银保国际经验借鉴、转型创新发展、数智化赋能等关键议题,共同探索银保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而中国太保积极深度参与进博会,为众多国外展馆提供全方位保障即是其国际化的另一种体现。

结 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太保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兼容发展,互为促进。

回看进博会,凡此种种,均为中国太保战略布局的践行,也是战略棋局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