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资管网
昨夜,全球贵金属市场暴涨,白银重返50美元。
全球白银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变革。根据权威机构《世界白银调查2025》的最新数据,白银供需格局已发生根本性逆转:2016-2020年间累计盈余1.85亿盎司的市场,在2021-2025年预测期内将出现惊人的7.96亿盎司缺口,这一数字接近2024年全球白银总产量,预示着白银市场已进入长期结构性短缺周期。
01 供需失衡加剧,库存消耗加速
具体数据显示,2016-2020年期间,白银总供应量达到5,087百万盎司,而总需求仅为4,902百万盎司,市场保持宽松状态。然而转折发生在2021年后,需求端大幅攀升至5,897百万盎司,供应却仅微增到5,101百万盎司,导致796百万盎司的巨额缺口。这种供需失衡正在快速消耗交易所和经销商的地上库存,市场从“去库存”阶段进入“抢库存”阶段。
02 工业需求爆发式增长,光伏产业成最大推手
工业应用已成为白银需求的绝对主力,占比持续稳定在60%以上。其中光伏产业表现最为亮眼,预计2025年光伏用银量将达到1.6亿盎司,较2020年增长近150%。每GW光伏装机需消耗约30吨白银,随着全球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突破300GW,仅此一项年需白银近亿盎司。
电动汽车产业同样贡献显著,每辆电动车平均用银量达1.2盎司,是传统燃油车的2.5倍。按照当前电动汽车年产量2000万辆计算,仅此领域年需白银2400万盎司。此外,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推高白银需求,单个5G基站的用银量是4G基站的3倍。
03 供应增长乏力,结构性困局难解
与需求端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银供应陷入长期停滞。数据显示,全球白银产量已连续五年在2.5-2.6万吨区间徘徊。产生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约72%的白银产量来自铜、铅、锌等基本金属的伴生矿产,主金属开采周期严重制约着白银供应弹性。
同时,主要银矿品位持续下滑,智利、秘鲁等传统主产区的银矿品位已从十年前的300克/吨降至不足200克/吨。维持现有产量需要投入更多资本,过去五年全球前十大银矿企业的资本支出增加了35%,但产量反而下降了2%。
04 市场影响深远,价格重构在即
当前白银库存消费比已降至历史低点,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数据显示,交易所注册白银库存较2020年高点下降42%。在工业需求刚性增长、供应持续受限的背景下,白银市场正在经历价值重估。
这种结构性短缺不仅体现在商品层面,更折射出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层逻辑。白银作为导电性能最佳的金属,已成为连接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的战略资源。未来五年,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突破2000GW、电动汽车渗透率超过30%,白银的“工业金属”属性将持续强化,其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有望比肩锂、钴等关键矿产。
这场供需失衡正在重塑白银的市场定位:从传统的避险资产转变为新能源时代的“隐形石油”。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这一转变不仅关乎投资收益,更是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