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消息,从中船集团获悉,面对“双碳”目标与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率先布局低碳化与智能化技术研发,用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定义了未来航运的发展方向。据悉,2024年,上船院承接新船设计订单占全球新造船市场份额的22.5%。
在低碳脱碳领域,上船院构建了从节能优化到零碳燃料的全维度技术体系。通过CFD流体力学仿真优化船体线型、应用气泡减阻、转筒帆等节能技术,大幅降低船舶营运能耗。
更具突破性的是其在替代燃料船型领域的持续领跑: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箱集装箱船的开工建造,标志着氨燃料作为航运业的一个选项进入实施阶段。该船配备350立方米氨燃料储罐,以氨为燃料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低于基线约94%,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通过高压岸电技术实现港内零排放。这一成果获第五届“上海设计100+”大奖,也带动了国内氨燃料相关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上船院还研发设计了全球首艘氨双燃料26000吨化学品船,全球首艘绿色甲醇双燃料325000吨矿砂船,全球首艘自主航行740箱电动集装箱船海船,全球首艘大型电驱压裂船“海洋石油696”,引领新一代中型液化气船(MGC)船型指标的4万方LPG/液氨运输船……
作为我国船舶设计领域的领军者,上船院凭借覆盖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等三大主力船型和海工船、工程船等特种船舶的全谱系船型设计能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设计的汽车运输船(PCTC)更成为守护“国轮国造、国货国运”战略的核心力量。
20多年前还属小众的PCTC船型,如今已成为该院的王牌产品之一——装载量从早期的数千车提升至10800车的历史新高度。
全球第一艘LNG双燃料电池混动3600车汽车运输船是由该院研发,最新交付的9500车甲醇燃料深度预留PCTC“安吉茂盛”号,更是为上汽集团等车企量身定制,顺应了全球低碳航运趋势。
在此基础上,上船院持续拓展绿色船型谱系:64000吨液化天然气(LNG)重整制氢电力推进散货船实现了氢能在散货运输领域的创新应用;50000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运输船为氨燃料船舶提供了补给保障;113000吨氨双燃料动力液货船则进一步丰富了替代燃料的应用场景。这四款新船型均获国际知名船级社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在多用途船领域,“GREEN OCTOPUS”系列凭借LNG、甲醇等替代燃料配置,成为全球低碳多用途船的标杆,与“iOCTOPUS”智能系列共同构成了覆盖近40型船舶的完整产品矩阵。
针对特殊航行环境与新兴运输需求,上船院为极地航道开发的破冰船系列,融合了冰区结构强化与低碳动力系统,保障了北极航线的安全高效通航;研发的液态二氧化碳(LCO2)、液氢(H2)运输船,通过专用存储与运输系统设计,为碳捕获封存(CCS)产业链与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