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三季度收官,公募基金非货币规模排名再度刷新。行业整体延续“强者恒强、中部胶着、尾部异动”的竞争态势。Wind数据显示,当前行业梯队分化显著:千亿规模以上公司达47家,三千亿以上19家,四千亿以上18家,而站稳五千亿关口的机构共14家。
TOP10阵营:招商跌出前十 景顺长城增超972亿强势晋级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930行业前十强格局保持稳定,依次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与景顺长城基金。
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8096.71亿元的体量稳居行业之首,单季增长近2866亿元,持续扩大领先优势。华夏基金紧随其后,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单季增长1955.89亿元,继续保持行业双寡头格局。
富国基金表现突出,单季增长1541亿元,排名第四;南方基金三季度排名亦上升1位至第5,规模突破8500亿元。
相比之下,嘉实与博时基金虽保持规模正增长,但增速相对放缓,排名均下降一位,面临后方机构的持续追赶。
值得关注的是,景顺长城基金凭借单季972亿元的增长成功跻身行业前十,以5690亿元规模取代招商基金成为新晋成员,显示出中头部机构对前十门槛的持续冲击力。
TOP11-20阵营:国泰单季激增968亿逼近鹏华 兴证全球成唯一负增长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930非货规模排名第11至第20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招商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中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
招商基金三季度规模仅增长316.21亿元,排名下降1位至第11,跌出前十阵营,守位压力显著。甚至相比于年初,规模下降23.22亿元,成为本梯队中唯一规模出现负增长的公司。不过,招商基金与第10名景顺长城差距微小,两者相差55亿元,仍是重返前十的有力竞争者。
鹏华基金以527.24亿元的单季增长稳居第12,规模已突破5370亿。不过,国泰基金单季暴增967.66亿元,排名上升2位至第13,展现出强劲的指数类产品扩张能力,使得两家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从二季度的490亿元急剧缩小至三季度的49亿元。
中欧基金与永赢基金虽然排名未发生变化,但单季规模增长均十分可观,分别超过775亿元和703亿元,实现了稳步攀升。
相比之下,天弘基金排名下降2位至第16,236亿元的单季增长在本梯队中相对不足。
兴证全球基金是TOP20中唯一规模出现负增长的公司,单季规模下降5.30亿元,虽排名未变,但已与后方公司差距缩小。
TOP21-30阵营:海富通排名跃升4位 兴业、交银施罗德等五家超百亿收缩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930非货规模排名第21至第30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大成基金、银华基金、兴业基金、平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建信基金、上海东方证券资产。
海富通基金规模达到2020.99亿元,单季增长328.66亿元,单季排名飙升4位至第27,年初至今排名更是狂升13位,成为三季度最大黑马。
华宝基金同样表现可观,单季增长527.22亿元,排名上升2位至第26,增速显著。大成基金与银华基金分别上升2位和3位,规模均突破2800亿元,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相比之下,兴业基金、平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和建信基金均出现排名下滑,单季规模依次下降191.19亿元、153.77亿元、115.83亿元、103.55亿元、19.36亿元,排名分别下降2位、1位、2位、2位、2位,面临被反超的压力。
TOP31-40阵营:外资表现亮眼 浦银安盛规模缩水超200亿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930非货规模排名第31至第40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上银基金、万家基金、浦银安盛基金、鑫元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华商基金、民生加银基金、摩根基金管理(中国)、长城基金。
在该阵营中,华商基金表现尤为抢眼,单季增长317.63亿元,排名跃升10位至第37,增速领跑该段。摩根基金管理亦上升7位至第39,显示出外资系公募的强劲势头。
另一方面,浦银安盛、长城、上银、民生加银与国投瑞银等机构则出现规模下滑,排名下降2-4位不等。其中,浦银安盛单季缩水204亿元,年初至今下降287亿元,调整压力显著。
长城基金单季规模则下降127亿元,较年初规模下降13亿元,三季度规模为1267.71亿元。
TOP41-50阵营:公募千亿梯队重构进行时 财通证券资产跌出千亿俱乐部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930非货规模排名第41至第50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鹏扬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国联基金、中银国际证券、中加基金、国联安基金、东方基金、泰康基金、财通证券资产、西部利得基金。
在该阵营中,鹏扬基金、泰康基金、国联安基金是本段位表现最稳健的机构,单季分别增长50.39亿元、54.48亿元、52亿元。
创金合信基金尽管单季规模小幅收缩24.20亿元,排名下降2位,但年初至今仍保持102.84亿元的正增长,排名上升2位,显示其基本盘依然稳固。
相比之下,财通证券资产虽然较上季度排名保持不变,但单季规模大幅下滑94.34亿元,年初至今暴跌192.08亿元,规模已跌破千亿,守位形势岌岌可危。
国联基金同样遭遇挑战,单季规模大幅收缩80.32亿元,排名骤降5位,年初至今规模萎缩98.12亿元,排名下降8位,是组内压力最大的机构。
中加基金大幅收缩60.09亿元,排名下降4位,年初至今规模萎缩超50亿元,三季度规模为1179.45亿元。
TOP51-70阵营:中小机构竞技场 黑马奔腾与老将失速
数据来源:Wind 截止至20250930非货规模排名第51至第60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中信保诚基金、长信基金、中金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银河基金、安信基金、财通基金、睿远基金、中邮创业基金、诺安基金。
非货规模排名第61至第70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融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华富基金、兴银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宏利基金、长盛基金、惠升基金、中航基金。
其中,睿远基金的表现亮眼。单季规模暴增271.20亿元,排名上升18个位次至第58名,其年初以来累计增长322.21亿元、排名跃升22位。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财通基金与中航基金,前者以146.05亿元的单季增长实现排名跃升10位,后者则以143.84亿元的增长跃升14个名次。
诺安基金与华富基金分别以68.07亿元和64.86亿元的单季增长,将排名推升3位;前海开源基金、银河基金同样稳步前进,单季分别增长30.29亿元、23.81亿元。
光大保德信基金在本季度守住了排名,而宏利基金尽管规模实现小幅增长,但排名仍出现下滑,印证了本区间“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的竞争格局。
此外,中信保诚基金遭遇了151.72亿元的大幅缩水,排名下降3位,成为本梯队规模滑坡最严重的机构之一。安信基金单季规模下降65亿元,较年初更是下降超126亿元。
中金基金单季规模下降50亿元,融通基金、兴银基金均出现超过40亿元的规模萎缩,信达澳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单季规模均下降超30亿元。其中信达澳亚基金年初至今规模缩水152.63亿元,排名暴跌10位。
行业展望:动态博弈下的进阶之路
综合来看,当前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规模比拼,进阶为战略定位、产品特色、投资能力与运营效率的综合较量。无论是头部机构的稳健领跑,还是中小机构的黑马突围,其背后都是市场化竞争机制下,行业持续走向成熟与分化的必然结果。
展望未来,这种结构性的动态平衡仍将持续。对于任何一家基金公司而言,唯有明确自身战略,锻造核心能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下一个赛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