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10月29日上午消息,中兴通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1-9月,公司实现营收1005.2亿元,同比增长11.6%,归母净利润53.2亿元。
2025年是中国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换轨”一年。随着5G建设基本完成,运营商资本开支重心已从传统通信网络转向算力和AI基础设施,传统网络投资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导致相关设备厂商普遍面临营收与毛利率下降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兴通讯通过调整业务布局,让三大新兴赛道为业绩提供了重要支撑:前三季度,算力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0%,营收占比达到25%;家庭及个人业务持续增长,营收占比也同步提升至25%。这种“传统业务维持稳定、新兴业务寻求突破”的格局,是其应对市场变化、优化收入结构的新路径。
算力业务爆发,网络业务保持领先
今年国内AI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DeepSeek的推出推动行业对“中国 AI”能力的关注提升,字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也在AI大模型研发及商业化应用方面持续投入。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云厂商带动的数据中心投资总量有望接近4000亿元,同比增速79%;若叠加电信运营商在算网领域的投资,整体投资额预计接近5000亿元,算力相关市场需求保持旺盛。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兴通讯算力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250%,数据中心产品营收增长120%,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行业共性策略来看,“将AI融入ICT技术底座”是当前ICT企业的普遍方向,中兴通讯也遵循这一思路,推进“芯片+整机+组装式研发+AI”的技术布局,同时通过扩大算力业务收入规模、提高关键部件自研比例,尝试改善盈利水平。
从数据上看,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78.1亿元,占营收比例约18%,这部分投入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算力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在网络技术领域,中兴通讯的布局也与技术演进节奏相符。当前5G-A逐步进入商用阶段,6G技术研发持续推进,中兴通讯通过AIR系列方案、AI万兆全光等技术优化网络性能,拓展AI在网络场景中的应用。
目前从行业产品出货情况来看,中兴通讯5G基站、5G核心网发货量处于全球第二梯队,固网产品整体市场份额也位居全球第二,5G RAN、5G 核心网、光接入和光传输产品在业内保持较高认可度。
芯片领域,随着国产算力产业链加速完善,国产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中兴通讯在该领域的全栈布局已形成一定适配能力:自研DPU芯片与大容量交换芯片可实现国产GPU卡的高效互联,智算服务器进入阿里、腾讯、百度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及金融、电力行业核心业务场景;正交超节点系统能够支撑万卡级智算集群建设,AiCube DeepSeek智算一体机在教育、医疗、电力等七个行业落地应用。
家庭及个人业务良性扩张,支撑营收稳健增长
当前家庭场景智能化需求逐步提升,个人终端也朝着多元化、AI化方向发展,中兴通讯围绕“覆盖家庭与个人消费者的全场景智慧生态”展开布局,前三季度家庭及个人业务营收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个人业务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海外手机市场表现较好,激活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25%;云电脑营收也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
在家庭终端领域,中兴通讯聚焦康养教育、互动娱乐、全屋安防等常见家庭场景,目前家庭终端年发货量已突破1亿台,WiFi-7家庭终端全球累计发货超百万台,这些产品表现与家庭智能终端普及的趋势相符。
同时,中兴通讯也在AI云电脑终端方面发力,推出自由屏、二合一云笔电、二合一云PAD等“大-中-小”屏产品。截至目前,其云终端全球发货超600万台,服务超1000万云电脑用户,在中国云终端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4.5%。
面向个人消费者,中兴通讯推出了努比亚Z80 Ultra、红魔11Pro系列,以及中兴小鲜60臻情版、磐石AI手机畅行60系列、远航60Plus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个人终端产品线。
中兴通讯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反映,其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收入结构正从传统的电信设备向算力、终端等多元化业务迁移,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展望后续,伴随算力业务向海外市场拓展、政企解决方案在制造业等行业的渗透加深,以及消费终端AI功能的持续升级,中兴通讯的业务发展方向与智能算力规模扩大的行业趋势相契合,有望在行业增长中进一步获取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