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聚焦】聚烯烃:高供应压力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引言

  4季度以来,聚烯烃整体偏弱运行,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也都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当前价格下,虽然已经处于历史偏低区间,但由于基本面预期较差,聚烯烃后续即使有反弹,整体反弹幅度也恐弱于其他工业品。

  1、宏观

  随着近期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前期中美关税博弈带来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股市、大宗商品等资产迎来上涨。从大方向看,全球制造业PMI目前仍处于扩张区间,再加上海外降息进程仍在延续(上周美国 9 月 CPI 低于预期,市场也加大了对美联储今年内还将进行两次 25 基点降息的押注),对于权益资产的带动仍将持续。国内来看,中短期工业品市场关注的重点仍在弱需求,也能看到黑色、化工等内盘定价品种表现偏弱;但是国内经济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若未来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也将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此外,“反内卷”信号将延续较长跨度,国内工业品长期看价格中枢仍有望上移。

  对于整个工业品板块的展望上,我们认为工业品的结构化行情表现会愈加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金融属性强、供给存瓶颈、需求有增长预期的有色板块以及深处“反内卷”交易中心的新能源板块部分品种在权益资产上行的周期中会维持偏强的领先表现。黑色、化工等板块则受地产、基建等领域掣肘,表现相对偏弱且滞后,但是供给端扰动预期较大的品种,如煤炭等在价格上行周期可能会表现较好,其他偏产业链尾端、且有高供给预期拖累的品种,可能会表现偏弱,如聚烯烃、苯乙烯等。

  图1 全球制造业PMI

  2、微观

  对于聚烯烃的整体观点,在高供给+弱预期的基础上,虽然当下聚烯烃已经处于偏低的价格区间(需求端表现也存韧性),但我们预计聚烯烃价格即跟随其他工业品出现反弹,反弹幅度也会弱于其他工业品。对于上中游企业而言,逢反弹适合去做适量套保;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品种间空配聚烯烃的风险收益比相对较优。在高供应压力下,尽管聚烯烃整体价格中枢已处于历史低位,但未来供给矛盾进一步恶化的预期依然不容小觑。

  具体来看,前3季度,PP已经投产多套装置,合计新增产能390万吨/年;PE也有多套装置投产,合计新增产能393万吨/年。未来半年,PP将面临金诚石化、利华益维远、惠州立拓等企业合计20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PE将面临广西石化、浙石化、山东新时代等企业合计31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聚烯烃整体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增加,过剩矛盾明晰,天量产能、产量将持续新高。

  图2 PP产量

  图3 PE产量

  3、总结

  对于聚烯烃而言,套保角度看,在聚烯烃产能、产量续刷新高的大背景下,现货压力巨大,源源不断的现货也很难从交割角度给予聚烯烃价格向上支持,更适合产业资金逢高套保,从而缓解库存和销售压力。套利角度看,聚烯烃更适合作为品种间空配套利选择。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持续下跌、刺激政策落空

  作者简介

  刘冠民

  中粮期货研究院 化工研究员

  交易咨询资格证号:Z0020357

  风险揭示

  1.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针对未经授权的转载行为,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2.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期货交易存在较高风险,交易者应充分认知风险并自主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务必独立判断、自主作出交易决策;本公司及分析师不对任何基于本报告内容作出的交易决策及其引致的损失承担责任,也不对交易结果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期货市场价格受宏观经济、政策、供需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波动剧烈且不确定性高,任何交易决策均伴随显著市场风险,敬请您充分认知风险本质并审慎操作。

  5.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特此向交易者披露。

  法律声明

  1.中粮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会批文号:证监许可[2011]1453)。

  2.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合法渠道,中粮期货分析师已尽合理审慎义务确保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和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不对所引用资料和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对市场的判断,仅供阅读者参考。阅读者根据本报告做出的任何交易决策及其所引致的任何后果,概与本公司及分析师无关。

  3.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4.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本公司咨询业务的客户使用。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送、发布、复制本报告。本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免责声明

  本报告信息全部来源于公开性资料,本报告观点可能会与相应公司的交易发展策略或相关商品价格趋势产生分歧,本报告不对所涉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因此本报告仅可视为经济及金融信息参考但并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操作、品种选择、交易规模等建议)且不为任何交易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