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邦机构经济报告停摆近一个月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的关键数据断供局面即将被短暂打破——劳工统计局预计将于当地时间周五上午发布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
这份9月CPI报告将为渴求数据的观察者提供一剂“及时雨”,展现美国物价的最新走势。此次发布实属特例:为满足法定要求以调整明年社保发放额度,美国劳工统计局本月临时召回工作人员。
这意味着在CPI发布后,联邦经济数据将再度陷入黑暗,直至美国政府重新开门。
通胀预期重回3%上方
经济学家预测最新数据将显示,上月一系列常见商品与服务价格以高于常态的速度上涨(0.4%)。这将推动年通胀率从2.9%升至3.1%,创下一年多来最快增速。
价格回升背后存在多重因素:汽油、食品及受关税影响商品价格上涨,服务领域(尤其是住房)通胀回落速度慢于预期。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Michael Pugliese指出,需要意识到通胀上次低于2%还是2021年2月。
“从宏观层面看,这提醒我们通胀一旦失控就会如此顽固,当它持续高于目标一段时间后,要重回2%是何等困难,”他表示。
这些食品或将涨价
美国消费者已承受近五年高于常态的物价涨幅(其中两年涨幅远超正常水平)。持续高通胀已产生累积效应。为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CoBank食品饮料高级分析师Billy Roberts指出,2020至2024年间食品价格已上涨24%。
“即便今年年内我们也见证了持续通胀,真正的压力来自累积效应,”他表示。8月杂货价格跃升0.6%,创近三年最大月度涨幅。经济学家预计9月涨幅将趋缓,但某些品类仍将凸显压力点。
例如,因长期干旱导致畜群规模缩减,牛肉价格近年显著上涨。受气候变化的供应冲击,可可与咖啡价格本已走高,如今又面临关税带来的额外压力。Roberts指出,为万圣节采购的消费者正感受到这些影响,强调“可可价格仍是2022-23年度的两到三倍”。
“这些虽非每周必购商品,但消费者正为万圣节批量采购,”他表示,“这些价格会让消费者大吃一惊。”
K型经济分化加剧
RSM首席经济学家Joe Brusuelas表示,食品价格与持续上涨的电价仍是许多美国人的痛点。除这些类别外,他特别关注服务相关通胀(如机票等可选消费领域)是否持续居高不下。
“我担忧的是粘性服务成本与食品电力价格上涨,正对中产阶级和低收入家庭构成实质压力,”他分析道,“这正引发关于K型经济的深入讨论——当前美国40%人群正蓬勃发展。”穆迪分析最新研究显示,高收入群体(受益于美股飙升、薪资增长和房产增值)在整体消费中占据更大份额。
Brusuelas斯补充道:“而在低收入阶层,面临的则是截然不同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