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直播打赏”撑起一个IPO

小小MT4 来源:华尔街见闻 °C 栏目:金融资讯

相亲也要氪金

近年来,主打陌生人交友的线上应用在年轻用户群体中逐渐风靡,Tinder、青藤之恋、SUGO、陌陌等APP成为不少年轻人线上交友的重要选择。

这也助推了Tinder母公司MATCH(MTCH.O)、SUGO母公司赤子城科技(9911.HK)、陌陌母公司挚文集团(MOMO.O)的上市。

如今线上交友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玩家——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米连科技”)。

日前,米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米连科技的核心APP系主打直播相亲的“伊对”,即通过红娘引导用户视频互动的形式促成匹配,在这过程中用户充值购买的虚拟礼物则成为米连科技收入来源,与直播打赏类似。

2024年,米连科技的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3.73亿元、1.46亿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了超1倍。

强劲的吸金能力亦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局,蓝驰资本、小米、光源资本等均是米连科技的股东。

随着此次启动港交所IPO,米连科技还计划将伊对等应用推向日韩等海外市场,这能否给业绩带来更多增量空间,正受到关注。

主攻“直播相亲”打赏

和同业相比,米连科技的收入规模仍相对有限,2024年达到23.73亿元,同期陌陌、MATCH、赤子城科技的收入分别为105.63亿元、247.23亿元、50.92亿元。

米连科技旗下拥有伊对、贴贴两大APP,其中伊对系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5亿元,位列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的第一名。

伊对主要针对国内30岁左右的人群,基于用户关系链数据的分析,并通过年龄、生活偏好、关系意向等资料进行用户之间的匹配,这与当前的交友APP算法逻辑基本一致。

“就我对于dating app的观察和研究来看,算法匹配的逻辑核心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距离的远近(方便网络上认识的人能够转入线下见面);二是用户标签,比如‘以趣为友’的兴趣爱好类或者是理想择偶画像的算法推荐。”一名北京高校的社交平台研究人员告诉信风。

虽然算法方面没有较大程度的创新,但伊对在运营和商业模式方面确实精准切中下沉市场痛点。

与青藤之恋、Tinder等交友APP定位高学历、一二线城市人群不同,伊对主打下沉市场,这是管理团队反复试错后的结果。

伊对曾试水类似Tinder的左滑右滑功能,但后来发现这更适合一二线城市、擅长社交的年轻人,对于当时的伊对几乎没有用户留存的效果。(注:左滑右滑功能是指用户向左滑动页面为对当前匹配用户不感兴趣,右滑则表示感兴趣。)

此后伊对便改变运营的策略,采取向上滑动的形式直接展示匹配用户的信息,聚焦下沉市场人群,引入红娘以引导双方进行视频互动。

2025年上半年,伊对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480万名,位列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的第四名。

目前伊对的收入主要来自视频互动过程中的虚拟礼物和会员。

一方面,用户需要通过充值的形式向心仪对象或红娘赠送虚拟礼物,获取对方的好感以及提升红娘的参与热情,这些虚拟礼物均可提现,类似视频直播打赏;

截至2025年6月末,用户充值形成的预付款项(合同负债)达到1.04亿元。

另一方面,用户亦可通过订阅会员的方式,获取访客记录查看权限、兑换用于视频及文字交流的聊天券、专属虚拟物品等,定价为30元/月。

尽管伊对通过“直播相亲”打赏的形式已斩获超10亿元的收入规模,但这当中的一大部分收入仍需要与红娘共享。

视频互动中,无论用户是将虚拟礼物送给红娘还是心仪对象,红娘都可以从中享有20%-52%的分成比例,用于激励其活跃直播间,促进用户之间的配对。

正因如此,收入分成费系米连科技最大的成本支出,2024年达到12.5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接近9成。

“收入分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主持人用户(红娘)积极激发用户连接及互动。展望未来,我们旨在通过提升整体收益变现效率及促进品质互动活动来推动可持续的收入增长。”米连科技指出。

以视频直播和虚拟礼物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背后,与红娘等具有号召力的主播分享提成是这类公司的刚性成本。

例如陌陌母公司挚文集团2024年向主播支付了54.96亿元的分成费用,占成本的比例超过8成。

投流的持续营销

核心撮合环节依赖红娘介入而非算法,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米连科技的毛利率上限。

这或许也是米连科技、挚文集团难敌MATCH的一大原因,后者主要通过算法匹配的方式撮合。

2024年,米连科技的毛利率为45.62%,低于MATCH约26个百分点。

从成本结构的差异亦可以一窥,米连科技与其他平台用户群体所使用机型的情况。

MATCH的主要成本是渠道分成(应用内购买费用),即苹果、谷歌的应用商店需要对虚拟礼物、订阅费等交易进行“抽水”。

2024年,MATCH的“应用内购买费用”金额为6.97亿美元,占收入的比例为20%。

相比之下,或由于用户群体所使用的机型以安卓为主,米连科技向应用商店支付的手续费相对较低,2024年为0.5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仅为2.1%,略低于挚文集团0.5个百分点。

米连科技的用户群体“氪金”能力确实不容小觑。

2024年,米连科技收入达到23.73亿元,同比增长了超1倍,与龙头们的业绩表现形成了反差。

例如受到用户降低支付意愿的影响,挚文集团陷入增长瓶颈,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了超1成。

但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米连科技的营销开支亦在“水涨船高”,2024年达到6.55亿元,同比提升了超1倍。

这部分营销支出主要用于在各平台投流获客。

目前米连科技的获客途径涵盖媒体平台和应用商店,前者包括抖音、快手及腾讯,后者则以OPPO、VIVO及苹果等运营的应用商店为主。

此番IPO,米连科技的募资额用途之一便是加大海外市场的推广,计划在日本、韩国、北美、东南亚、中东及拉丁美洲等地推广其产品。

米连科技国内的经验能否在海外市场得到复制,正受到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