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继续看多黄金和AI产业链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金融资讯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王程畅

  全球多资产配置绝对收益@低风险组合、全球多资产配置绝对收益@中高风险组合、A股行业和风格轮动指数@相对收益组合,9月回报分别为0.46%、2.57%、3.56%,本年回报分别为2.57%、17.33%、29.16%。预测2025Q3万得全A和万得全A非金融的ROE为6.94%和5.93%(预测2025Q4分别为7.51%和6.84%),分析师预期相比上月略微上调;对万得全A指数2025Q4的内在价值估计继续上行。美国和日本GDP同比进入下行周期,预测欧元区GDP同比高点在2025Q3,预测日元相对美元的弱势,预测欧元相对美元的强势衰减,预测美元计价的黄金将继续走强。基于情绪指数对A股和港股的择时观点为空仓;A股,看多大盘、成长风格的相对收益,看多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商贸零售和通信行业的相对收益。

  基本面和资产价格展望:按照自下而上的分析师预期加总,预测2025Q3万得全A和万得全A非金融的ROE为6.94%和5.93%(预测2025Q4分别为7.51%和6.84%),分析师预期相比上月略微上调;2025Q2的ROETTM为7.36%和6.30%。基于三周期(库存周期+产能周期+人口周期)对万得全A指数2025Q4的内在价值估计继续上行。美国和日本GDP同比进入下行周期,预测欧元区GDP同比高点在2025Q3,预测日元相对美元弱势,预测欧元相对美元的强势衰减;预测美元计价的黄金继续走强。基于情绪指数对A股和港股的择时观点为空仓;A股风格方面看多大盘、成长的相对收益。

  全球多资产配置策略组合跟踪:全球多资产配置绝对收益@低风险组合,9月回报0.46%,本年回报2.57%,年化收益率4.74%,最大回撤-2.20%;全球多资产配置绝对收益@中高风险组合,9月回报2.57%,本年回报17.33%,年化收益率14.32%,最大回撤-8.25%;A股行业和风格轮动指数@相对收益组合:9月回报3.56%,本年回报32.39%,年化收益率29.16%,最大回撤-25.25%。

  A股行业和风格轮动@相对收益:基于财务报表、分析师预期和行业中观数据构建行业景气度指标,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商贸零售和通信的景气度比较高。截至2025年09月30号,有色金属、机械、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国防军工、汽车、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PB分位数高于50%,行业之间估值分化程度有所下降。当前机构关注国防军工、商贸零售、非银行金融行业,通信行业的关注度从高位下降。最近一周“石油石化”、“钢铁”、“商贸零售”、“非银行金融”和“综合金融”行业的机构关注度在提升。当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电子和通信行业处于触发拥挤指标阈值的状态(流动性、波动率);近期整体拥挤信号和拥挤行业数量从高位下降。综合多维度, 2025年10月看多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商贸零售和通信的相对收益;行业轮动策略历史详细业绩信息请关注Wind-PMS组合,“A股行业和风格轮动指数@相对收益”。

  大类资产配置虽然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但在某些市场环境下或策略设计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和局限性。以下是几项主要危险和局限性:

  1. 高相关性导致风险分散效果降低: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投资组合的风险平均分配到各资产中,追求各资产风险贡献相同。然而,当某些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时,协方差矩阵中的协方差项会较大,导致这些高相关性资产对组合的总风险贡献增大。这样一来,投资组合的总风险将更加依赖于这些高相关性资产,从而降低了风险平价模型的风险分散效果。

  2. 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模型失效:量化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历史数据的回测,但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与历史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模型失效。例如,市场的宏观环境、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或局部博弈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因子的实际表现,进而使得风险平价或最大多元化策略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3. 资产选择的局限性:策略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选择。资产的选择和市场的波动性会对策略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风险偏好,灵活调整策略,并警惕模型失效的风险。

  王程畅:投资策略分析师,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中南大学统计学学士;2019年加入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专注另类投资策略研究,探索卖方策略研究的“AI+HI”(AI赋能投研,结合人的主观洞察力)投研服务模式,覆盖经济周期定位、大类资产配置、A股择时、行业和风格轮动、AI等领域;CFA持证(2023年),Sustainable Investing持证(2025年)。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重要提示:

  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