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领盛Optivest)
基本面总结:
1.高市经济顾问就日元与加息前景持不同立场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两位主要经济顾问近日就日本经济前景与政策取向发表看法,显示其团队内部在如何平衡财政扩张与货币紧缩之间存在不同观点,但均认为积极政策对于巩固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首席日本经济学家、政策顾问会田卓司表示,当前日元的疲软总体上有利于日本经济。尽管进口成本上升对家庭支出构成压力,但他认为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支出来抵消。他指出,市场长期形成了“日元贬值必然不利”的错误观念,而实际上,日元走弱伴随着股价上涨与投资者信心提升,有助于推动资本投资和本土生产回流。“当美元兑日元汇率处于140至150区间时,日本企业在国内生产更具竞争力,这一水平有助于投资周期上行,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冲海外关税的不利影响。”会田表示。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田预计日本央行可能在明年初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75%,随后在2027年前维持稳定。他认为,届时高市推动的财政扩张政策将开始显现成效,国内需求回升或将带动通胀温和上升,日本央行才可能再次进入渐进式加息阶段。
相比之下,前内阁特别顾问、安倍经济学主要设计者本田悦郎则主张日本央行应在当前阶段避免进一步加息。他表示,日本经济仍处于从长期通缩心态向温和通胀过渡的关键时期,贸然紧缩可能削弱复苏动能。“我真心希望日本央行现在不要加息,”本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强调货币政策的决定权在于央行。
本田认为,高市的经济方针在总体上延续了安倍时期“积极财政与宽松货币”并行的思路,市场对这一取向的预期推动了股市上涨。虽然放缓货币紧缩可能导致日元进一步走弱,但他指出,在通胀预期温和的背景下,美元兑日元汇率不太可能大幅升破155。
2.高市早苗:日本央行政策应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
日本执政党党首高市早苗表示,日本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与政府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她指出,日本近期的通胀主要由原材料成本上升推动,而非需求增长,并强调应努力实现由强劲需求带动的通胀,显示出其对过早加息的谨慎态度。
高市在赢得党魁选举、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的热门人选后表示,政府必须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负责,日本央行将考虑最合适的手段。她重申,政策重点应放在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表态被视为可能对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和夫构成政治压力。上田在两年前上任后,逐步退出安倍晋三时期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
市场普遍认为,高市的当选和其政策倾向引发了投资者对政府干预央行独立性的担忧。日本央行前委员木内隆英指出,高市的言论显示出她对央行独立性的尊重不足,可能会试图干预货币政策、控制加息。他表示,日本央行内部对这种可能性“非常警惕”。
分析人士认为,政府与央行的分歧可能主要体现在加息时机和幅度的沟通上,这一不确定性已足以引发市场波动。事实上,高市上任后的言论已经导致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今年二月以来的高点。
根据1998年实施的法律,日本央行名义上享有独立性,但历史上仍受到政治施压以支持经济增长。政府虽无权罢免现任行长,但拥有任命权,这使政治影响不可避免。2013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曾亲自挑选黑田东彦担任行长,以推动激进宽松政策。
高市的经济理念受主张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顾问影响,尽管她本人以民族主义立场著称。熟悉政府与央行关系的消息人士称,政治干预可能通过公开评论或非正式渠道进行。日本央行前副行长若田部正纯指出,考虑到日本经济疲软,今年央行可能难以找到加息的理由。
不过,多位分析师认为,高市维持宽松政策的空间将受到当前经济与政治现实的制约。持保守经济观点的资深议员,如党副主席、前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可能抵消高市的激进行动。麻生致力于维护财政秩序,避免过度依赖货币宽松刺激经济。
高市领导的自民党政治基础较为脆弱,少数派联盟存在解散风险,即便她当选首相,也可能被迫让出财务大臣职位以换取反对党支持,从而削弱其对日本央行的直接影响力。
与安倍时代不同,日本目前已连续三年通胀率超过2%,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日元疲软推动。若加息持续推迟,日元可能进一步贬值并推高生活成本,这一风险在政治上极具破坏性。生活成本上升被认为是自民党在7月参议院选举失利的关键原因之一。
由于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在高市压力下推迟加息,美元兑日元汇率已升至八个月前的水平,日本政府因此进行口头干预。前日本央行行长门间一夫表示,若日元继续贬值并推高生活成本,高市可能最终同意短期内加息。
3.特朗普攻击削弱公众对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信任
美国劳工统计局前局长埃里卡·格罗申(Erica Groshen)指出,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劳工统计局诚信的无端攻击正在削弱公众对经济数据的信任,并导致该机构关键人员加速退休。她表示,信任对统计机构至关重要,对劳工统计局及统计系统的攻击将造成持久损害,需要通过努力恢复。
格罗申与同样曾担任局长的威廉·比奇(William Beach)在卡托研究所的讨论中披露,劳工统计局35名高级领导中已有12人离职。特朗普在下调非农就业数据后解雇了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Erica McEntaffer),并提名保守派经济学家EJ Antoni接任,但随后撤回提名。攻击行为与特朗普削减联邦雇员的政策共同加剧了劳工统计局及其他统计机构的人才流失,目前包括经济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在内的机构空缺率超过20%。
比奇认为,这种攻击削弱了机构的运作基础,如同在主要设计师与工程师失去信心后继续建桥,结果将导致体系脆弱、数据失真。
格罗申指出,就业数据的修正并非特朗普时期独有,奥巴马政府也曾经历类似情况。她将数据质量下降部分归因于企业调查响应率偏低以及“生死模型”的局限。她建议通过互联网现代化数据收集,以提高回复率和降低成本,但强调转型过程复杂、需要反复试验。
4.威廉姆斯支持年内进一步降息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鉴于劳动力市场放缓风险,他支持美联储年内进一步降息。他认为,虽然就业增长减弱,但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威廉姆斯预计,如果未来数据与预期一致——通胀小幅回升至3%左右、失业率温和上升——政策利率路径将按既定方向调整。他指出,美联储需在抑制高于目标的通胀与支持疲软就业市场之间取得平衡,当前政策立场足以保持适度限制性。
他强调,若通胀持续高企且未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害经济及美联储信誉。同时,他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有限,仅提高约0.25至0.5个百分点,未出现二次效应。
威廉姆斯还强调维护美联储独立性的重要性,指出央行面临来自白宫要求加速降息的压力。
美联储理事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则表示,应谨慎推进进一步降息。他指出,通胀上行与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并存,使美联储处于艰难抉择中。巴尔支持上月降息0.25个百分点的决定,但认为不宜跟随市场预期进行多次降息。他预测,核心PCE通胀率年底可能升至3%以上,整体通胀率要到2027年底才能降至2%的目标水平。
巴尔指出,高通胀持续时间延长影响了他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强调美联储需在控制通胀与保持增长之间谨慎权衡。
5.民主党版政府拨款法案在参议院未获通过
参议院周四未通过由民主党提出的政府拨款法案,该法案旨在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并结束政府关门,投票仍在继续。
今日10月10日周五,日本暂无重要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焦距于北京时间22:00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通胀预期初步数据的公布。
经济资讯
日本新政府经济政策引关注 顾问呼吁央行谨慎加息并看好日元走弱:随着高市早苗当选执政党总裁并即将成为新首相,其经济顾问团队的政策主张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顾问们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应暂缓加息,并看好当前日元疲软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货币政策:呼吁维持宽松。高市早苗的亲密经济顾问、安倍经济学设计师之一本田悦郎明确表示,希望日本央行目前不要加息。他认为日本经济正处于摆脱“通缩心态”的微妙阶段,依然脆弱。尽管市场对央行在12月或明年1月加息的预期升温,但本田强调需采取谨慎立场。此观点得到市场数据佐证,机构对日本央行10月底加息的预期已降至27%。
日元贬值:利弊之辩。对于近期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53关口的现象,顾问们看法积极。经济学家相田卓司指出,市场对日元贬值的“失败主义心态”是一个重大错误。他认为,汇率处于140至150区间时,反而能促进企业回流本土生产、推动资本投资,并有效缓冲美国高关税冲击。本田悦郎也补充,只要通胀预期温和,日元大概率不会大幅贬值至155以上。
财政政策与未来展望。高市早苗的经济纲领预计将体现“通货再膨胀学派”主张,推行积极的财政支出以振兴经济。相田卓司预测,日本央行可能在明年1月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75%后,维持利率稳定至2027年,以配合政府的支出计划。届时,随着国内需求扩张,央行才可能恢复渐进式加息。
外部环境:应对美国关税。此外,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对美国关税政策表示,高关税状态可能长期维持。他强调将确保在政府更迭后,能继续切实履行日美已达成的关税协议。
政治资讯
日本联合执政谈判陷僵局 公明党去留成焦点:日本政坛正面临联合政府可能解体的关键节点。由于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谈判未能取得突破,公明党是否继续留在执政联盟内的最终决定被推迟,引发广泛关注。
核心分歧:政治资金改革。谈判陷入僵局的核心在于公明党提出的两项关键条件:一是要求彻底查清自民党派系政治集资宴会“回扣”事件的真相;二是主张加强对企业及团体政治捐款的监管。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强调,自民党必须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明确让步。他将去年众参两院选举的连续败北归因于“政治与金钱”问题,以此向自民党施压。
党内分歧与谨慎决策。在公明党内部,对于是否退出联合执政意见并不统一。党内有强烈声音认为,只要“政治与金钱”问题未能解决,就应退出联盟;但也有意见指出,此决定关乎党的未来走向,必须慎重。因此,党首齐藤暂未获得中央干事会的全权授权,决定在听取地方议员意见后,于10日下午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再次会谈,以期做出最终决断。
政局影响与未来走向。这一僵局已对日本政坛产生直接影响。原定为选出石破茂首相继任者而召集的临时国会,预计将推迟至20日以后。为打破僵局,高市早苗已寻求与前首相菅义伟会谈,希望借助其在公明党内的深厚人脉进行协调。齐藤铁夫已明确表示,若无法达成协议,公明党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将不会支持高市早苗,这使得此次谈判的结果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日本新政府的组成。
金融资讯
东京股市周四迎来强势上涨,日经225指数收盘大幅上扬1.77%,报48,580.44点,创下历史新高。东证股价指数(TOPIX)同步走高,上涨0.68%至3,257.77点,同样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本轮上涨主要受到人工智能相关概念股强劲表现的推动。市场对AI需求持续增长的预期,带动半导体类股集体走强。软银集团因积极布局AI领域成为市场焦点,股价大幅飙升逾11%。该公司近期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瑞士ABB集团机器人部门,并计划通过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Graphcore在印度投资13亿美元。
在软银带动下,东京电子、Disco Corp等半导体相关企业股价普遍上扬,成为拉动日经指数突破48000点大关的主要动力。此外,隔夜美股芯片板块的强势表现,特别是英伟达等个股的上涨,也为东京市场营造了积极氛围。汇市方面,日元兑美元汇率进一步走弱,提振了机械、电机等出口类股表现。
地缘战事
中东停火协议达成 乌克兰战事仍陷胶着:近期,全球两大冲突热点出现显著分化:中东迎来重大和平突破,而乌克兰战事则持续陷入僵局。
加沙停火与人质交换协议达成: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已同意其斡旋的加沙和平计划第一阶段内容,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根据协议,战斗将立即停止,以色列军队将从加沙部分撤军。关键的安排是,哈马斯将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剩余人质(包括幸存者与死者遗体),以交换数百名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同时,载有食品和医疗援助的车队将被允许大规模进入加沙,缓解当地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消息传出后,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均出现庆祝场面。巴勒斯坦人为流血结束而欢呼,人质家属则因亲人即将归来而欣喜若狂。特朗普将此称为“持久和平”的开端,并可能亲赴埃及出席签署仪式。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协议后续阶段,包括战后加沙治理、哈马斯武装命运等更为复杂的问题尚未讨论。以色列执政联盟内的极右翼成员已明确表示,在人质获释后必须继续摧毁哈马斯,为协议的全面落实埋下隐患。
乌克兰战场双方各执一词:与此同时,乌克兰战局依然激烈且信息矛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声称,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多布罗皮利亚发动了成功的反攻,给俄军造成重大损失。他表示,乌军在其他方向正在进行顽强防御。
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宣称俄军掌握着全线战略主动权,并表示在2025年已收复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俄罗斯国防部每日都宣布控制新的定居点,最新一个是扎波罗热州的新霍里霍里夫卡村。双方的战场报告均无法独立核实,凸显了战况的胶着与信息战的高度激烈。在外交层面,克里姆林宫与美国就是否仍存在解决冲突的“安克雷奇势头”说法不一,表明和谈前景依然渺茫。
技术谋攻
1.技术总结: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及其团队内部的观点分歧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她的两位主要经济顾问——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首席日本经济学家会田卓司与前内阁特别顾问、安倍经济学设计者本田悦郎,在日元走势与货币政策上持不同立场。会田认为,日元疲软总体利好日本经济,因其推动股价上涨、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促进资本投资和本土生产回流。他指出,当美元兑日元汇率处于140至150区间时,日本企业在国内生产更具竞争力,有助于缓冲海外关税影响。会田预计日本央行可能在明年初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75%,并在2027年前保持稳定,配合高市的财政扩张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和温和通胀。反观本田,他主张央行应避免立即加息,以免削弱经济从长期通缩向温和通胀过渡的动能,强调货币政策决定权在于央行,并预计美元兑日元汇率不会大幅突破155。
高市早苗明确表示,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应与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她认为当前通胀主要由原材料成本上涨驱动,而非需求拉动,政府应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避免过早加息。此番表态引发市场对央行独立性的担忧。日本央行前委员木内隆英指出,高市的言论可能试图干预货币政策,央行内部对此高度警惕。尽管1998年法律赋予央行独立性,但历史上政治压力始终存在,例如安倍晋三曾挑选黑田东彦担任行长以推行激进宽松政策。分析人士认为,高市受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理念影响,但其政治基础脆弱,可能需妥协让出财务大臣职位以换取反对党支持,从而限制对央行的直接影响力。此外,资深议员麻生太郎的保守经济观点或将制约高市的激进政策。
市场对高市政策倾向的反应已导致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八个月高点,促使日本政府进行口头干预。前日本央行行长门间一夫表示,若日元继续贬值并推高生活成本,高市可能最终同意短期加息。日本连续三年通胀率超2%,主要受原材料成本和日元疲软推动,若加息推迟,可能进一步加剧生活成本压力,这在政治上具破坏性,尤其在自民党7月参议院选举失利后。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中,美国劳工统计局面临信任危机。前局长埃里卡·格罗申指出,特朗普对该机构诚信的无端攻击导致公众信任下降及高级领导流失,35名高管已有12人离职。特朗普解雇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并提名保守派经济学家接任,结合其削减联邦雇员政策,加剧了包括经济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在内的人才流失,空缺率超20%。格罗申强调,数据质量下降部分源于企业调查响应率低及统计模型局限,建议通过互联网现代化数据收集以提升效率,但转型复杂。另一名前局长威廉·比奇警告,攻击统计机构如同动摇桥梁设计根基,将导致数据失真和体系脆弱。
在美国货币政策方面,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支持年内进一步降息,称劳动力市场放缓但不预示衰退。他预计若通胀升至3%左右、失业率温和上升,美联储将调整政策利率以平衡通胀控制与就业支持。他认为特朗普的贸易关税对通胀影响有限,仅提高0.25至0.5个百分点。
美联储理事迈克尔·巴尔则主张谨慎降息,预计核心PCE通胀率年底可能超3%,整体通胀到2027年底才能降至2%。他强调需在控制通胀与保持增长间谨慎权衡,同时呼吁维护美联储独立性以抵御白宫加速降息的压力。
此外,美国参议院未能通过民主党提出的政府拨款法案,旨在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并结束政府关门,投票仍在继续。此事件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分歧对经济政策执行的制约,与日本高市政府面临的政策协调挑战形成呼应。
周四交易时段,美元兑日元扩大涨幅。日内最低测试152.10水平,截止收市最高触及153.23水平。
技术指标显示,日线级别布林带上轨切入点指向152.4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期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运行线指向的148.70区域水平为走势提供潜在强弱分化,布林带下轨切入点指向的145.0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期动态支撑。当前汇价站稳于布林带上轨区域上方运行,体现多头动能的强劲姿态同时上行趋势确立。布林带开口呈现扩张状态,表明短期波动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14日RSI相对强弱指标升至71.60附近深度超买区域,进一步巩固多头主导优势,但需警惕潜在的技术性回调需求。
技术结构显示,当前日线级别美元兑日元主要阻力构筑于154.80区域水平。若短期内汇价可突破154.80区域限制,有望强化多头乐观看涨情绪,从而为汇价上行挑战今年1月10日的高点158.85区域水平提供信心支持。
下行结构来看,当前汇价主要支撑构筑于149.90区域水平,短期内汇价若失守于该区域防线,将驱动市场看空情绪,加剧汇价回落测试重要支撑146.60区域水平之风险。
2.技术指标总结:
3.交易策略解析:
美日日内关注区间:
153.25-152.20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市场缺乏关键经济数据作为参考,有效数据将成为市场参与者的重要指引。本周收官之际,市场焦点将集中于北京时间22:00公布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及通胀预期初步数据。这些数据预计将成为美元兑日元短线走势的主要催化剂。
根据9月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报告,消费者信心指数确认了月初读数,较8月下降约5%,但仍高于今年4月和5月的低点。尽管9月信心指数的降幅较小,但影响范围广泛,涵盖不同年龄、收入和教育水平的群体,以及指数的五个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持有较多股票的消费者信心在9月保持稳定,而持有较少股票或无股票的消费者的信心明显下降。此外,独立选民的信心下降约9%,共和党人下降4%,而民主党人的信心略有回升。全国范围内,消费者对宏观经济前景的预期恶化,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和商业环境方面;个人财务预期也出现下滑,对收入和财务状况的展望减弱。消费者持续表达对高物价的挫败感,44%的受访者自发提及高物价正在侵蚀其个人财务状况,这一比例为过去一年中的最高水平。9月的访谈显示,消费者同时感受到通胀上升和劳动力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
通胀预期方面,9月短期(一年期)通胀预期从8月的4.8%小幅回落至4.7%。长期(5-10年期)通胀预期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至3.7%,但仍低于4月4.4%的峰值。
市场预计10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将从9月的55.1降至54.1。通胀预期方面,一年期通胀预期预计在4.6%-4.8%区间,长期通胀预期在3.6%-3.8%区间,显示通胀预期较为稳定但不会显著加速。近期汽油价格回落和抵押贷款利率小幅下降可能带来一定提振,但这些正面因素可能被劳动力市场预期恶化(纽约联储SCE指数)和服务业动能减弱(ISM指数)部分抵消。
总体来看,市场普遍预计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通胀预期数据将表现平稳,若公布数据符合预期,美元指数短期波动预计也将随之保持平稳。
技术指标显示,4小时级别布林带上轨切入点指向153.9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线动态阻力,布林带中轨运行线指向的150.90区域水平为走势界定潜在强弱分化,布林带下轨切入点指向的149.90区域水平为汇价提供短线动态支撑。当前汇价趋向于测试布林带上轨区域,呈现多头动能的偏强格局。布林带开口呈现扩张状态,表明短线波动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4小时级别14日RSI相对强弱指标升至76.50附近深度超买区域,进一步巩固多头主导优势,但需警惕短线潜在的技术性回调需求。
4小时级别来看,美日短线阻力构筑于153.25区域水平,日内汇价若能够突破该区域限制,有望上行挑战154.00关口区域,若价格可在154.00整数关口获得轻松突破,则上行目标有望扩大至154.40区域水平。下行结构来看,下方152.20区域水平构成汇价短线支撑,日内汇价若失守于该区域防线,将面临回落测试151.65区域水平之风险。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短线情绪偏趋于“多头对待”,日内汇价若可突破153.25区域限制,有望强化短线多头格局,为汇价上行挑战154.00甚至154.40区域水平提供信心支持。然而,若失守于152.20区域防线,将驱动市场短线看空情绪,加剧汇价回落测试151.65区域水平之风险。
美日短线走势路径参考:
上升:153.25-154.00-154.40
下降:152.20-151.65
美日短线操作建议:
等待153.25-152.20价格区间1小时收市跟进信号,采用突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