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东星医疗(301290)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医佳宝”)90%的股权,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武汉医佳宝将成为东星医疗的控股子公司。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东星医疗目前正面临商誉高企与业绩承压的双重现状。
现金收购,设置排他期
东星医疗与武汉医佳宝全体股东已签订《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公告显示,此次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但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处于筹划阶段。
意向协议中设置了排他期条款:自签署日至2026年5月31日期间,武汉医佳宝股东不得与其他方洽谈股权转让事宜,违约将承担高额违约金及8%年利率的逾期利息。
本次交易不涉及上市公司发行股份,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财中社》注意到,标的公司武汉医佳宝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为1亿元,并于2024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评为“瞪羚企业”。“瞪羚企业”一般指在创业初期成功跨越“死亡谷”,凭借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包仕军,包仕军直接持有95%的股份,其余5%的股份通过旗下的天辉科技进行持有。
东星医疗主要从事以吻合器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武汉医佳宝是一家致力于高端骨科及生物医学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骨科植入、外科创护和医学美容三大类。
东星医疗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延伸公司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链,积极拓展合成生物领域的发展布局。从产业协同角度看,武汉医佳宝在高端骨科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有可能与东星医疗现有产品线形成互补效应。但跨界整合的效果如何,仍需市场检验。
商誉高企、业绩承压、现金流下滑
《财中社》注意到,在本次交易之前,东星医疗已进行过多轮收购,存在显著的商誉减值风险。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并层面商誉账面价值约为5.34亿元,其中因收购威克医疗、孜航精密、三丰原创、昶恒精密产生的商誉分别为3.07亿元、2.24亿元、110万元和181万元。
而且,公司近年业绩承压。2025年半年报显示,东星医疗营收1.83亿元,同比下滑14.17%;归母净利润0.3亿元,下滑36.47%。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核心的吻合器零配件业务收入下滑44.45%,毛利率下降19.14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线看,东星医疗自2022年上市以来,扣非净利润已连续3年下滑,增长率分别为-8.52%、-27.89%及-2.49%。2024年,公司营收4.35亿元,净利润9742万元,同比增速均不足1%。
与此同时,公司现金流明显承压。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6亿元,同比下降22.46%;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继续下降69.59%至2139万元。
令人关注的是,这些商誉三年来未计提过任何减值准备。尤其是孜航精密,该公司的业绩在2021-2023年的业绩连续下滑,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5381万元、4177万元和2472万元,2024年回升至3268万元,但仍未回到2021-2022年的水平。此次收购武汉医佳宝将在公司本已高企的商誉上再增加新的负担。若整合不及预期,未来商誉减值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更大冲击。
在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医改政策影响下,医疗器械行业整合加速。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扩大产品线、提升市场份额是一种趋势。然而,东星医疗是在主业持续下滑背景下进行的这次收购,现金融资的安排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财务压力。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