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祎每经编辑|廖丹
9月25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在英国伦敦和中国青岛同时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8)”(以下简称GFCI 38报告)。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
本期GFCI报告共有120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较上期保持不变,依次仍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
从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看,共有12个城市进入本期综合竞争力指数榜单。同时,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成都五城还跻身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前二十强,其中广州和成都表现突出,在综合竞争力和金融科技两大榜单中均实现排名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潜力。
GFCI 38报告显示,全球金融中心整体平均评分较上期上升0.6%,其中50个金融中心排名有所上升,19个保持不变,51个出现下降,全球金融从业人员对金融业发展的预期保持稳定乐观。
从排名情况看,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顺序与上期相比没有变化,整体格局非常稳定,依次仍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
虽然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位次不变,但内部竞争仍然激烈。其中,第一梯队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这几大金融中心之间的评分差距已缩短至1分,其中新加坡评分上升13分,升幅高于其他顶级金融中心,纽约评分较上期下降3分;第二梯队包括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和首尔,与第一梯队整体评分差距近10分,而这些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也仅为1分。
此外,在本期GFCI报告榜单中,亚太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平均评分略高于北美领先金融中心,西欧领先金融中心平均评分位列北美之后,亚太、北美和西欧三个地区领先金融中心评分差距进一步缩小,且大幅超过其他地区。其中,亚太地区有6个金融中心进入全球前15,地区平均评分上升了1.27%。
GFCI 38报告指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前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经济增长略有改善,且随通胀下降。本期GFCI报告关注监管对金融中心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监管的可预测性、灵活性、监管质量以及监管响应速度是影响一个金融中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在GFCI 38报告中,中国内地金融中心表现突出,共有12个金融中心进入综合竞争力指数榜单。其中,上海(全球第8)、深圳(全球第9)、北京(全球第22)、广州(全球第33)、青岛(全球第35)、成都(全球第38)排名靠前。跟随其后的分别为杭州(全球第58)、大连(全球第70)、南京(全球第74)、武汉(全球第76)、天津(全球第81)、西安(全球第82)。
从排名变化看,内地有8个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再次上升。其中,西安上升9位,杭州上升5位,大连上升4位,武汉上升3位,南京上升2位,广州、成都、天津各上升1位。
在分项排名方面,上海、深圳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几乎全部位列全球前15行列,其中,深圳金融业发展水平已达到全球第5。
除了GFCI主要指数外,GFCI 38报告还根据金融科技领域表现,对116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中国与美国的金融中心依然表现强势。具体来看,香港首次排名全球第一;深圳也创下历史最好表现,排名第二;纽约、新加坡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第四;上海上升9位,排名第七;广州上升1位,排名第十。
此外,北京、成都也入围金融科技前二十强。其中,北京排名第14位,较上期上升1位;成都排名第16位,较上期上升2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入围全球金融科技前二十强的内地金融中心城市中,广州和成都不仅在金融科技专项排名中上升,其综合竞争力排名也均提升了1位,整体竞争力稳步增强。